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的田饒給魯哀公打工多年,卻得不到重用。

有一天,田饒忍無可忍,向魯哀公攤牌了,說:“您看過雞嗎?雞有五德,頭上戴冠,文也;雞腳有力,武也;敵人在前敢於打鬥,勇也;看到食物相互招呼,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可您每天拿它煮湯喝,這是爲什麼?因爲它養在雞圈裏,離得近啊!”

於是,田饒向魯哀公辭職,說我不當“雞”了,要像天鵝一樣飛走了,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之後,田饒跳槽去燕國,當上宰相。

在這個故事中,田饒稱讚雞爲“五德之禽”,卻不願活得跟雞一樣,只因每個人對雞司空見慣,即便每天都離不開它,也不會重視它。

然而,作爲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雞在中國歷史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身兼文、武、勇、仁、信的“德禽”,與先民相伴,一同淌過歷史的河流,走過漫長的歲月。

01

家雞的祖先,是一種被統稱爲“原雞”的野生動物。

直到今日,中國的廣西、雲南、海南等地,以及南亞、東南亞的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越南等國的森林中,還生活着好幾種尚未進化的原雞。這些原始形態的雞頭上多長着肉冠和肉垂,羽毛豔麗,後肢強健,趾端有鈍爪,翼短,可在草地上作短距離的低飛。

人類祖先對原雞進行馴化和飼養,逐漸將其培養成了家雞。而說起雞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更是堪稱人類歷史上的奇觀。

據英國學者艾麗絲·羅伯茨所述,家雞可能是以亞洲爲起源地,踏上了“征服”世界的道路。

公元前2000年,雞已經從印度河流域傳到了伊朗,然後沿着中東沿海岸線到達希臘,再越過愛琴海到達意大利。另一條路線是,雞從中國出發北上,通過“草原絲綢之路”進入歐洲。無論是哪條路,當雞來到地中海地區時,邁錫尼人、米諾斯人和腓尼基人經營的海上貿易路線,將這些家禽帶到歐洲各地的城鎮中。

另外,根據基因研究,在大洋洲、美洲的雞中,也可以發現人類及其家禽遠渡重洋遷徙的蹤跡。這表明,早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太平洋島民就與美洲有過接觸,甚至將家禽傳入美洲。

另一方面也說明,雞這種家禽易於飼養,繁殖能力極強,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是人類必不可少的蛋白質與脂肪來源。

現在,世界上有人繁衍生息的地方,幾乎都可以看見雞的身影,很多人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雞。

考古發現表明,中國是最早馴養家雞的文明之一。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河北武山磁山遺址、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陝西西安半坡遺址中,都出土有大量的雞骨。

其中,磁山遺址中的雞骨主要是跗蹠骨,即鳥類腿以下到趾之間的部分,這類骨骼可以較好地保留下來。專家發現,從這些雞骨中可以看到先民有意識挑選的痕跡,可見其很可能屬於馴養的早期家雞,而其年代約在公元前5400年,距今已有7000多年


02

有了養雞的歷史,自然就衍生出關於雞的文字。

在商代後期都城遺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雞”的象形字很像一隻公雞的形狀。後來演變爲形聲字,以“奚”爲聲旁,即“雞”

在這個字裏,“奚”上面是一隻爪,下面像是被繩索捆綁着,表示雞的腿、爪被繩子綁着進行飼養或販賣,怕它飛跑,也體現了雞被馴化的歷史。

甲骨文中的“雞”。圖源:網絡

西周時,爲了養雞,專門設有“雞人”一職以掌“雞事”,也就是負責掌管祭祀所用的雞和報曉事宜。此外,還有以“雞”爲標誌的職官,如《周禮·春官》中有載,“工商執雞”

負責管理手工業者和商賈的官員,跟雞有什麼關係呢?古人認爲,“欲其趨時而動,故執雞”,這是說,爲朝廷服務的工藝製造和商業貿易必須守時,而雞能“應時而鳴”,是守時的動物,便以“工商執雞”來指代負責工商事務的官員。

