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苹果、英特尔、英伟达一样,索尼显然不打算自己造车,它关注的只是汽车的“眼睛”,甚至它只想做“眼睛”中的“瞳孔”。


文/《汽车人》张恒


在CES 2020上,索尼展出了一款名为Vision-S纯电动概念车,这款车甚至掩盖了自家PS5的光芒,引发了跨行业的关注。用索尼CEO吉田宪一郎的话说:“作为全球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领导者,索尼感到应该在自动驾驶领域做点什么。”



边界快速拓展的汽车业可谓进入到了“诸子百家”时代,尤其在智能驾驶和汽车电子领域,全球的知名企业似乎都不愿意缺席。作为一家传奇品牌,索尼在全球拥有大量粉丝群体,一句“索尼大法好”,足以概括其影响力。对一些核心粉丝而言,甚至都有点儿宗教的味道。


索尼旗下的多元化业务也大都给力,近些年,公司股价如脱缰野马,不断创出新高。索尼在半导体方面的能力,是其焕发第二春的核心竞争力。其中,CMOS传感器占据了五成市场份额,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更是一家独大。现在,各品牌手机都在竞争拍照、摄像功能,背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索尼。



在资本市场,新一代激进投资者的代表——第三点基金的掌舵者丹尼尔·勒布也因此盯上索尼。第三点基金作为索尼公司的股东之一,勒布一直在推动索尼半导体业务独立拆分出来。


一方面,迫于某些股东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到了瓶颈期,索尼管理层定然在考虑新增长点。有些索尼粉丝认为,应该把索尼的全系产品都搬到汽车里,不单包括传感器,还包括影音娱乐系统以及内容。索尼在液晶电视、音响系统、影音娱乐及电子游戏领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不过,想要涉足车企已有的核心采购名单之中又谈何容易。况且,索尼方面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吉田社长说得很清楚,他们想涉足的是自动驾驶,应该不在造车或汽车电子。



由于早几年特斯拉声波传感信号被黑客破解利用,所以,现在智能驾驶的主流方法是采用成本更高的光传感信号,而这个领域恰恰是索尼最擅长的。索尼发布的这款概念车融合了33个传感器,这意味着在智能驾驶时代,索尼看中的是汽车的“眼睛”。


人有两只眼,相机有一只“眼”,现在的高端手机有三四只“眼”,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把这个数字增加到两位数,达到33只“眼”。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只“眼”?是因为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全景影像。有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工程师向《汽车人》表示,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冗余”是非常重要的。


道理也不难理解,这涉及到了计算机视觉。一个摄像头得到的是一个2D平面影像。我们看到一张照片觉得是真实的世界,是因为这张照片在我们的大脑里自动转换成了现实世界。但是在汽车上,就需要多个摄像头和一些其他的传感器协同配合,同时“看”到一个地方,才能把其3D形象和距离确认并识别出来。人也是需要两只眼睛才能够测到前方物体的距离。



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全景影像,要看到四面八方,甚至包括上面和下面,而每个方向都要冗余,这就需要更多的传感器。未来的汽车,需要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到处都是“眼睛”,33个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按照概念车Vision-S来看,一辆车对传感器的需求相当于起码十部手机。如果以我国年销3000万辆汽车估算,大概就是3亿部手机的当量。2019年我国大约销售了3.7亿部智能手机,汽车销量大概在2700万辆左右。按照汽车和手机的感光元件以1:10的需求来算,汽车市场对感光半导体的需求相当于再造一个手机市场。对索尼这样的企业来说,当然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



在索尼发布了汽车业务战略之后,公司股价跳空高开,再创新高。这意味着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看好。

和苹果、英特尔、英伟达一样,索尼显然不打算自己造车,它关注的只是汽车的“眼睛”,甚至它只想做“眼睛”中的“瞳孔”。(文/《汽车人》张恒,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