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國盛證券發佈一篇農林牧漁行業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生豬養殖專題一-再看週期-去產動能在積累。

報告具體內容如下:

傳統邏輯回顧:盈虧映射生產決策,擇時時點提前。非洲豬瘟以前,我國的豬週期呈現出較爲完美的3-4年規律性,隨着生豬的“產能——價格”框架逐步清晰,擇時節點不斷在學習效應中進化。1)價格上漲之前:交易是否漲價。價格上漲的預期取決於價格的前瞻指標母豬產能的變化,而由於“虧損→去產能”的機制,因此“虧損”會成爲早於母豬產能去化的擇時指標。2)價格上漲之中:交易豬價漲幅。價格進入上漲階段後,股價的走勢取決於價格漲幅的預期差。而與上行拐點特徵相似,股價會先於豬價見頂。3)價格上漲之後:交易業績兌現。實現出欄量增長並兌現成本的公司往往可以在週期下行階段保證股價的堅挺。

本輪週期變化:豬價低迷持續,產能去化偏緩。隨着價格再度回到成本線以下,週期交易核心迴歸第一階段:低豬價下的虧損預期和虧損預期後的能繁母豬減量結果。1)價格:雖然上半年對應的產能水平不高,但是在效率上升、體重增加和庫存增加的情況下,行業供應表現充裕,且戶外消費的拉動並不能覆蓋供應的增加,最終表現爲偏弱的豬價,而隨着去年下半年能繁母豬的補欄,預期Q2-Q3維持供應偏高狀態,偏弱的豬價或會持續。2)產能:上半年豬價的超預期下降並沒有引致產能的超預期調整,一方面,上半年頭均虧損中樞在230元/頭,與2021年瞬時超800元/頭的虧損而言,虧損幅度不大,從而行業存在“消極抵抗”的情緒;另一方面,2022年我國生豬行業規模化率達到65%,較2010年上升30pct。規模豬場由於固定資產的投入和融資的能力會在低豬價下形成“抵抗”決策。

展望:預期重塑進行時,去產動力在積累。在當前豬價沒有進入深跌、規模養殖佔比提升的情況下,偏弱產能去化符合實際,在反轉預期階段,激活生豬板塊的核心仍是產能去化,而我們認爲,催化產能去化的因素正在積累。1)弱豬價雖然沒有形成大的虧損幅度,但是形成了虧損的長度。

本輪週期累計虧損已超7個月,周均虧損290元/頭,而2021-2022年累計虧損近13個月,周均虧損277元/頭,隨着虧損的延長,對於出欄量有增長且始終維持出欄節奏的規模企業而言,將面臨較散養戶更大的現金流壓力。2)市場預期落空,補欄熱度的持續降溫。仔豬價格自6月以來明顯下降,7月第三週牧原河南6kg基礎價跌至350元/頭,較上月下降22%,隨着高供給和弱消費的不斷印證,下半年豬價弱勢運行正逐漸成爲行業一致預期,行業的情緒或逐步從“消極抵抗”轉向優化存欄。

投資建議:高供給和弱消費的格局逐步清晰,豬價弱勢運行正逐漸成爲行業一致預期,養殖主體的生產情緒或在虧損的累計中被擊潰,進而加劇去產能幅度。豬週期預期反轉機會再度來臨,建議關注生豬養殖板塊配置機會,龍頭標的關注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成長性標的關注巨星農牧新五豐華統股份京基智農唐人神;同時可以關注改善空間較大的養殖標的新希望傲農生物的預期差機會。

風險提示: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疫病風險、政策風險、行業競爭與產品風險、假設條件變化影響測算結果風險。

聲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機構發佈報告信息源,並不保證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數據僅供參考,據此交易,風險自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