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大規模的養雞場。

《吳地記》記載,吳王夫差曾築城以養雞,“吳縣……東二里有豆園,吳王養馬處,又有雞坡”。《越絕書》則說,越王勾踐也建了個大養雞場,叫“雞山”(“雞山,勾踐以畜雞”)。爲了伐吳,勾踐用雞山上養的雞供給一批驍勇善戰的死士。

夫差與勾踐這對冤家都熱衷於養雞,可見,雞在戰爭年代是重要的戰略資源,而吳越兩國能夠先後爭霸,也離不開積聚糧食、充實倉廩的政策。

秦漢時,養雞之風更盛。

古人養雞,有所謂“雞棲於樹”的說法,也就是採用“樹棲”的放養法。

漢代大儒劉向寫過一位被稱爲“祝雞翁”的養雞大師。祝雞翁一家祖孫幾代住在洛陽北邙山下,以養雞爲業,靠賣肉雞和雞蛋致富。祝雞翁養雞千餘隻,每一隻都取名字,並在樹上爲其築巢,他們家的雞“暮棲樹上,晝放散之,欲引呼名,即種別而至”。

祝雞翁養的雞很奇特,而他本人也很傳奇,靠養雞賺得千萬錢後,祝雞翁又舉家遷徙到吳地,二次創業,開了個“養魚池”,堪稱漢代農業大亨。

事實上,漢代已經有了用來圈養雞的雞舍,考古中也經常有漢代雞舍模型出土,但棲於樹上是雞的天性,漢代人在養雞過程中不斷觀察雞的生長習性,才採用“樹棲”法。後來,晉代的陶淵明在詩中寫道,“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便是描繪當時農民養雞的畫面。

遠在大漢帝國邊緣地區的嶺南一帶也盛產雞,還有“以雞代租”的記載。漢文帝時,趙佗治下的南越國不以貨幣交納租稅,只收取適量的實物租。

出土於南越國宮署御苑遺址的一批木簡中,有“野雄雞六”“野雄雞七,其六雌一雄”等記載。考古學家麥英豪認爲,這裏的“野雄”是地名,應該是出產良種雞的地方,由於雞的繁殖力極強,每戶年納六七隻雞,也稱得上“政簡刑清”了。現在,廣東餐飲文化還有“無雞不成宴”一說,看來廣東人嗜雞的傳統也是從古時候傳下來的。

[宋]王凝《子母雞圖》。圖源:網絡

03

位於河南洛陽吉利區,黃河北岸的三座距今約1700年的西晉時期墓葬中,曾經出土14枚塗有紅色顏料的雞蛋,這種現象具有深層次的象徵意義。

在中國文化中,紅色雞蛋被視爲祥瑞之物,可辟邪禳災,也寓意喜慶。直到今日,作爲南遷中原漢人後代的客家人、潮汕人等,每逢喜事還有贈送親友紅色雞蛋的習俗。這種慣例源自古中原禮俗,也體現魏晉時期養雞業的發展。

魏晉時期,養雞人發明了棧雞飼養技術,平時把雞關在籠子裏餵養,讓雞少運動,使母雞早熟產蛋多。同時,更多人像漢代的祝雞翁一樣,將養雞業由半自給半交換型轉向商品出售。

《晉書》記載,有個大臣叫郗詵,由於學識淵博被舉薦爲議郎,深得皇帝的賞識,有“蟾宮折桂”的美譽。

但郗詵乃一介寒士,家中貧困,其母重病在牀。郗詵事母至孝,果斷辭官還鄉,照料母親,並在之後處理母親的喪事。

按照士人的禮節,郗詵應該用車馬拉着母親的靈柩到一處風水寶地安葬,但郗詵家貧,既無車馬,也沒錢爲母親修墓地。於是,郗詵先將母親假葬於堂屋之後,並在牆上鑿一個門洞,每天早晚哭拜。

孝順的郗詵想盡方法要爲母親風光大葬,在守喪期間,他養雞、種蒜,幹起了農產品生意,三年間用賣雞和蒜的錢買了八匹馬,終於可以用馬車拉着母親的棺材,到山裏下葬。經過此事,郗詵聲名遠揚,更加得到朝廷重視,復出後出任雍州刺史,爲官公正清廉,深得百姓擁戴。

