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远在国外生活的马文革,接到了一个来自我们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天津市男子乒乓球队,马文革起初十分高兴,但聊过几句后,他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最后他放下电话,找到女子李璠。

马文革向李璠详细说明了刚刚电话里的交谈内容后,两人商量了一下,做出了决定,接下来就是等孩子们回家告诉他们这个消息:我们要回来了。

乒坛名将的炼成

马文革1968年出生于天津的双职工家庭,受到家里姐姐的影响,马文革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乒乓球。

后来,马文革的姐姐去了校队,那时6岁的马文革也跟着姐姐一起参加训练,通过模仿动作也能打得有模有样。

校队的老师见马文革有不错的手感,就把他招进了学龄前小队训练,在马文革开始读小学后又训练了一年。

喜欢打球的他,展露出了很高的天赋,之后在小学之间的交流赛中,马文革鲜有败绩。

因为出色的表现,马文革被来自福建路小学的体育老师相中,转学去了这个有"乒乓摇篮"之称的学校就读。

小学毕业后,马文革被天津市体工大队的老师选中,进入体工大队后,他接触到了系统全面的训练,就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马文革进步神速。

从基础的接发球到对攻,马文革训练都极其刻苦,有时候接发球、抽杀的训练结束后,面前的十个球框已经被装满。

这样艰苦的训练中,马文革不仅没有一点抱怨,在日常训练中还有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打法

因为训练成绩优异,马文革很快从少年队调去了一线队跟着到处参加比赛,不仅积累了不少经验,还拿下多个冠军。

1983年,马文革拿下全国乒乓球少年锦标赛的冠军,过了一年后,又将青年锦标赛冠军收入囊中。

马文革逐渐被当做备战世乒赛的种子选手培养,此时,他的心里也将进入地方队和获得世界冠军当做了最新的的目标。

1985年,马文革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冠军,出色的表现成功地引起地方队注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马文革接到了心心念念的地方队入队通知,那一刻他万分激动,因为离世界冠军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有了这个动力,马文革的训练更加刻苦,但当时整个地方队表现低迷,因为国外、国外和欧洲杀出一大波乒坛新秀。

上个世纪的90年代,我们乒乓队在世乒赛上被压制得士气低落,尤其是以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瓦尔德内为首的瑞典队,在比赛中实现了三连冠的成绩。

外国运动员大多改进了技巧,开始采用横拍打法,但我们依旧是落后的直拍,在打法上有明显漏洞,导致我们队在国际赛事上连连错失奖牌。

其实在备赛中,地方队不是没有改变打法的决定,但直拍法是长期以来的训练方式,短时间很难改变,甚至还会导致顾此失彼,邯郸学步。

马文革初露锋芒后,教练对他给予厚望,希望他能改进反手生胶的打法,最好是能够琢磨出一套更适应现代乒乓球发展趋势的技法。

马文革考虑后认为首先不能照搬国外技术,要量身定制新的打法,既要了解对手,更要了解自己。

此后,马文革不是在训练场,就是在去训练场的路上,晚上匆匆吃过饭,他就在一遍遍研究国外运动员的比赛。

接着,马文革采用了反胶打法,还专门制定计划,加强控球和旋转攻球等技术。

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因为几十年里形成的肌肉记忆很难短时间内调整,而且在适应期,原有的水平会受到影响,对于心理和生理都是不小的考验。

几个月后,马文革参加了在国外举行的乒乓球公开赛,这场比赛他使用全新的打法,加上扎实的基本功,马文革直接杀进决赛,最后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冠军。

这是马文革参加的第二场世界比赛,而且使用的新打法,最后获得第一给了他很大的信心,此后的马文革开启了冠军收割之路。

1989年的比赛中,马文革打败了名将格鲁巴,成为第十届世界杯乒乓球男单冠军。

1990年,马文革在亚运会上大放异,接连赢得两个冠军,也让他的名字响彻整个国内乒坛,成为了我们男乒的领人物。

一场绝地反击

不过,虽然马文革的个人水平极高,获奖无数,但当时地方队整体的实力还是比较薄弱,参加的团体项目基本都掉出了前五。

大家在比赛中的心态都比较消极,教练蔡振华觉察到这种心态影响了日常训练后,便对现有的训练做出了调整,平时也经常鼓励大家。

同时,他对马文革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一个人的成败牵动着全队的气势,马文革不能出任何差错。

马文革因此背负上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上高强度的训练让他身心俱疲,他有次反纪律并遭到的蔡振华的批评后,马文革没忍住发了脾气。

蔡振华二话没说直接把马文革送回天津,如果没有调整好心态,就不要回来继续训练。

此时世界杯赛开幕在即,种子选手却被遣返回家,大家都很意外蔡振华的做法。

其实蔡振华的本意就两个:一个是借此重整队内纪律,让大家打起精神来;另一个则是让马文革好好休整,调整好状态再回队里。

马文革冷静下来之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他做了深刻检讨,并向蔡振华教练道歉,蔡振华也很快让他回到了队上。

这时的马文革,是国乒男队里能够抗衡欧洲各路强队的新的选手,为了接下来的世乒赛,队里还选择了王涛、刘国梁和孔令辉等球员,共同组成备战队伍。

当时的刘国梁不过19岁,马文革、王涛作为老将肩负起带领这支年轻队伍的新的责任。

自从上次男乒获得冠军已经过去了六年,如今众人期盼着一场"绝地反击",重新夺回那个冠军奖杯。

1995年,万众瞩目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天津拉开帷幕,这次世乒赛可谓是"神仙打架"。

