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豐田在華戰略的“實現”之年。

 

通過在“新四化”領域的快速佈局,豐田再次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跨越期”。尤其是在新能源市場,豐田更是表現出了其作爲電動車領域的先驅而具備應有“品質”。

 

隨着“雙積分”政策的實施,禁售燃油車被提上日程以及“後補貼時代”的到來,習慣了慢條斯理的豐田,終於拋出了一整套的電動化戰略規劃,這其中也包括在中國市場的EV車型的佈局時間點以及節奏——

 


“2020年在中國市場正式投放EV,之後在全球範圍擴充車型,2025年之前投放10款以上車型。”這是豐田章男社長在全球市場定下的中期目標。顯然,豐田認爲在EV領域大展拳腳的時機來了。


1

EV落地 解決用戶痛點


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好的產品是一切營銷的基礎。不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產品始終是決定其能走多快、多遠的最基本因素。

 

在去年上海車展上,豐田爲中國消費者帶來了基於TNGA豐巢概念首款SUV C-HR和奕澤 IZOA開發的EV車型。作爲豐田在華首款量產電動車,這兩款EV車型的到來將爲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據悉,兩款車型計劃於2020年開始在華銷售。

 


讓外界疑惑的是,爲什麼首款純電動車要基於C-HR/IZOA進行打造?在豐田汽車產品開發負責人中西博之看來,C-HR/IZOA作爲豐田TNGA架構的首款SUV,傳承了TNGA架構的優點,能夠強化突出SUV車型特有的駕駛性能,讓兩款車在同級別車型中更具差異化優勢。

 

C-HR/IZOA兩款EV車型配備了專用於EV(電動汽車)的大容量鋰離子電池組和大功率電機,實現同級別頂級的動力性能。與燃油版車型的車身相比,EV車型將電池包設計爲車身骨架的一部分,進一步提升了車體剛性。

 

衆所周知,豐田在電動化技術儲備上一直走在行業前列。據中西博之介紹,C-HR/IZOA兩款EV車型延續了豐田的雙擎車型所累積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

 

從市場環境來看,由於受蔚來汽車和特斯拉多起自燃事件的持續影響,引起了業界對純電動汽車電池安全性的熱議和探討。那麼,C-HR/IZOA EV在備受消費者關注的安全性層面做了哪些功課?

 

確保電池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所以,豐田採用了多項措施努力確保電池的安全。“預先設想各種各樣的原因致使電池包受到強大的撞擊,採用了不易起火的設計。爲此,豐田通過將高電壓回路設置在電池包中央部的設計、用冷風管把電池包內部包圍起來的構造,針對來自電池包側面的意外撞擊使用了強度更高的構造。”中西博之表示。

 


通過將電池包設計爲車身骨架的一部分,可以提高車身剛性,並提高碰撞時的防護性能。另外,通過採用增強材料(箱梁結構)保護電池包免受路面上的各種干擾。由此,通過將大容量的電池包安裝在中央的地板下方的設計,確保了車輛內部空間,同時有助於降低車輛中心及改善運動性能。

 

對消費者而言,電池的壽命一直是它們關注的重點。爲了最小限度地遏止容量的降低,豐田應用了HEV成熟的技術,以及電池包內部的溫度管理,從各個方面抑制電池的老化,通過這些技術的積累,使得十年後電池的容量保持率達到同類最高水平的80%以上。此外,老化程度較小且性能保持不變的電池,在經過必要的修復後可以再次回收,或用於蓄電,因此電池的高耐久性能還將在二手車銷售和電池再利用業務中發揮作用。

 


爲了在冬季或寒冷地區保證一定的續航里程和電池功率,C-HR/IZOA EV還配備了升溫系統。據悉,這套升溫系統從零下開始啓動,8小時內可升溫18度。例如,能夠從-30℃升溫到-12℃,電池輸出功率較-30℃時可提升1.6倍。

 


除了純電動車的性能以及電池壽命方面,充電也是消費者關心的話題。


C-HR/IZOA EV的充電系統採用了“充電量上限設置”和“定時充電”技術。這一技術最大的亮點就是,可以讓居住在高地(如山丘)上的用戶,在充電後的下坡行駛期間將沒有可用的電池容量來回收再生能量,以確保有足夠的電池容量來操作再生制動。

 


可以說,得益於多年來豐田在電動化領域所積累的技術儲備,以及TNGA架構的加持,讓C-HR/IZOA兩款EV車型的產品力和價值感得到雙重提升。而這兩款硬核EV車型的到來,無疑將成爲豐田搶佔新能源市場的制勝利器。


2

加速佈局 中國戰略持續進階


在變革浪潮加劇的當下,豐田的體系化佈局也仍舊在不斷進階。

 

中國作爲世界最大的市場,在中國普及電動化車輛對於豐田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在電動化領域,豐田一直秉持着“只有實現環保車輛的普及才能真正爲環保做貢獻”的信念,到2025年豐田計劃全球電動化汽車銷量達到550萬輛以上,並將在中國市場投入10款電動化車型。

 


從豐田的中期目標來看,其眼下其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短期內實現對純電動汽車的規模化。顯然,國內新能源市場的發展快節奏,似乎已經不允許豐田再慢吞吞的按部就班。

 

爲達成全球電動化車輛銷售550萬輛以上的目標,豐田在電動化領域開啓了加速度。當然,豐田也深知,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新能源市場,其想要完成這一戰略目標,僅靠一己之力是很難實現的。

 

面對這些挑戰,跨行業強大夥伴間的通力合作顯得尤爲重要。通過目前跨國車企在國內市場比較流行的“聯盟”模式,並結合各自在電動車和電池領域的技術積累和開發實力,進而來提升純電動車型的量產進度。

 

進入2019年以來,豐田在新能源領域始終保持着開放式的發展路徑,其一直在積極尋求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推進構築全新的商業模式。例如,與寧德時代在電池領域的合作,與斯巴魯共同開發一款電動SUV車型,與比亞迪成立純電動車研發公司,與新中源創投在生產車載電池領域達成合作……

 


基於在電動化領域深耕20多年,豐田早已擁有了成熟的電池技術、車型平臺和銷售體系以及全方位的電動化佈局。也正是得益於體系競爭力的構建,旗下衆多混動車型在全球市場上始終保持着穩定的增長。而隨着C-HR/IZOA兩款EV車型的到來,爲豐田在新能源市場的新一輪比拼週期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未來,豐田依舊將秉承新技術儲備的優勢,繼續發力“新四化”,爭取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角逐戰場上佔領一席之地,進一步完全實現零污染、零排放的終極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