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應急指揮部消息,6月21日20時40分許,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民族南街富洋燒烤店操作間液化石油氣(液化氣罐)泄漏引發爆炸,造成38人傷亡,其中3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7人正在全力救治中(危重1人、中度燒傷2人、輕症2人、玻璃劃傷2人)。

銀川發佈官微消息,根據公安、消防部門詢問筆錄,打119報警人馮紅娟(燒烤店店員)和馬成軍(燒烤店後廚配菜師傅)反映,爆炸前一小時左右聞到有煤氣泄漏,發現液化氣罐閥門壞了,就讓李志翔(燒烤店後廚燒烤主管)去買閥門,回來後在更換閥門過程中發生了爆炸。

爆炸發生後,央視新聞探訪事故現場發現,現場殘留的液化氣鋼瓶上印有“龍江燃氣”字樣。據瞭解,寧夏龍江清潔能源公司(下稱龍江公司)負責爲事發燒烤店配送液化氣。

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液化氣鋼瓶確係公司所有,事故發生前半小時,公司的客服人員曾接到燒烤店員工的電話稱發生煤氣泄漏,但公司派出的搶修人員在趕往燒烤店的途中,爆炸發生。

該名工作人員還透露,事發燒烤店在6月14日,也就是爆炸發生一週前剛換過液化氣。而“銀川發佈”公佈的事故通告中,提到的爆炸前燒烤店員工更換的液化氣罐“閥門”,則爲減壓閥。

爆炸前半小時,供氣公司接到報修電話

銀川市一位長期給該燒烤店供應食材的張立平(化名)介紹,爆炸發生後,富洋燒烤店路段已被實施交通管制,進入該路段的兩端已被豎起一米高的鐵板阻隔,禁止行人和車輛通行,路口也有警察現場值守。

6月22日,富洋燒烤店店員劉明(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爆炸發生時,他正在店裏前廳的飲水機旁接水喝,結果被突如其來的爆炸衝擊到馬路上,“整個人感覺像飛起來一樣,落地後感覺自己頭昏,稍微緩了一會兒後纔有意識。”

據新華社消息,根據公安、消防部門詢問筆錄,店員和配菜師均在爆炸前聞到煤氣泄漏,該店店員發現液化氣罐閥門壞了,讓燒烤店後廚燒烤主管李某某去買閥門,回來後在更換閥門過程中發生了爆炸。

劉明表示,爆炸發生前,他曾聽到店員議論聞到煤氣味。“下午喫完員工餐我忘記聽誰說,今天好像聞到煤氣味了,我記得爆炸發生在一樓,是在後廚發生的。”

龍江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公司負責給富洋燒烤店供氣。爆炸前半小時,也就是21日晚8時11分,燒烤店店員曾打電話給公司客服,稱店裏發生液化氣漏氣,“燒烤店店員購買減壓閥的時候沒有跟我們說,安裝完依然漏氣,處理不了,這時候纔給我們打的電話。”

據這名工作人員介紹,當時客服詢問是否存在減壓閥沒安裝到位,或者有零件脫落的情況,店員稱檢查後未發現問題。隨後客服將問題反映至售後,售後人員在晚8點16分和店員溝通,告知如果漏氣馬上關掉閥門,並派出搶修人員上門,但由於路途較遠沒能阻止事故發生。

供氣公司稱燒烤店液化氣鋼瓶系一週前配送

據上述龍江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燒烤店所使用的液化氣鋼瓶由他們公司提供,“兩個50公斤(規格)的鋼瓶,充45公斤氣。”

這位工作人員介紹說,每次上門送氣時,配送人員會用灌滿液化氣的鋼瓶,替換掉原有的空鋼瓶,換下來的空鋼瓶帶回去充滿氣再配送給其他用戶,鋼瓶在不同用戶之間循環使用,那家燒烤店並不是固定使用爆炸時的那兩個液化氣鋼瓶。

該工作人員還透露,富洋燒烤店從2022年11月開始在他們公司購氣,平均一個月使用兩罐液化氣。他們最近一次爲這家燒烤店配送液化氣是在6月14日,“原本夠用一個月的,這才用了一個星期,爆炸時裏面剩的液化氣應該挺多。目前液化氣鋼瓶是四年一檢,八年報廢。”

“送氣的時候,送氣人員都會帶手持檢測儀,送完後會對管道連接處做一個安全檢測,並通過手機把安檢結果錄入到公司系統裏。”該工作人員稱,詳細的“安檢記錄”正在調取中,後續會提供給已經進駐到公司的調查組,目前無法提供給調查組以外的人員。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龍江公司的配送範圍涵蓋銀川市下轄的三區兩縣,每天液化氣的銷售量在二十噸左右,爆炸發生後他們已停止液化氣配送業務。

企查查顯示,寧夏龍江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2月28日,註冊資本爲100萬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含:液化石油氣、化工產品(不含易製毒及危險化學品)等。

液化氣泄漏原因待解,當地開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動

“銀川發佈”公佈的信息顯示,爆炸前一小時,燒烤店的店員聞到煤氣泄漏,發現液化氣罐閥門壞了,店員之後更換閥門,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爆炸。

上述龍江公司工作人員還透露,爆炸前燒烤店員工更換的液化氣罐“閥門”,實際爲減壓閥。

燃氣專家劉曉東介紹說,減壓閥也叫瓶裝液化石油氣調壓器,是在進口壓力、流量和溫度範圍內,始終保持出口壓力處於預設範圍內的裝置。一般來說就是通過調壓器使氣瓶裏的液化石油氣達到出廠時所調定的壓力流量狀態,通過燃氣管道,連通到燃氣燃燒器具進行燃燒。而角閥是液化氣鋼瓶的總開關。

劉曉東告訴記者,從一般生活常識來說,更換減壓閥前,都會首先擰緊鋼瓶的角閥,所以如果確認燒烤店店員更換的是減壓閥,那更換減壓閥本身不一定會造成漏氣,乃至爆炸,“可能是液化氣經過一段時間的泄漏,恰巧在那時混合氣體的濃度達到了一定比例,遇到了火星,這才引起的爆炸。”

劉曉東認爲,要想查清爆炸原因,首先需要找出液化氣泄漏的原因,從已公佈的信息來看,員工更換閥門之前,液化氣就已經泄漏,所以更換閥門並不是最初液化氣泄漏的原因,“液化氣泄漏的原因比較複雜,還需要經過現場詳細的調查才能確認。”

記者從龍江公司獲悉,事故發生當晚,官方調查人員就趕到了他們公司,不僅對相關人員做了筆錄,也調取了一些書面材料, “要了我們當時的氣體的檢測報告,以及當時採購液化氣過磅的一個磅單,還要了當時購氣的發票,以及當時鋼瓶的出廠手續。”

對於使用液化氣的飯店、餐廳,如何做到用氣規範和安全?燃氣專家劉曉東提示,一是餐飲經營者要通過正規渠道採購液化氣,使用合格的軟管、竈具和減壓閥等配件,二是液化氣在存放時要按照相關規定嚴格執行,及時檢查,發現情況第一時間按照規程處置,三是要加強對餐飲經營者進行有關液化氣安全的知識培訓,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6月22日晚,寧夏銀川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銀川市長陶少華介紹,應急管理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工作組已抵達銀川開展工作。銀川市將緊密配合,儘快徹查造成事故的深層次原因。

目前銀川已連夜研究部署,立即開展爲期一個月的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馬駿 史航 慕宏舉 李英強

編輯 楊海 校對 劉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