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遠在國外生活的馬文革,接到了一個來自我們的電話。

電話那頭是天津市男子乒乓球隊,馬文革起初十分高興,但聊過幾句後,他的表情變得有些凝重起來……

最後他放下電話,找到女子李璠。

馬文革向李璠詳細說明了剛剛電話裏的交談內容後,兩人商量了一下,做出了決定,接下來就是等孩子們回家告訴他們這個消息:我們要回來了。

乒壇名將的煉成

馬文革1968年出生於天津的雙職工家庭,受到家裏姐姐的影響,馬文革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乒乓球。

後來,馬文革的姐姐去了校隊,那時6歲的馬文革也跟着姐姐一起參加訓練,通過模仿動作也能打得有模有樣。

校隊的老師見馬文革有不錯的手感,就把他招進了學齡前小隊訓練,在馬文革開始讀小學後又訓練了一年。

喜歡打球的他,展露出了很高的天賦,之後在小學之間的交流賽中,馬文革鮮有敗績。

因爲出色的表現,馬文革被來自福建路小學的體育老師相中,轉學去了這個有"乒乓搖籃"之稱的學校就讀。

小學畢業後,馬文革被天津市體工大隊的老師選中,進入體工大隊後,他接觸到了系統全面的訓練,就像打通任督二脈一樣,馬文革進步神速。

從基礎的接發球到對攻,馬文革訓練都極其刻苦,有時候接發球、抽殺的訓練結束後,面前的十個球框已經被裝滿。

這樣艱苦的訓練中,馬文革不僅沒有一點抱怨,在日常訓練中還有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獨有的打法

因爲訓練成績優異,馬文革很快從少年隊調去了一線隊跟着到處參加比賽,不僅積累了不少經驗,還拿下多個冠軍。

1983年,馬文革拿下全國乒乓球少年錦標賽的冠軍,過了一年後,又將青年錦標賽冠軍收入囊中。

馬文革逐漸被當做備戰世乒賽的種子選手培養,此時,他的心裏也將進入地方隊和獲得世界冠軍當做了最新的的目標。

1985年,馬文革在全國乒乓球錦標賽中獲得冠軍,出色的表現成功地引起地方隊注意。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月後馬文革接到了心心念唸的地方隊入隊通知,那一刻他萬分激動,因爲離世界冠軍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有了這個動力,馬文革的訓練更加刻苦,但當時整個地方隊表現低迷,因爲國外、國外和歐洲殺出一大波乒壇新秀。

