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多地正在經歷持續“熱出天際”的“烤驗”。監測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2日,北京市556個氣象監測站中有265個測站最高氣溫突破了41℃,北京市最高氣溫突破6月曆史極值。

與北方的炙烤相比,南方因爲降雨,氣溫相對“溫和”。有不少北方網友表示,準備去南方“避避暑”。

今年6月北方爲何持續高溫?厄爾尼諾是近期北方高溫的元兇嗎?“夏至”剛過,傳統意義的七八月“酷暑”還沒有到來,未來天氣還會更熱嗎?

針對華北多地極端高溫天氣,23日,中國氣象局召開線上發佈會,邀請氣象專家對近期高溫天氣進行解讀。

北京史上首次連續

兩日氣溫突破40℃

國家氣象中心首席預報員張芳華介紹,22日以來,京津冀、山東、河南中北部、蘇皖北部、內蒙古西部、新疆東部和南疆盆地等地都出現了35℃以上的高溫天氣,特別是華北一帶,北京、天津、河北中東部、山東西北部等地最高氣溫快速升至40℃~41.8℃,根據監測,22日至目前(截至發稿時),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共有19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以北京爲例,22日,北京市大部地區都出現了39℃以上高溫天氣,觀象臺最高氣溫爲41.1℃,突破6月曆史極值(6月北京市觀象臺極端最高氣溫爲40.6℃,出現在1961年6月10日)。全市556個氣象監測站中有454個測站最高氣溫39℃及以上,265個測站最高氣溫41℃及以上。23日13時36分,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再次突破40℃,這也是北京觀測史上首次連續兩日氣溫達到40℃以上,目前氣溫還有向上趨勢,北京高溫紅色預警信號生效中。

6月以來,北方經歷了多次高溫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表示,6月以來(截至22日),全國共有183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月極值,46站突破歷史極值,華北地區(京津冀魯豫)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均出現在6月22日,華北地區高溫日數6.4天,較常年同期(3.3天)偏多3.1天,爲1961年以來歷史第5位,北京(7.9天)爲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河北(7.8天)爲次多,天津(6.1天)爲第三多。

“熱過”南方爲哪般?

對於近期北方高溫的原因,張芳華表示,華北、黃淮等地此次高溫強度大、持續時間長,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華北、黃淮等地受到較強盛暖氣團控制,其影響時間較長;

二是在高空高壓脊的控制下,天空晴朗少雲,太陽輻射的條件更加有利,也促進了升溫;

三是目前剛進入夏至節氣,白天太陽光照時間較長,長時間的日照有利於氣溫升高以及高溫的出現和維持;

四是華北,黃淮等地空氣溼度小,天氣乾燥,也有利於氣溫升高。

這個端午,北方“暴熱”的同時,南方的體感溫度則較爲舒適,比如,23日,重慶、福州最高氣溫僅29℃,杭州最高氣溫僅25℃,廣州的最高氣溫32℃,也明顯低於華北多地氣溫。

張芳華表示,從氣候平均來看,在往常的六月下旬,華北、黃淮等地最高氣溫的平均值與南方基本上是相當的,但是從最高氣溫的氣候極大值來看,是北方大於南方。

主要原因是,從氣候態上來講,南方的6月下旬是一個多雨的時段,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梅雨時節”,降雨較多,副高也還沒有控制這帶地區,導致南方這段時間最高氣溫的最大值不是很大,北方地區這段時間往往容易受到大陸高壓脊的控制,天空輻射較強,乾燥少雨,因此會更容易出現極端高溫天氣。

後期會更熱嗎?

23日早晨,中央氣象臺繼續發佈高溫橙色預警,預計23日至24日,華北、黃淮等地將持續高溫天氣,京津冀大部、山東等地最高氣溫將達到37~39℃,部分地區可達40℃左右。

25日黃淮高溫範圍減小,高溫區域向東北地區擴展;27-30日,華北東部、黃淮大部將再度出現高溫天氣。

夏至纔剛剛過去,不少人擔憂:七八月份會不會更熱?

對於今年夏季後期天氣趨勢,高輝表示,中國各地高溫集中時段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對華北地區來說,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容易出現高溫天氣,連續數天的高溫在6月也比較常見,這段時間主要以乾熱型高溫爲主。進入7月後期,隨着副高北跳和夏季風往北推進,水汽輸送和大氣溼度增加,雲量也會增多,會出現溼熱型高溫。“就最高氣溫而言,前一時段氣溫最高值通常高於後一時段。但也需要說明的是,人體體感溫度不僅和氣溫有關,還受到溼度影響,往往這種溼熱型高溫會加重人體體感溫度。”

高輝表示,全球變暖背景下,無論南方還是北方,極端高溫發生的頻次都快速增加。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今年夏季我國華北和黃淮等地氣溫偏高,與之相伴隨的是高溫日數也會增多,所以今年夏天北方比常年更熱具有較大的概率。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測站打破歷史極值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厄爾尼諾加劇高溫?

此前有科學家預測,受厄爾尼諾控制影響,2023年或者2024年全球有可能創造1850年以來最暖紀錄。

對於厄爾尼諾對氣溫的影響,高輝表示,目前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但初夏時段北方高溫的影響因子複雜,不能簡單歸咎爲厄爾尼諾影響,比如去年6月中下旬,北方地區高溫更爲極端,但去年是拉尼娜年份。

“從目前全球的陸地和海洋監測情況來看,至少今年1至5月份的氣溫還沒有達到‘歷史最暖’的記錄。”高輝表示,就我國今年氣溫會否創下最新記錄還需要考慮今年夏季後期以及秋冬季氣溫的平均情況,後續還要進一步開展監測和預測。

高溫天氣應如何防護?

高溫天氣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近期,多地出現中暑患者,甚至出現死亡病例。

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公衆服務首席柳豔香提示,高溫天氣有可能導致中暑、熱射病等情況,高溫天氣下人體大量汗出,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流速度減慢,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促發風險也隨之增大。公衆在高溫時段非必要不外出,如果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曬,但也需要警惕過度防曬,比如包裹得太嚴實而引發中暑。戶外工作者應該儘量要避開中午太陽直射的最熱時段工作。

此外,高溫天氣裏還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飲食方面,要避免飲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飲品,少食多餐,多喫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對於一些體質虛弱的人羣,比如老人、兒童、孕婦以及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羣應儘量待在涼爽的室內,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熱環境中,儘量減少運動,注意休息。

開車的車主要注意,汽車停在戶外車內溫度過高對人體影響也非常大,要注意開車前打開車門通風,車內不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打火機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