参赛队伍里,不仅有我们男乒的劲敌瑞典队,还有比利时的新秀米切尔·赛弗,以及来自国外的世界杯双料冠军盖廷。

这场比赛无疑是艰难的,但我们队还是一路顽强晋级,到决赛前的那个晚上,马文革用胶水重新贴好球拍后,便告诉自己,只需要正常发挥。

6月8日那天,7000多名观众在天津体育馆里,见证了我们队和瑞典队的巅峰对决。

因为开局不利,我们男乒队输掉了第一场比赛,21分制的团体赛规则是三局两胜,压力无疑都给到了第二场的马文革。

在前半场比分4:9落后的情况下,马文革开启反击状态,不停追上比分,并在关键赛点以21:18扭转局势,帮助我们队扳平了总比分。

那一刻,全场的观众都沸腾了,马文革的超强发挥也给予了男队无限的信心,接下来队员们士气大振,逐一击败对手后,我们男乒队重回世界之巅!

移居国外到回来任教

马文革在乒坛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他也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离马文革的住所不远处有一家商务中心,因为经常去那里办事,一来二去马文革认识了那里的工作职员--李璠。

两人很快从朋友发展成为了恋人,在恋爱两年后,马文革和李璠领了结婚证,不过当时因为要备战世乒赛,婚礼没能如期举办,这也成为马文革对女子最大的歉意。

婚后第一年,马文革作为主力队员,正跟随我们男乒队四处打比赛,因此极少回家,但女子李璠非常理解,她知道马文革身为运动员,为比赛奔波是常态。

一转眼,马文革29岁了,对于紧张的训练逐渐有些吃不消,身体上的伤病也让他无法再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这一年他退役了。

退役后的马文革在天津曾有过任教经历,但随着当地乒超俱乐部的解散,马文革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国内乒乓球运动员的生涯算是结束了,马文革却极其不舍,乒乓球是他的全部,如今闲下来了,他好像失去了一个新的的目标。

他几岁就接触乒乓球,对于乒乓球的热爱和对比赛的向往,不是运动员的话很难理解其中的感情。

或许运动生涯是短暂的,但乒乓球已经成为了马文革生命的一部分,他看到别人打球就会技痒难耐,没有球打实在是一种折磨,但一直在队里不走,年轻的运动员也没法补上来。

再三考虑后,马文革做出了一个决定:去国外打球。

刚去的时候语言是大问题,遇到了很多麻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李璠的陪伴下,马文革逐渐适应了异国的生活,并加入了国外的乒乓球俱乐部。

毕竟曾经是世界冠军,马文革宝刀未老,活跃在国外的多家俱乐部,带领着俱乐部成员,在大大小小的乒乓球比赛里,就是降维打击,第一年直接斩获三个冠军。

慢慢地,马文革在国外也有了自己的球迷,打完球还经常和"粉丝"喝酒聊天。

以比赛代替训练的方式,有利于长期保持打球的状态,也许马文革已经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追逐冠军之梦,但他对于这张球台的不舍,从来都没有变过。

1998年,马文革和李璠迎接了两人第一个孩子,是个可爱的男孩,几年后,他们的第二个儿子也在国外出生。

虽然孩子都在国外上学,但马文革也会利用空闲时间教孩子们学习中文,并时常告诉他们:我们是他们唯一的故乡。

2009年,马文革接到了天津男乒队的电话,对方告知现在对里很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教练,希望马文革能够回来任教。

在国外虽然都是打俱乐部比赛,但马文革也能到不低的薪水,如今孩子们也在国外上学,李璠也有了自己的工作,现在回来必然要打破这样的安稳生活。

但马文革没有多想,当即决定响应组织的号召,和家人商量过后,孩子们也同意和父亲一起回到祖国。

此时,李璠依旧是无条件支持男子的决定,就像当初默默跟着马文革来到这个异国他乡一样,这次她依旧选择和男子一起,放下在国外的一切。

有了李璠,马文革得以继续心无旁骛地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乒乓球事业。

2013年,作为天津乒乓球队的总教练的马文革,带男队拿下全国运动会的男双冠军,并在之后所向披靡,在很多大赛上包揽第一。

不过在执教过程中,马文革很快发现了最大的问题不是专业队,而是现有乒乓球队缺乏后备人才的问题。

马文革就是从学校输送到省队的,没有学校这个渠道,自己的特长也无法得到发挥,球队里也缺少新鲜血液的补充。

为此,马文革致力于乒乓球人才培养,在全省的各个学校开展选拔,去发掘那些未经打磨过的璞玉,然后悉心培养。

2018年,马文革创办乒乓球俱乐部,旨在培养少年、青年运动员,为他们打通去往省队和地方队的通道。

2023年的6月,以1995年我们男乒那场决赛为原型,拍摄的电影《我们乒乓》在各大院线上映。

这部电影让马文革一度重回到那段难忘的乒乓岁月,观众们的嘶喊,队友和自己的眼泪。

"既然喜欢乒乓球,就要把球打好。"

马文革曾说,这类体育题材的电影,最新的的永远不是里面的比赛和胜负,而是展现人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挫折和失败时的永不言弃。

敢不敢接受最难的挑战?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你是否还能保持一战到底的决心?明显失利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勇气坚持下去?

运动员是为名次而拼搏,但这只是结果,为了获得名次而付出的汗水、泪水,以及所迸发出的无限潜力、专注,才是奖杯之外的最大奖励。

不仅仅是乒乓球,每一个运动员的付出都值得尊敬,而每一个努力奋斗,勇敢向前,为梦想坚持不懈的人,都是自己的冠军。

参考资料:

中新人物丨马文革:28年前的那场"国乒保卫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