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洛陽警方打掉了一起重要文物倒賣案,涉及一級文物昭君出塞銅鏡。事件的重要線索還要從2021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個展會說起。

銅鏡現身展會 引起警方關注

展會上的那面銅鏡,因爲兩個字的出現,一經展出,就從這次400餘件獨具代表性的展品中脫穎而出,成爲各方關注的焦點。

展會介紹:這面銅鏡四周的銘文寫着一首詩,裏面不僅有王昭君的名字,更出現了“中國”兩個字,等於說“中國”正式代表中原王朝,這個是在實物上應該是首次發現。

洛陽警方發現相關情況後,立即趕到展會現場進行偵查。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曉丹:當我們真實看到的時候,內心還是非常震撼的。確確實實上面有非常清晰的“中國”二字,第一眼就認出來了。

原來,在辦案之初,民警爲了搜尋相關案件的線索,曾在網上發現了一篇發佈於2018年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貼出了一張名爲昭君出塞銘文畫像鏡的照片,並稱贊這面銅鏡銘文罕見,紋飾精美。

遺憾的是,當時民警掌握的證據十分有限,根本無法將文章中提到的銅鏡,與他們正在偵辦的這起案件聯繫到一起。那麼,在這面銅鏡身上究竟隱藏着什麼祕密?它與警方偵辦的案件又有何關聯呢?

2020年10月,河南洛陽警方在工作中發現了一條疑似倒賣文物的線索。直指一面刻有“昭君出塞”故事的銅鏡,被人賣給了一名廣東商人。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曉丹:說是湖南有一個人賣了一面昭君出塞銅鏡給李某,然後李某就把這面銅鏡賣給了一個富商。說是這面銅鏡上面出現了兩次“中國”字樣,因爲我們一直長期從事這個打擊文物犯罪工作,這條信息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銅鏡銘文兩次出現“中國”字樣 極具歷史價值

“銅鏡”“昭君出塞”“中國”,通過對線索中的這些關鍵信息進行網絡檢索,一篇標題爲“東漢畫像鏡傑作”的文章進入民警的視線。根據文章的內容,民警發現,不管是銅鏡上刻的昭君出塞人像故事,還是銘文中的兩次“中國”字樣,都與線索中提到的那面銅鏡特徵高度相似。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曉丹:我們把這個圖片下載之後,就請文物專家對我們這面銅鏡進行了解讀,文物專家就說這面銅鏡是從南方出土的。

不僅如此,專家還表示,此鏡在之前的國內考古記錄中並沒有出現過,所以,他們懷疑這面銅鏡應該出自盜墓者之手。

嫌疑人在多個民間收藏組織中擔任職務

經查,線索中提到的李某,是洛陽市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的股東,同時還在國內多個民間收藏組織中擔任職務。

在對李某的相關信息分析研判後,民警還發現,他的關係人中確實有一名姓駱的廣東商人。

但是,通過梳理兩人的相關信息,民警並沒有發現他們與線索中提到的那個鄧某有任何交集。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曉丹:我們當時就判斷,有可能我們得到的消息並不準確,也有可能並不是這個鄧某直接出售給李某的,可能有中間人,所以說我們就先把這個鄧某放在一邊,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李某和那個富商之間。

確定銅鏡持有人身份 銅鏡來源依舊成謎

巧合的是,當洛陽警方在對北京展會上的那面昭君出塞銅鏡進行偵查時,李某和駱某也在這個展會現場,而且兩人看起來非常熟悉。不僅如此,警方在文物的簡介中還發現,駱某就是這面昭君出塞銅鏡的持有人。警方分析,李某和駱某是買賣關係,在他們背後,應該還隱藏着一條或幾條涉及倒賣、盜挖的利益鏈。警方決定對此進行全鏈條打擊。

確定了全鏈條打擊的偵查思路後,警方將偵查重點再次放到了李某身上。通過對他的信息進行分析研判,民警從中梳理出了近70條有關他參與倒賣文物的線索,涉及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地的近20名犯罪嫌疑人。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胡驍奔:第一批的20個犯罪嫌疑人,有李某的重要關係人,還有李某的上家,所謂上家就是將疑似文物倒賣給李某。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曉丹:從他們交易的額度來看,如果是純粹的工藝品,價格不會那麼高,但是他們的交易,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他們平常沒有其他的固定工作,他們的主業就是開古玩店,或者從事古玩的買賣,從中牟利。

