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梁也没办法!深度分析:国乒的直拍选手,为何反不如欧洲了?

关注乒坛的朋友们都知道,自从许昕逐渐淡出赛场一线后,中国队的"传家宝"--直拍打法的大旗就近乎倒下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结束至今,我们再也没有一位直拍运动员跻身前五主力阵容,甚至连入选世界大赛双打项目都成为了奢望。

但有意思的是,近年来欧洲的直拍选手不但非常活跃,而且成绩还相当不错,除了老资格的倪夏莲、单晓娜、付玉等人以外,1996年出生的德国选手 邱党拿到了欧洲锦标赛的男单冠军,而2006年出生的 费利克斯更是在不久前斩获了欧运会的男单金牌,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尴尬的是, 中国乒协和国家队一直都有对直拍选手的扶持政策,从蔡振华时代到刘国梁时代都是如此,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发展情况反而不如欧洲直拍运动员,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一、历史回顾

其实直拍打法的衰败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国乒直拍正胶快攻就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被以瓦尔德内尔为首的欧洲横拍弧圈球运动员冲击得七零八落,后来又被 改40mm大球彻底废了,不过另一些直拍选手却在这时候迎来了新生。

在充分了解有机胶水的特性后,两面全部贴反胶的马琳、王皓先后崛起,而韩国队的日式直拍打法运动员刘南奎、柳承敏也获得了新发展,再加上反手也使用反胶的刘国梁,这四个人中的三位都拿到了奥运会男单冠军,而王皓也收获了三枚银牌。

然而2008年 无机胶水改革推行后,直拍运动员再遭重创,马琳、柳承敏引以为傲的近台爆冲威力出不来,王皓想走中间路线、两面相持拉弧圈又打不过同样风格的横拍选手张继科等人,后来许昕拼凑出了一个中远台相持的直拍打法,但成绩已远不如以上几位前辈了。

二、自然选择

虽然直拍打法衰败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但毫不夸张地说,国际乒联的改革是其中最大的推手:改大球、无机胶水都让以近台抢攻为主要得分手段的直拍运动员失去了一招致命的"杀手锏",拼相持的话肯定就不如横拍运动员了。

当然,国乒肯定是不能和制定规则的乒联去较劲的,所以只能改变自己来适应规则,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直拍选手反而比欧洲衰退得更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 中国乒乓球的竞争远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加激烈。

举个例子,倪夏莲今年已经60岁,依旧是欧洲女乒的重要旗手,然而中国女乒的直拍运动员早在90年代就已经开始衰败,到21世纪有且只有杨影拿了一个混双世界冠军,然后就彻底消失在了一线高手的行列当中,就是因为我们的竞争太激烈,没成绩就要被淘汰。

而我们看倪夏莲去卢森堡发展后,一出手就是欧洲女乒领域的极限,连续夺得欧锦赛、欧洲杯的冠军:对手如此弱,她又怎么可能被淘汰呢?单晓娜、付玉等人在中国的时候都排不上号,还不如倪夏莲,但去欧洲就拿到了奥运亚军、欧运会冠军,怎么可能轻易退役?

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出,在当今乒坛的器材、技术格局下,让直拍选手和横拍运动员同时发展,横拍选手的上限大概率更高一些,像中国这样乒乓人才数不胜数的地方,每一级都在进行残酷的优胜劣汰, 到国家队层次的时候直拍选手就基本被淘汰得差不多了。

但是在中国被淘汰的一些直拍选手一旦换个地方的话,立刻就能成为顶尖高手、绝对主力--实际上欧洲的直拍高手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是30岁以上的老将,甚至还有倪夏莲这样的60岁老奶奶,不是她们不退,而是年轻人没有本事将她们顶下去而已。

三、体制差异

除了竞争环境的不同,中国和欧洲乒坛培训体制的差异也对直拍选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时候有人不禁要问了:前面不是说国乒有专门扶持直拍打法的政策吗?既然如此,那不是应该我们的直拍选手发展得更好吗?

听起来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但基层的教练以及小将们的家长都是圈内的资深人士,他们对横拍和直拍哪个成材率更高、哪个更有发展前途的判断都是非常一致的,除非是直拍打法的真爱粉,或者说有的运动员的确在这方面有很强的天赋,否则大家很少会让孩子去练直拍。

既然是走专业道路,那就是奔着成绩而去的。从王皓对张继科屡战屡败开始,近十几年来直拍运动员的成绩怎样、横拍运动员的成绩又是怎样人们都看得清清楚楚,谁愿意再去冒险?更"要命"的是,哪怕直拍选手真的通过层层筛选打进国家队后,他又要开始吃亏了。

国乒是举国体制下的集训队伍,特长突出、漏洞也明显的直拍运动员一旦和队友们经常训练, 特长就会不断限制,漏洞则会逐渐被熟悉,这时候还能有什么优势呢?我们看许昕已经那么强了,打张本智和全胜不败,一遇到马龙就各种被打穿,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欧洲直拍选手就没有这么多限制,首先他们本身就是"野生"成长起来的运动员,选择横拍还是直拍几乎全凭爱好和天赋,不会有太多的外界干预,比如费利克斯的哥哥艾利克斯打横拍,但他自己因为从小喜欢直拍,于是就选择了这条发展道路。

此外,欧洲人的训练量本来就不多,合练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人对费利克斯的了解肯定会不断增加,但也远没有达到马龙等队友了解许昕那么多,所以他仍然能通过自己打法的 稀缺性来赢球,这是国乒直拍选手所不能获得的条件。

四、总结

综上所述,国乒直拍选手的衰败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首先 直拍打法本身已经在当前器材、技术体系中落后于人,其次 因为落后所以导致中国乒坛在激烈的竞争中淘汰了太多直拍小将,最后 少数打到国家队的直拍选手也在不断的集训中被队友研究透了

当然,欧洲的直拍选手其实也不如横拍--首先倪夏莲等人原本就是中国培养的运动员,她们的胜利谈不上是直拍的胜利,而是中国乒坛的胜利;其次即便有邱党、费利克斯等后起之秀,但他们的成绩也比不了横拍打法的波尔、奥恰洛夫,与国乒的横拍选手更没法比。

对于普通球迷来说,乒坛打法越百花齐放自然越有看点,但 职业运动员是靠成绩吃饭的,培养一位世界冠军、大洲冠军、全国冠军至少要十几年的时间,这时候教练和家长选择成才率比较高的打法也是人之常情,这是大势所趋,刘国梁也好、国乒也罢,都无力改变。

那么大家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谈谈自己的观点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