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態環境部和陝西省政府主辦的“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7月12日在陝西西安舉辦。在此次活動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郭芳表示,我國建立了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截至2023年6月30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37億噸,累計成交額109.12億元,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

郭芳說,我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構建完成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推動結構調整,採取節能降碳減排、建立完善碳市場、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取得積極進展,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風電、光伏裝機穩居世界第一。

“目前,低碳試點示範和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工作不斷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持續增強,全社會綠色低碳意識不斷提升。”郭芳說,“我們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深入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爲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體系貢獻智慧、力量和中國方案。”

據瞭解,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持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落實好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穩妥有序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深化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提升應對氣候變化基礎能力和治理水平,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推動相關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2012年設立的“全國低碳日”,旨在普及氣候變化知識,宣傳低碳發展理念和政策,鼓勵公衆參與,推動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任務。今年的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中,相關科研機構、企業、個人代表還分享了綠色低碳的實踐與感悟,併發布了一系列低碳活動的倡議。“全國低碳日”期間,生態環境部還舉辦《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四批)》綠色低碳技術路演等系列活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