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13日讯(记者闫军)险资眼里的指数投资有哪些配置必要?指数投资占比几何?7月12日,在海通证券、财联社共同主办的“高质量 高起点”2023指数投资生态圈论坛上,平安保险资管副总经理孙芳带来了题为《保险机构投资者角度的指数投资生态》的主题分享,解析了保险机构眼里的指数投资。

孙芳介绍,指数是保险机构投资的基础资产,平安资管参与指数化投资已经超过了20年,特别是行业主题ETF在机构权益持仓中的占比不断提升。ETF具备容量大、灵活性强等特性,因而指数投资天然匹配大型保险资产的配置需求。在配置层面寻求解决方案上,险资可以通过指数投资扩大容量和流动性,叠加主动管理提升收益,实现最优平衡。

在孙芳看来,指数型产品在保险投资中既可以运用宽基产品实现TAA配置,也可以运用行业主题类产品捕捉结构性机会。她预测,风格类ETF,即Smart Beta ETF,可能是继行业ETF之后的下一个热点。

指数投资天然匹配大型保险资产的配置需求

孙芳介绍,指数是保险机构投资的基础资产,平安资管参与指数化投资起步非常早,从1999年至今已经超过了20年,全程经历了中国指数市场的起步和发展,目前平安资管的基金研究已经覆盖了全市场几乎所有的ETF和各类被动、增强的指数产品。

平安资管采取两种方式参与指数投资市场,一方面,量化的方式直接做指数化投资或者指数增强的投资,另一方面,更多地通过FOF的方式投资指数型的产品。

为什么说指数投资天然匹配大型保险资产的配置需求?孙芳认为,原因有三:一是资产与负债的匹配,资产端收益分布更接近负债端成本,风险稳健可控;二是容量大,满足大体量资金的配置规模;三是灵活性,指数型产品费率低和流动性好,加减仓便利,使组合配置保持灵活性。

在配置层面寻求解决方案上,险资可以通过指数投资扩大容量和流动性,叠加主动管理提升收益,实现最优平衡。

指数投资成为破解“不可能三角”的最优解

孙芳称,对保险资金的特点和日常配置的方式来说,指数投资在险资的战略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两个环节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战略资产配置来看,在每年岁末,平安资管都会确定来年的资产配置方案,股票的宽基指数所代表的权益类资产是很好的投资基准,在实际投资中,机构追求的是超越基准的收益,在指数上去做一定的增强成为不错的选择。

在战术资产配置层面,优化资产投向的结构是日常更为频繁的动作。根据市场变化追求更多的收益,抓住市场变化增强收益,在这个过程中指数化投资所具备的容量大、流动性好、灵活性强、费率很低、跟踪精准,以及加仓、减仓非常便利的优势更加明显。随着行业ETF推出,市场容量越来越大,险资利用指数工具去投资,指向性更鲜明,这样的投资方式不容易受到规模的约束,使得险资可以更为高效达成战术调整的目标。

孙芳表示,在构建FOF投资组合时,过去会首先考虑主动型基金,逐渐发现主动型基金慢慢陷入收益、规模、流动性三角约束当中,非常明显的体会是当单只的主动型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很难持续获得比较好的收益,这成为实际投资中遇到的挑战,通过引入指数投资,叠加主动管理产品提升收益,成为一个最优解。

孙芳进一步介绍,对于保险资金而言,不仅需要追求较好的收益率,同时希望保持较小的波动率,因此对稳定性要求更高,需要尽量规避尾部风险。过往经验显示,A股市场经常在某一个阶段出现剧烈下跌,如果没有规避掉这个过程,此后挽回损失需要数倍的涨幅,这就迫切要求投资机构建立完善的TAA机制,进行及时的战术变化,去兼顾长期价值投资和灵活性要求。

近年来在超额收益获取上越来越难达成共识,孙芳认为,未来A股这种趋势会加剧,对于险资而言,要早做准备,一方面更多地在市场估值底部配置宽基指数,参与到市场中获得贝塔的收益;另一方面运用更多行业和主题型指数产品,结合自身对于行业或者风格的研判来获取超额收益。

Smart Beta ETF可能是继行业ETF之后的下一个热点

数据显示,近几年机构持有ETF的规模在持续增长,占比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指数产品的分布也从此前宽基占比超过80%,演变为当前宽基和行业主题的ETF各有一席之地。行业ETF的板块覆盖越来越广泛,金融、TMT、中游制造、消费、医药等均有涉及。

孙芳介绍,指数型产品在保险投资中既可以运用宽基产品实现TAA配置,也可以运用行业主题类产品捕捉结构性机会。她预测,风格类ETF,即Smart Beta ETF,可能是继行业ETF之后的下一个热点。

在风格策略上,孙芳认为,当前国内风格策略ETF布局和产品规模较少,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于风格因子缺乏基本了解。目前,价值/成长,大盘/小盘这四类常见的风格ETF已经较多,此外常见的风格因子包括低波、红利和质量。未来看好小盘+风格,例如小盘+低波、小盘+价值等风格产品的推出,有助于投资者更有效、快速地获取这部分收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