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金十數據

儘管亞洲經濟恢復程度不及預期及2024年全球經濟硬着陸的風險增加,歐亞資源集團(ERG)首席執行官Benedikt Sobotka仍認爲,全球對的需求將飆升未來10年甚至可能超過供應,除非建造新的礦山。

Sobotka週三在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上接受採訪時表示,需求增長是由於各國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能源轉型目標,銅礦商必須增加供應。他說,新礦“更具挑戰性,而且位於昂貴的司法管轄區,這將需要更高的價格來抵消增加的成本”。 Sobotka警告稱:

“這種需求即將到來,在建設更多礦山方面,礦商面臨着所有這些挑戰。一場‘完美風暴’可能引發‘另一個超級週期’。”

本週早些時候,億萬富翁礦業投資者Robert Friedland也表達了類似於Sobotka的擔憂。他表示,採礦業需要在“需求加速”之前增加供應。他說,礦藏越來越貴,且越來越難找到,資金有限,各經濟體必須做好準備,認識到採礦業在引領能源轉型方面的重要性。

外媒估計,到2040年,精煉銅需求將增長53%,但銅礦供應僅增長16%。

標普全球在另一份報告中說,電動汽車所需的銅是內燃機汽車的兩倍。到2035年,銅的需求量將翻一番,達到每年5000萬噸,超過1900年至2021年全球消耗的銅總量。Sobotka指出:

“資源民族主義、在世界各地運輸材料的困難(供應鏈問題)、相互競爭和ESG要求——這些都將使未來運送這些大量材料變得更加困難。”

今年3月,“大宗商品牛市旗手”高盛全球大宗商品主管Jeff Currie曾表示,銅的“前景非常樂觀”,“供應峯值將在2024年出現”。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