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这是最直接、见效最快的促销方式!

可真的是降价就能挽救中国车市?

那ATS-L当时都打五折了,各位为什么没有买?



还不是因为买得起的早就买了,买不起的依然买不起,正在观望的总以为还能再降点,看得最长远的是在等CT5降价。

这就厉害了,CT5诶,新车诶,换代诶,能那么快降价吗?



没错,它真降价了。

据多方电话沟通,现场询问,这款今年刚上市的新车,已经有优惠了,几万块的优惠是很正常的,根据区域不同有所不同。

可转头一想,2019年11月18日上市,算上下单、提车、上牌、上路,12月正式上路冲冲冲应该差不多。

当你开着新车唱着歌,你朋友打电话告诉你,他花了27万就办完了一台和你配置一模一样的车,这个月就要提车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你想不想打电话去4S店退钱?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推荐各位买这个买那个的车评人,很多都没有买他们推荐的那款车,毕竟俗话说得好“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

这就是我们这种汽车编辑的真面目!



毕竟当初我也给几位老哥推荐过CT5,现在连给他们朋友圈点赞的勇气都没有了。

可当我看到CT5销量的时候,心头莫总感觉不是滋味,让我更没有勇气给那几位老哥的朋友圈点赞了。




因为从11月18日正式上市到2019年结束,它一共卖了6191台。

接下来是计算题:

11月=2955台

11月+12月=6191台

12月=3236台

问题是,11月18号才上市,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加上之前预售的,卖了接近3000台,12月不光是足月销售,还陆续放出了终端优惠,为啥才卖了3236台?

这个数字,说多不多,刚在ATS-L或者C级又或者A4L面前,真不算多,但放在同级豪华品牌中,又还说得过去。

可问题来了,又是新车,又是后驱,又这么好看,还降价,为啥大家就不买呢?为什么各位“车评人”也不积极推荐了?



是车不好吗?

不,真挺好,颜值高,还解决了ATS-L油耗高的问题,动力强,调教上有不小的进步。

是优惠不够吗?

不,新车一般不降价,现在上市一两个月给你优惠几万还要啥自行车?要是两年前,早就月销过万了。

原因是:

怕它继续降价,又想它继续降价;

就像初恋少女等男友,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又怕这车不降价,一直等也不是个办法,又怕他突然打六折,感觉自己像傻子一样。毕竟ATS-L就是前车之鉴。

这样的情况已经开始深入豪华品牌内部,说起来也不是凯迪拉克带坏的风气,它只是把降价做得太明显了。

最早搞价格战的,其实是奥迪。

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奔驰大卖特卖不愁卖的一年,奥迪为了保住BBA销量第一的位置,大幅度降价,最后却是在最后一个月翻盘。虽说在那之前就开始了,但没有这么的明显。




花一台迈腾指导价的钱,买一台奥迪A4L,你买谁?

短期成效非常快,非常高,可稳住价格的奔驰和宝马,今年还是把奥迪比下去了,至少在销量上是这样的。

结果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价格越来越低,品牌越来越弱,价格越来越低,品牌越来越弱……



导致这个结果的有两点:

1、面子工程下去了

最真实的就是,“你这个奥迪十多万就买了,咋个和几十万的奔驰比哦?”消费者本身有个心理预期,你这个品牌平均价多少钱,就能体现这个品牌的“面子工程”有多高。

2、产品力与价格的博弈

一台三十万的自主品牌,一台三十万的豪华品牌,中国人选谁?

答案是选自主品牌!!


快醒醒,人类不需要冬眠。

只能是豪华品牌

“大哥,不是看不起自主品牌,别个豪华品牌造的车就是要好点!”

还是核心技术的原因,就想老WE打IG,核心玩家有多少?不是核心玩家连上场的资格都没有。没有核心技术的品牌,连卖高价的资格都没有。

可是BBA三家德系品牌之间的产品力差得真不多,所以就谁便宜买谁?

恰恰相反,在这种时候,人们更愿意相信价格更贵的产品,用了更好的材料和更多核心技术。



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那样,降价一时爽,后期火葬场。

奥迪降价了,还是没能保住千年老大的位置,凯迪拉克降价了,还是没能跻身一线豪华,奔驰降的少,稳住国内第二的位置,雷克萨斯不降反涨,成了最人们二线豪华品牌。

说了这么多,下面这段才是本篇的重点所在。

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入手正确的车

降价到什么幅度入手最合理?




现在而今眼目下,中国车市降价是普遍现象,无优惠甚至还加价的车,一定不建议买,因为货是一样的,品牌力也是差不多的,为什么你要多花钱?如果真的很有钱,可以等待下次更新了。

1、新车该不该买?

没有该不该买的说法,只要你喜欢,价位合适,预售时入手是最好的,因为预售时厂家都会给出比较好的购车政策,比如100元订金抵2000元购车款,赠送保养等等,这些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如果怕后期降价严重,建议选择畅销车型和价格较为坚挺的品牌,至少能够保证半年不降价,这样才是真的早买早享受。

防坑指南:大品牌、畅销车,保你早买早享受。

2、降价到什么幅度最合理?

以豪华品牌为例,7折是绝对的底线,如果已经到了这个折扣,入手肯定没有问题,即便再降,也不会降太多。事实上,除了某迪拉克之外,很少有豪华品牌做到7折甚至以下。




这里自己要有个心理预期价,比如一台指导价40万的车,你心理预期价是35万,那到了这个价位就可以入手了,再等也没有意义了。这就好比你10岁时渴望一台奥迪双钻,可当你40岁的时候再买给你,你还想要吗?

防坑指南:先定心里预期,见好就收,合适就买。

3、如何争取最大终端优惠?

没有最大的终端优惠,只有更大的终端优惠,如果真的不着急买,就等它换代、改款前买,这时候清库存优惠最大。

防坑指南:用生命的长度,取它换代清库的优惠。



最后,提醒各位,有位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说明年中国车市将回暖,他的依据可能是现在他心中的那台车已经降到了他的预期价格,所以他觉得可以入手了,而经过一年的价格战,大部分人的心理预期也达到了,所以明年车市就回暖了。

可事实将告诉主机厂,心理预期是可以改的!

“你再降点儿,我今天就下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