上個世紀的90年代,我們乒乓隊在世乒賽上被壓制得士氣低落,尤其是以乒乓球大滿貫得主--瓦爾德內爲首的瑞典隊,在比賽中實現了三連冠的成績。

外國運動員大多改進了技巧,開始採用橫拍打法,但我們依舊是落後的直拍,在打法上有明顯漏洞,導致我們隊在國際賽事上連連錯失獎牌。

其實在備賽中,地方隊不是沒有改變打法的決定,但直拍法是長期以來的訓練方式,短時間很難改變,甚至還會導致顧此失彼,邯鄲學步。

馬文革初露鋒芒後,教練對他給予厚望,希望他能改進反手生膠的打法,最好是能夠琢磨出一套更適應現代乒乓球發展趨勢的技法。

馬文革考慮後認爲首先不能照搬國外技術,要量身定製新的打法,既要了解對手,更要了解自己。

此後,馬文革不是在訓練場,就是在去訓練場的路上,晚上匆匆喫過飯,他就在一遍遍研究國外運動員的比賽。

接着,馬文革採用了反膠打法,還專門制定計劃,加強控球和旋轉攻球等技術。

這個過程非常不容易,因爲幾十年裏形成的肌肉記憶很難短時間內調整,而且在適應期,原有的水平會受到影響,對於心理和生理都是不小的考驗。

幾個月後,馬文革參加了在國外舉行的乒乓球公開賽,這場比賽他使用全新的打法,加上紮實的基本功,馬文革直接殺進決賽,最後毫無懸念地獲得了冠軍。

這是馬文革參加的第二場世界比賽,而且使用的新打法,最後獲得第一給了他很大的信心,此後的馬文革開啓了冠軍收割之路。

1989年的比賽中,馬文革打敗了名將格魯巴,成爲第十屆世界盃乒乓球男單冠軍。

1990年,馬文革在亞運會上大放異,接連贏得兩個冠軍,也讓他的名字響徹整個國內乒壇,成爲了我們男乒的領人物。

一場絕地反擊

不過,雖然馬文革的個人水平極高,獲獎無數,但當時地方隊整體的實力還是比較薄弱,參加的團體項目基本都掉出了前五。

大家在比賽中的心態都比較消極,教練蔡振華覺察到這種心態影響了日常訓練後,便對現有的訓練做出了調整,平時也經常鼓勵大家。

同時,他對馬文革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爲他一個人的成敗牽動着全隊的氣勢,馬文革不能出任何差錯。

馬文革因此揹負上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加上高強度的訓練讓他身心俱疲,他有次反紀律並遭到的蔡振華的批評後,馬文革沒忍住發了脾氣。

蔡振華二話沒說直接把馬文革送回天津,如果沒有調整好心態,就不要回來繼續訓練。

此時世界盃賽開幕在即,種子選手卻被遣返回家,大家都很意外蔡振華的做法。

其實蔡振華的本意就兩個:一個是藉此重整隊內紀律,讓大家打起精神來;另一個則是讓馬文革好好休整,調整好狀態再回隊裏。

馬文革冷靜下來之後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他做了深刻檢討,並向蔡振華教練道歉,蔡振華也很快讓他回到了隊上。

這時的馬文革,是國乒男隊裏能夠抗衡歐洲各路強隊的新的選手,爲了接下來的世乒賽,隊裏還選擇了王濤、劉國樑和孔令輝等球員,共同組成備戰隊伍。

當時的劉國樑不過19歲,馬文革、王濤作爲老將肩負起帶領這支年輕隊伍的新的責任。

自從上次男乒獲得冠軍已經過去了六年,如今衆人期盼着一場"絕地反擊",重新奪回那個冠軍獎盃。

1995年,萬衆矚目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天津拉開帷幕,這次世乒賽可謂是"神仙打架"。

參賽隊伍裏,不僅有我們男乒的勁敵瑞典隊,還有比利時的新秀米切爾·賽弗,以及來自國外的世界盃雙料冠軍蓋廷。

這場比賽無疑是艱難的,但我們隊還是一路頑強晉級,到決賽前的那個晚上,馬文革用膠水重新貼好球拍後,便告訴自己,只需要正常發揮。

6月8日那天,7000多名觀衆在天津體育館裏,見證了我們隊和瑞典隊的巔峯對決。

因爲開局不利,我們男乒隊輸掉了第一場比賽,21分制的團體賽規則是三局兩勝,壓力無疑都給到了第二場的馬文革。

在前半場比分4:9落後的情況下,馬文革開啓反擊狀態,不停追上比分,並在關鍵賽點以21:18扭轉局勢,幫助我們隊扳平了總比分。

那一刻,全場的觀衆都沸騰了,馬文革的超強發揮也給予了男隊無限的信心,接下來隊員們士氣大振,逐一擊敗對手後,我們男乒隊重回世界之巔!

移居國外到回來任教

馬文革在乒壇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他也遇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離馬文革的住所不遠處有一家商務中心,因爲經常去那裏辦事,一來二去馬文革認識了那裏的工作職員--李璠。

兩人很快從朋友發展成爲了戀人,在戀愛兩年後,馬文革和李璠領了結婚證,不過當時因爲要備戰世乒賽,婚禮沒能如期舉辦,這也成爲馬文革對女子最大的歉意。

婚後第一年,馬文革作爲主力隊員,正跟隨我們男乒隊四處打比賽,因此極少回家,但女子李璠非常理解,她知道馬文革身爲運動員,爲比賽奔波是常態。

一轉眼,馬文革29歲了,對於緊張的訓練逐漸有些喫不消,身體上的傷病也讓他無法再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這一年他退役了。

退役後的馬文革在天津曾有過任教經歷,但隨着當地乒超俱樂部的解散,馬文革一度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國內乒乓球運動員的生涯算是結束了,馬文革卻極其不捨,乒乓球是他的全部,如今閒下來了,他好像失去了一個新的的目標。