確定涉案人員信息 首批20名嫌疑人落網

2021年9月3日,在全部涉案人員的信息到位後,警方立即對首批鎖定的這20名犯罪嫌疑人實施集中抓捕。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胡驍奔:20個人,當時我們挑出涉案的,一共32件文物進行了第一批次的鑑定。鑑定結果出來,32件全部是文物,而且有絕大部分是等級的文物。

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一圈審訊下來,20名嫌疑人對自己倒賣文物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那麼,李某究竟是從哪裏得到這面昭君出塞銅鏡的呢?

據犯罪嫌疑人李某供述,2019年8月,自己收藏圈的好友張某突然聯繫他,說手上有一枚品相極佳的古銅鏡要出手,還發來了銅鏡的照片。

犯罪嫌疑人 李某:通過照片我對它的判斷,從它的這個工藝、內容、鑄造方式方法,我判斷這個鏡子應該是一個真品吧,而且,做工非常精細,內容也非常豐富。

聽到李某供述的上家是張某,在場民警突然眼前一亮。因爲在此次抓捕的20名涉案人員中,張某作爲李某的關係人已經到案。

據犯罪嫌疑人張某供述,在與李某的相處中,他知道對方出手闊綽,也很爽快,所以,當得到這面銅鏡後,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某。

對這面銅鏡的喜愛讓犯罪嫌疑人李某徹底迷失了雙眼,並最終以240萬元的價格與張某達成交易。

買下這面銅鏡沒幾天,犯罪嫌疑人李某就主動聯繫了他的老朋友駱某,並向對方極力推薦了這面銅鏡。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曉丹:他給富商講,在這面銅鏡上有一圈銘文,字數非常的多,這銘文裏面不僅記載了王昭君出塞的過程,而且明確的有兩次“中國”字樣和王昭君字樣。富商一聽就覺得非常珍貴,就問李某價格。

在展覽會追回銅鏡 共追繳涉案文物20餘件

審訊中,據犯罪嫌疑人李某供述,2016年在某地的拍賣會上認識駱某後,他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向對方出手一些文物。據他講,在倒賣給駱某的這些文物中,有多件被駱某帶到了北京那個展會上展出,其中就包括那面昭君出塞銅鏡。

根據李某提供的信息,民警兵分兩路前往展會和駱某處展開追繳行動,其中在北京那個展會上,警方共追繳涉案文物20餘件,而在駱某處共追繳涉案疑似文物200餘件。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胡驍奔:昭君出塞銅鏡我們扣押之後,第一時間送往文物專家手裏,文物專家第一時間對這個文物進行了查看,確定了是東漢年代的一面銅鏡,而且這面銅鏡的大小、尺寸,保存的完整度,還有做工精細程度也都是上上之品,最終鑑定結果爲一級文物。

查實銅鏡販賣鏈條 追尋盜掘源頭

警方的審訊工作還在繼續,能確定的是犯罪嫌疑人張某就是李某的上家,但是,張某又是從哪裏得到的這面昭君出塞銅鏡呢?

據犯罪嫌疑人張某供述,他最早知道這面銅鏡的消息,是從同行張某蔚那兒聽來的。據他講,當時是2014年,張某蔚從一名在湖南經營古玩店的同行楊某利那得知,一名叫莫某的廣西同行正在出售一面銅鏡,看過照片後,張某蔚覺得這枚銅鏡品相很好,就找來朋友張某,讓他也幫忙看看。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曉丹:他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就讓他的老鄉張某蔚持續關注,爭取能見着這面銅鏡。當張某真正見到這面銅鏡的時候,他也是覺得這面銅鏡非常的珍貴,於是他就和他的老鄉張某蔚,商量怎麼辦,怎麼談價格。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最終以20萬元的價格達成交易。據張某供述,這筆錢是他和張某蔚每人十萬拼湊的,但是銅鏡得手後,正趕上國內青銅鏡市場行情低迷,他們也就沒有急於出手,一直在等合適的時機。直到五年後的2019年,兩人發現國內青銅鏡收藏熱度上來後,張某主動聯繫了圈內好友李某。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曉丹:因爲張某知道李某隻買精品,價格從不在乎,出手比較闊綽,並且他們之間有充分的信任度。