從郗詵養雞致富的經歷,也可看出魏晉時期養雞業的繁榮。

南北朝時,賈思勰對歷代養雞方法進行總結,記載於其傳世名著《齊民要術》中。

在《齊民要術·養雞篇》中,賈思勰的一些觀點如今看來也有一定科學依據。

比如選擇孵小雞的種蛋,賈思勰認爲,“取桑落時生者良”,桑落即桑樹果實成熟時,即每年春末夏初的時間,此時母雞正值產蛋高峯期,孵化的小雞成活率較高。

賈思勰說,選擇產蛋的母雞也很重要。他說,如果母雞“形小、淺毛、腳細短”,就會戀窩,愛孵蛋,但是產蛋量少;假如母雞“形大,毛羽悅澤,腳粗長”,就會四處遊蕩,隨處產卵,但是雞蛋容易遺失。

《農政全書》中還記載了一種當時較新奇的“養蟲餵雞”之法:

二月,先耕一畝作田,秫粥灑之,刈生茅覆上,自生白蟲。

便買黃雌雞十隻,雄一隻,於地上作屋,方廣丈五,於屋下懸簀,令雞宿上。

夏月盛晝,雞當還屋下息。並於園中築作小屋,覆雞得養子,烏不得就。

這是說,在二月的時候,先耕一畝田,上面潑灑秫米、稀飯,割取新鮮的茅草覆蓋地面,如此自然會生出白蟲。接着買十隻黃母雞,一隻公雞,它們可以蟲爲食。再蓋一間小屋,在屋頂下懸搭棚架,讓雞棲宿在上面。夏季天氣炎熱,即便是在白天,雞也會回到屋下來休息,母雞會在小屋裏面孵小雞,而烏鴉之類的鳥無法來侵擾。這樣養出來的雞更加肥美。

作爲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農學家,賈思勰也是一個知名“喫貨”,在《齊民要術》中寫了好幾種南北朝時期的雞肉及雞蛋美食。

比如“炒雞子法”,也就是炒雞蛋,做法與現在如出一轍,“(雞蛋)打破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擘蔥白,下鹽米、渾豉,麻油炒之,甚香矣。”

還有雞羹(雞碎肉湯)煮法:“雞一頭,解骨肉相離,切肉,琢骨,煮使熟。漉去骨,以蔥頭二升,棗三十枚合煮。”

以及蒸雞製法:“肥雞一頭,淨治;豬肉一斤、香豉一升、鹽五合、蔥白半虎口、蘇葉一寸圍、豉汁三升。安甑中,蒸令極熟。”

賈思勰喫雞特別愛下大蔥,可能因爲他是標準的山東大漢,青州益都人氏,這個地方現在叫壽光,以盛產蔬菜聞名。

《齊民要術》中記載的“炒雞蛋”。圖源:網絡

04

《新唐書》記載了一件有關雞的趣聞。

貞觀年間,大臣馬周經常出差,巡視州縣,糾劾不法官員。馬周爲人謹慎,卻有個嗜好,就是喫雞,無論走到何處都會要求廚子給他準備些雞肉。

當時,唐太宗李世民下達禁令,要求京官外出時避免鋪張浪費、搜刮擾民,因而不許喫肉。

有個小吏聽說馬周到哪兒都要喫雞,便認爲他違反了唐太宗的命令,上書彈劾他。不曾想,唐太宗十分看重馬周,特意爲他開脫,便回覆那個告狀的小吏,說我禁止京官外出喫肉,是怕地方州縣因此花費太大,但並未禁止他們喫雞啊!小吏小題大做,沒有佔到便宜。

這裏與其說唐太宗“雙標”,倒不如說是因爲雞的繁殖比豬、羊等牲畜更容易,所以唐太宗不將其歸入大肆鋪張的“喫肉”之列。

唐代,上到宮廷,下到民間,都愛養雞。唐玄宗在位時,宮中設有養雞的“雞坊”,養有各類雞一千多隻;中晚唐時期,宰相李德裕被貶崖州,看到當地“居人多養雞,往往飛入官舍”。