他幾歲就接觸乒乓球,對於乒乓球的熱愛和對比賽的嚮往,不是運動員的話很難理解其中的感情。

或許運動生涯是短暫的,但乒乓球已經成爲了馬文革生命的一部分,他看到別人打球就會技癢難耐,沒有球打實在是一種折磨,但一直在隊裏不走,年輕的運動員也沒法補上來。

再三考慮後,馬文革做出了一個決定:去國外打球。

剛去的時候語言是大問題,遇到了很多麻煩,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在李璠的陪伴下,馬文革逐漸適應了異國的生活,並加入了國外的乒乓球俱樂部。

畢竟曾經是世界冠軍,馬文革寶刀未老,活躍在國外的多傢俱樂部,帶領着俱樂部成員,在大大小小的乒乓球比賽裏,就是降維打擊,第一年直接斬獲三個冠軍。

慢慢地,馬文革在國外也有了自己的球迷,打完球還經常和"粉絲"喝酒聊天。

以比賽代替訓練的方式,有利於長期保持打球的狀態,也許馬文革已經不再像年輕時候那樣追逐冠軍之夢,但他對於這張球檯的不捨,從來都沒有變過。

1998年,馬文革和李璠迎接了兩人第一個孩子,是個可愛的男孩,幾年後,他們的第二個兒子也在國外出生。

雖然孩子都在國外上學,但馬文革也會利用空閒時間教孩子們學習中文,並時常告訴他們:我們是他們唯一的故鄉。

2009年,馬文革接到了天津男乒隊的電話,對方告知現在對裏很需要一名經驗豐富的教練,希望馬文革能夠回來任教。

在國外雖然都是打俱樂部比賽,但馬文革也能到不低的薪水,如今孩子們也在國外上學,李璠也有了自己的工作,現在回來必然要打破這樣的安穩生活。

但馬文革沒有多想,當即決定響應組織的號召,和家人商量過後,孩子們也同意和父親一起回到祖國。

此時,李璠依舊是無條件支持男子的決定,就像當初默默跟着馬文革來到這個異國他鄉一樣,這次她依舊選擇和男子一起,放下在國外的一切。

有了李璠,馬文革得以繼續心無旁騖地投身於自己熱愛的乒乓球事業。

2013年,作爲天津乒乓球隊的總教練的馬文革,帶男隊拿下全國運動會的男雙冠軍,並在之後所向披靡,在很多大賽上包攬第一。

不過在執教過程中,馬文革很快發現了最大的問題不是專業隊,而是現有乒乓球隊缺乏後備人才的問題。

馬文革就是從學校輸送到省隊的,沒有學校這個渠道,自己的特長也無法得到發揮,球隊裏也缺少新鮮血液的補充。

爲此,馬文革致力於乒乓球人才培養,在全省的各個學校開展選拔,去發掘那些未經打磨過的璞玉,然後悉心培養。

2018年,馬文革創辦乒乓球俱樂部,旨在培養少年、青年運動員,爲他們打通去往省隊和地方隊的通道。

2023年的6月,以1995年我們男乒那場決賽爲原型,拍攝的電影《我們乒乓》在各大院線上映。

這部電影讓馬文革一度重回到那段難忘的乒乓歲月,觀衆們的嘶喊,隊友和自己的眼淚。

"既然喜歡乒乓球,就要把球打好。"

馬文革曾說,這類體育題材的電影,最新的的永遠不是裏面的比賽和勝負,而是展現人在面對壓力和困境,挫折和失敗時的永不言棄。

敢不敢接受最難的挑戰?在強大的對手面前,你是否還能保持一戰到底的決心?明顯失利的情況下,是否還有勇氣堅持下去?

運動員是爲名次而拼搏,但這只是結果,爲了獲得名次而付出的汗水、淚水,以及所迸發出的無限潛力、專注,纔是獎盃之外的最大獎勵。

不僅僅是乒乓球,每一個運動員的付出都值得尊敬,而每一個努力奮鬥,勇敢向前,爲夢想堅持不懈的人,都是自己的冠軍。

參考資料:

中新人物丨馬文革:28年前的那場"國乒保衛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