5月末我國外儲規模小幅回落

央行黃金儲備“七連增”

◎記者 範子萌

受“負估值”效應影響,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結束“兩連漲”,5月出現小幅回落。

國家外匯管理局6月7日發佈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爲31765億美元,較4月末下降283億美元,降幅爲0.88%。

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依然是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的主要推手。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儘管5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匯率再度破7,但在恪守匯率政策中性的前提下,當月外匯儲備減少主要是因爲“負估值”效應,而非外匯干預造成的消耗。

回顧來看,5月,受主要經濟體財政和貨幣政策預期、全球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升,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

“匯率因素導致外匯儲備的非美元部分出現較大幅度的折價。”據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5月,受美國經濟數據好於預期和債務上限談判逐步接近達成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整體上行,全月上漲2.6%至104.3;非美元貨幣中,日元、歐元、英鎊分別對美元貶值2.2%、3.0%和0.9%。

從資產價格角度來看,5月,歐美保持加息預期令債市整體下行。其中,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下跌0.4%。全球股市則有漲有跌,標普500股票指數上升0.3%,歐洲斯托克50價格指數下降3.0%,日經225指數上升7.0%。“鑑於外匯儲備資產配置中通常‘債多股少’,當期全球資產價格變化對於我國外匯儲備規模變動大概率也是負估值效應。”管濤說。

儘管連月以來我國外儲規模小幅波動,相關充足性指標顯示,我國外儲規模持續處於安全區間。管濤表示,截至5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餘額相當於14.44個月的年化進口額,高於去年底13.83個月的水平,且遠高於“不低於3至4個月”的國際警戒標準,顯示我國以進口支付能力衡量的傳統外匯儲備充足性指標依然較爲安全。

“這爲央行必要時對外匯市場的順週期、單邊行爲進行糾偏,遏制投機炒作提供了物質保障。”管濤說。

而且,外匯市場運行持續平穩。“在剔除匯率和資產價格因素後,可以推算5月因國際收支導致的外儲變化保持在合理範圍內,這表明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境內外匯供求保持基本平衡。”溫彬表示。

後續來看,我國經濟基本面依然是外儲規模保持基本穩定的基石。溫彬認爲,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水平依然較高,國際金融市場仍面臨較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但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國際收支總體均衡,有利於外匯儲備規模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此外,數據還顯示,中國央行黃金儲備實現“七連增”。央行官網6月7日更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央行黃金儲備報6727萬盎司,環比上升51萬盎司。這也是中國央行黃金儲備連續第七個月增加。

“我國國際儲備資產多元化、分散化配置還有較大空間。”管濤說,到5月底,我國黃金儲備餘額1322億美元,相當於我國國際儲備餘額3.92%,環比上升了0.03個百分點,但仍遠低於全球平均14%左右的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