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晚報

      盛夏來臨、氣溫飆升,家中空調的使用率大幅上升。與此同時,一則有關“空調刺客”的消息,也引起網友關注。

      據《新民晚報》報道,家住上海市徐彙區的薛先生在樓下信箱內收到一張家電維修的宣傳單,上面打着“徐彙區街道社區維修服務中心”的名號讓薛先生深信不疑。可萬萬沒有想到,當他把維修人員“請上門”後,竟被狠狠地“宰了一筆”——清洗空調原本就200元,最後竟付了2400元。

包括空調維修在內的各類上門家政維修服務,看似並不起眼,但於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其體驗如何,直接關係到羣衆生活的便捷度與幸福感。然而近年來,上門維修服務亂象頻出,薛先生的遭遇,不過是其中一個縮影。從媒體報道、“黑貓投訴”平臺上不難發現,包括家電維修、疏通下水道、開鎖等在內的家政維修服務,以次充好、巧立名目、小病大修、坐地起價等行爲時有出現,被消費者詬病已久。

早在2012年,商務部發布的《家電維修服務業管理辦法》中就明確規定,各種家政維修服務都應當明碼標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有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爲此,消費者應當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在維修人員上門前,明確約定維修內容、維修價格範圍以及維修後的效果,防止發生爭議,同時保存好諮詢內容,以備後續維權使用。當然,要切實消除市場亂象,除了消費者要增強維權意識外,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行業監管、督促行業自律、暢通投訴渠道,依法重拳打擊違規行爲,維護市場秩序。此外,網絡平臺也應承擔起責任,建立完備的入駐企業資質審覈機制,完善用戶反饋、舉報、回訪機制,及時發現清除虛假信息。唯有綜合發力,才能讓各類家政服務“刺客”無法“傷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