根據張某提供的線索,2021年9月,警方在河南南陽、湖南懷化以及廣西桂林,將他的同夥張某蔚以及介紹人楊某利、上家莫某抓獲,審訊中,據莫某供述,他只是受老鄉郭某的委託,代爲尋找買主。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曉丹:我們抓捕組就地對郭某進行抓捕,郭某到案之後,據郭某交代,他是經孫某介紹從一個姓林的人手裏面買的,而這個姓林的人他聽說過,是他們隔壁縣的,他判斷,這面昭君出塞銅鏡很有可能就是林某他們挖掘出來的。

據犯罪嫌疑人郭某供述,當時在孫某的介紹下,他與林某以八萬元的價格達成了交易。根據郭某提供的信息,警方立即將孫某和林某抓捕歸案。

洛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曉丹:林某到案之後,經過我們的審訊,林某交代了他夥同其他三人盜掘古墓葬,並且出土了一件昭君出塞銅鏡的犯罪事實。

根據犯罪嫌疑人林某提供的線索,洛陽警方在廣西桂林平樂縣將他的同夥黃某生、黃某雲、黃某有三人抓獲。至此,洛陽警方用時兩年多的時間,終於摧毀了這起盜挖、倒賣昭君出塞畫像鏡等重要文物的全鏈條,偵破相關案件100餘起。截至目前,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9人,追繳文物5000餘件,其中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67件、三級文物592件、一般文物4380餘件。

銅鏡究竟是在哪裏被盜挖出的 它的主人又是誰?

隨着犯罪嫌疑人林某等人的到案,有關這件國家一級文物昭君出塞銅鏡的更多祕密也被揭開。那麼,這面銅鏡究竟是在哪被盜挖出來的呢?

2021年9月11日下午一點多,民警帶着參與盜挖這面昭君出塞銅鏡的犯罪嫌疑人黃某有,來到了他家所在的村子指認現場。根據黃某有的供述,林某親戚家的玉米地,正是當時他們四人盜挖銅鏡的地方。

據犯罪嫌疑人黃某有供述,2014年的一天早上,他看到鄰居林某、黃某生、黃某雲三人在這片玉米地上挖東西,他也參與了進去。四人從當天早上開始,一直挖到了中午才挖出了這面銅鏡,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面銅鏡有哪些價值,只覺得能換點錢就行。沒過兩天,林某給了他2500塊錢,並告訴他挖出的銅鏡賣了10000元錢,他們四人平分。

文物部門在案發地勘探發現一座古墓葬

那麼,在這片玉米地下面究竟隱藏着什麼祕密呢?桂林市文物部門的專家表示,案發後,他們也曾對此處進行過勘探,發現這片玉米地下面確實有一座古墓葬。

桂林市文物保護與考古中心副主任 賀戰武:這個墓葬事實上我們勘探出來很小,一個三米多一點長,一米七寬,深度大概就是三米多的一個墓葬。但是裏面除了一件反映昭君出塞的一個銅鏡,就覺得墓葬的級別跟文物出土的級別好像不太對等。

根據當地考古發掘情況,文物專家分析,犯罪嫌疑人他們家所在的村子,在古代應該是一處軍事交通要地。

法院一審23人因倒賣文物罪獲刑

2022年1月至11月 ,洛陽市瀍河區人民檢察院以倒賣文物罪陸續對其中23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

洛陽市瀍河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 張旭豔:這些大部分的人就是,明知道這個文物是出土的文物,明知道它的來源是不合法的,他們還進行收購,收購的目的就是爲了去販賣這個文物,並不是爲了收藏,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構成了倒賣文物罪。

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條規定,以牟利爲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洛陽市瀍河區人民法院陸續對這起案件進行了開庭審理。法院一審以倒賣文物罪判處張某等23人五年六個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以盜掘古墓葬罪判處林某等4人十年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李某等6名涉案人員已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其他26名涉案人員還在進一步審查中。

來源:央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