[元]趙雍《明皇觀雞圖》。圖源:網絡

除了養雞、喫雞,唐代還風行鬥雞的遊戲,甚至到了狂熱的程度,幾乎可以與騎射比武相比。初唐詩人王勃在長安做博士時,就是因爲替沛王寫了一篇貶低英王李顯(即後來的唐中宗)鬥雞的文章,惹怒唐高宗,遭到罷黜。

中國鬥雞歷史悠久。先秦時,鬥雞專家紀渻子爲齊王(一說周宣王)訓練鬥雞,每過10天,王就派人詢問,但紀渻子都說不能鬥。等到第40天,紀渻子對使者說,現在算是養到家了,別的雞鳴叫,它不爲所動,像是一隻木雞,別的雞一看到他,準會逃跑,鬥都不敢鬥。這隻雞果然每鬥必勝,“木雞”也成爲一個形容人才的詞語,後來才用作貶義詞。

盛唐天子唐玄宗也有一個出色的養雞人。長安人賈昌13歲就熟悉鬥雞的飼養、疾病和訓練方法,被唐玄宗提拔爲“雞坊”的頭目。賈昌管轄500多人,爲唐玄宗養雞,平日裏按時供水,適時喂料,訓練出的鬥雞格外勇猛,民間稱賈昌爲“神雞童”。

唐代鬥雞成風,唐玄宗寧願寵幸鬥雞小兒,也不願開張聖聽,如此一來,難免上行下效,敗壞風氣。當時民間有句諷刺的歌謠:“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熱衷於鬥雞的唐玄宗老來昏聵,最終果然葬送了自己開創的盛世。

05

從宋代發明人工孵化的技術,到明代南方地區採用的“桶孵法”(利用炒熱的稻穀作爲熱源進行孵化),經過歷代發展,到明清時期,古代養雞業形成了新的生產方式。

如徐光啓《農政全書》記載的養雞法,與賈思勰的方法相似,在圈養的條件下,利用腐生化蟲的古老經驗,製造富有蛋白質的雞飼料:

或設一大園,四圍築垣,中築垣分爲兩所。凡兩園牆下,東西南北各置大雞棲,以爲休息,每一旬,撥粥於園之左地,覆以草,二日盡化爲蟲,園右亦然,候左盡,即驅之右,如此代易,則雞自肥而生卵不絕。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則介紹了明代各地出產的名雞:“雞種甚多,五方所產,大小形色往往亦異……遼陽一種食雞,一種角雞,味俱肥美,大勝諸雞。南越一種長鳴雞,晝夜啼叫。南海一種石雞,潮至即鳴。蜀中一種鶤雞,楚中一種傖雞,並高三四尺;江南一種矮雞,腳才二寸許也。”

明代欣欣向榮的養雞業,卻沒有阻止這個王朝傾覆的命運,還在明朝末年煽了一把火。

明末,滿洲人皇太極率領後金軍攻打大淩河,明朝將領孔有德奉命從登州率三千精兵馳援。

明朝軍隊行軍時,由所經過的地方負責安排籌措糧草,但明末政府財政能力嚴重匱乏,難以提供足夠的糧草,而且孔有德的這支軍隊多由遼東難民組成,在山東備受歧視。孔有德的軍隊所到之處,地方官員紛紛下令閉門罷市,拒絕提供糧草。

走到濟南以北的吳橋時,孔有德的士兵早已飢餓難耐。有的士兵便自己偷偷派出去找喫的,恰好當地養了很多雞,有個兵溜到一處田莊裏偷了一隻雞喫。

但是,這個田莊的主人是當地望族王象春,此人恃才傲物,當過南京吏部尚書,退休後在山東兼併土地,修了些莊園,生活富足。王象春家僕發現雞被偷後,就把這個士兵抓起來,押送到軍營。孔有德的部下起初不敢得罪當地豪強,只好承認錯誤,賠禮道歉。但王家的家僕不依不饒,要求從嚴處置,便對這個士兵處以“穿箭遊營”的處罰,也就是用箭將耳朵扎透,遊營示衆。

