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古

據北青報6月8日下午消息,由於入選男足亞運隊的球員將缺席中超第25輪至27輪比賽,中國足協已經着手"研究對策"。其中之一,可能就是通過臨時調整外援上場的辦法來"補償"相關俱樂部。具體操作辦法還沒明確,但大概是"適當"允許相關俱樂部在這3輪比賽中增加外援名報及上場名額。消息一出,輿論譁然,反對者衆。

個人覺得,足協這是在給自己找麻煩,甚至是"下套",理由如下:

第一、入選國家隊是球員和俱樂部的光榮

大道理不必多費口水,也不必請揚科維奇來上愛國主義教育課,用王大雷的話來說就是,爲國出戰,能不能打上比賽都是一種榮譽。

如果因爲入選球員多就要"補償",不僅以後但凡國足(包括其他國字號球隊,上下同)集訓或者比賽,球隊和俱樂部很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沒有補償。如此一來,不但淡化了愛國主義精神,削弱了球員爲國征戰的自豪感,更是職業精神的褻瀆和玷污。

這要是傳到國外,沒準人家會進一步看貶中國足球:耶--你看你看,連爲國家隊打比賽都要補償,難怪中國足球水平這麼差。

第二、如何制定標準

本期集訓,申花有7名球員入選,大連人和國安均爲3名,可以稱得上是"輸送大戶"。如果說,超過3名(含3名)的就補償,即第25至27輪可以同時有5名外援在場。但這麼做,有2名國腳的海港和河南隊會不會"有想法"呢?3名以上就補償,2名就不補的依據是什麼?

此外,亞運隊補償了,國足、國奧、女足呢,補不補?如何補?

第三、除了相關俱樂部,恐怕還有別的球隊有想法

按照上述假設的補償辦法,河南隊很可能第一個提出反對意見。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第25輪對陣申花,本身這個賽季球隊的實力就受損嚴重,目前僅積11分排名第十。要是申花有5名外援,這場比賽不用打就輸贏已定了;二是河南隊入選的兩名球員中,牛梓屹是球隊的絕對主力左後衛,彭鵬則是守門員第一替補。雖然入選人數不如申花和大連人,但對球隊受到的影響一點不比這兩隊小。

事實上,申花的7名球員中,除了朱辰傑和蔣聖龍,其他5人到了亞運隊可能都只是替補,在聯賽中也並非絕對主力或者不可或缺。

相反,抽調了高天意和韓佳奇、方昊之後,原本對國安的實力影響也不是太大。但因爲得到補償,第27輪大連人主場與國安之戰,前者可能"得不償失"。也就是說,大連人對這個補償辦法可能不滿意。

此外,亞運隊補償了,國奧隊補不補?持此想法、最迫在眉睫的,可能就是成都蓉城。

3月份打完U20亞洲盃之後,木塔力甫和胡荷韜馬不停蹄又"馳援"國奧。這對成都蓉城第一階段的聯賽影響肉眼可見,至少艾克森幾乎沒有得到任何休息和輪換。而在亞運會之前,即9月4日至12日,奧預賽第一階段的比賽就將打響,屆時這兩名小將極有可能將隨隊參賽。

亞運隊影響的3場比賽,正是聯賽爭冠的關鍵時刻,再國上此前的奧預賽,成都蓉城會怎麼想呢?

津門虎雖然只是抽調巴頓一名球員,但由於對球隊的不可或缺,津門虎恐怕同樣"心有慼慼焉"。眼看現在有實力爭取進入前三(屆時是否已進前三難說),如果因爲巴頓缺陣成績下滑,于根偉胸懷再大的志,恐怕也會嘀咕幾聲吧?再說了,第25輪津門虎主場對陣大連人,這比賽萬一輸了,俱樂部會不會也要嚷嚷?

綜上分析,所謂補償,實在是不但無益反而徒增麻煩之舉。可以想象,無論把辦法考慮到極致,都會有人不滿意。而這口子一開,以後再也無法"合上"了。最終結果,就是俱樂部因此不斷給足協提條件,而球員則是尷尬地夾在中間左右爲難。

爲國效力,變成了俱樂部和足協之間"搏弈"的籌碼,而無人再關心球員的感受。長此以往,所有人都只會關心自己的利益,中國足球就變成了一羣勢利者的遊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