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自然資源部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佈2022年度全國礦產資源儲量統計數據。

會上,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司長薄志平表示,礦產資源儲量統計是自然資源統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掌握資源家底、支撐自然資源高質量發展、保障能源資源安全的重要基礎性工作。2020年5月1日,我國實施了新的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國家標準。

↑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司長 薄志平

據介紹,三年來自然資源部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構建了新分類標準下的統計制度,完成了礦產資源儲量庫新老分類數據轉換,對儲量庫進行了全面清理,實現了兩個全覆蓋,即礦種全覆蓋,生產礦山、在建礦山和停產礦山的儲量填報全覆蓋。

薄志平表示,通過建立常態化的質量監控機制,按年度對統計數據開展全面覈查、重點檢查和綜合評估,建立問題臺賬,“抓源頭、補缺項、遏增項”,數據及時性、全面性和準確性得到了顯著提升,新分類標準下的資源儲量數據框架和體系已全面形成。

薄志平介紹,根據2022年度全國礦產資源儲量統計數據,已有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163個礦種中,近四成儲量均有上升。

其中,油氣礦產方面,2022年剩餘技術可採儲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長,其中石油同比增長3.2%;天然氣同比增長3.6%;頁岩氣同比增長3.0%;煤層氣與去年基本持平。2022年度有3個油氣田新增石油儲量規模達到大型,分別爲塔里木盆地的富滿油田、河套盆地的巴彥油田和渤海灣海域的渤中26-6油田;有6個油氣田新增天然氣儲量規模達到大型,分別爲四川盆地的天府氣田、蓬萊氣田,鄂爾多斯盆地的蘇里格氣田、青石峁氣田,塔里木盆地的順北油田和瓊東南盆地的寶島21-1氣田。

非油氣礦產方面,鋰、鈷、鎳等戰略性新興礦產儲量分別同比增加57%、14.5%和3%;、鉛、鋅等大宗礦產儲量分別同比增加16.7%、7.1%和4.2%;鈹、鍺、鎵等稀有金屬儲量分別同比增加11.7%、7.9%和16.5%;金礦同比增加5.5%;非金屬中,普通螢石、晶質石墨同比增加27.8%和3.5%。

紅星新聞記者 王辰元 吳陽 北京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