此舉激怒了孔有德的軍隊,士兵們發動譁變,當場殺死王家的家僕。此前,孔有德的老上司毛文龍就被自己人殺了,死得不明不白,如今,士兵一路上忍飢挨餓,還受此大辱,已經對朝廷徹底失望,就算孔有德不爲他們做主,他們也不會再爲明朝效命了。

於是,孔有德決定發動兵變,率衆反攻登州,背明投金,捨不得一隻雞的王象春家也遭遇孔有德軍的洗劫屠戮。吳橋兵變後,孔有德、耿仲明率領的將士以及其所部的艦隊、紅夷大炮及匠人等,全都歸了後金。這對明朝打擊極大,不僅明朝對後金構建的防禦體系發生動搖,其引以爲豪的“大殺器”也落入後金手中。

儘管吳橋兵變背後有着複雜的根源,但王象春家的那隻雞無疑起到了導火索的作用,可說是“一隻雞引發的血案”

清代,出現了養雞專著《雞譜》,對古代養雞業進行全面的總結。書中有對雞的良種繁育、卵的孵化和雛雞的飼養方法作介紹,還記載了雞病的十多種防治方法,包括“疫瘟”、“腳療”等。

[明]朱瞻基《子母雞圖》。圖源:網絡

06

隨着雞走入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中國逐漸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雞文化。

雞是司晨動物,爲知時之鳥,每到拂曉之時啼鳴,到黃昏日落時歸巢,承載了古人守信、準時的文化象徵。

周武王伐紂,在牧野之戰前宣誓,找了個藉口說:“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說,公雞會打鳴,母雞會下蛋,這是老天安排的天理,所以母雞替雄雞打鳴則會敗家,如今紂王聽信妲己的讒言,禍害朝綱,這是亡國的徵兆。

“牝雞司晨”的典故,有時會被解讀爲男尊女卑的封建落後思想,但在這段歷史中,周武王“牧誓”的主旨是批判紂王沉溺酒色、殘暴無道。科學表明,母雞打鳴也是一種自然現象,一些母雞卵巢受病害侵襲或雌性激素減弱,就會像公雞一樣打鳴,屬於正常的性別反轉現象,並不是什麼不祥之兆。

前面說到,先秦哲人稱雞爲“五德之禽”,而古人也相信這種吉祥的動物可以驅邪去災、溝通神明,認爲雞血具有驅鬼怪、去災禍的作用。在民間傳說中,鬼怪最害怕聽到雞叫聲,因爲雞一啼叫,天就亮了。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那時的人們在過年這一天,會在門上張貼雞畫,“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

古人不僅養雞、喫雞、鬥雞,還以雞作占卜,用雞的不同部位作卜具,此即“雞卜”。《史記》記載,早在漢代,南方的越人“令越巫立越祝祠,安臺無壇,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雞卜”。

而今,西南地區的壯、京、侗、彝、瑤、仡佬等少數民族,仍保留了“雞卜”的古老習俗,用來預測吉凶和買賣求財等。

由此可見,古人總是能從雞的生活習性中得到人生感悟,形成風俗習慣。

[清]任伯年《羣雞紫綬圖》。圖源:網絡

當古希臘思想家在辯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哲學難題時,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在雞鳴聲中,悟出了一套治國理想:“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當古不列顛人沉溺於鬥雞,禁止食用雞肉時,中國的智者從生活中汲取靈感,解決了“雞兔同籠”的數學名題。

在中國人的詞典中,有一種得勢,叫“雞犬升天”,有一種小事,叫“雞毛蒜皮”,有一種勤奮,叫“聞雞起舞”,有一種無趣,叫“味如雞肋”,有一種警告,叫“殺雞儆猴”。

雄雞一聲天下白,雞與雞文化伴隨着古老的歷史記憶,長盛不衰。


參考文獻: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華書局,2022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明]徐光啓:《農政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謝成俠:《中國養禽史》,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英)艾麗絲·羅伯茨:《馴化:十個物種造就了今天的世界》,讀者出版社,2019

李零:《十二生肖中國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