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越來越多的證據正在表明,人工心臟植入小兒體內後,有助於恢復心臟功能,從而最終無需等待移植。

人工心臟通常被用於患者等待心臟移植的過渡期,不過近期越來越多的證據在表明,人工心臟植入小兒體內後,有助於恢復心臟功能,從而最終無需等待移植。

移除人工心後,男孩心臟自行跳動

人工心臟也被稱爲心臟輔助裝置(VAD)。在心臟移植供體等條件受限的情況下,人工心臟已逐漸成爲治療終末期心衰的重要手段。一般情況下,心室輔助裝置可以分爲植入式體內人工心臟、介入式人工心臟與體外人工心臟。

和心臟移植不同,“人工心臟”植入並不需要摘除患者原先的心臟,實際上是在心臟旁邊加了一個“機械泵”,代替心臟的泵血功能,從而維持人體的血液循環。

通常情況下,“人工心”的植入是爲了幫助患者延續生命,直至最終進行可能的心臟移植。但近期,研究團隊發現,小兒患者在人工心臟的支持下,心臟功能得到了恢復,最終可能不再需要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最新的案例發生在瑞士。在洛桑沃州大學醫院中心(CHUV),多學科醫療團隊本週爲一名接受雙心室心臟輔助的兒童拆除了設備,這名4歲男孩現在可以憑藉自己的心臟跳動,而無需進行心臟移植。

該患兒是一名特殊的癌症患者。他於2022年夏初入院接受癌症治療,在住院幾周後,由於感染導致心力衰竭,而且由於接受腫瘤治療,孩子無法被列入心臟移植的等候名單。在這一情況下,他接受了雙心室心臟輔助治療——這是一種用來代替心臟泵功能的與器官“連接”的外部設備。

在設備安裝幾個月後,醫院專家團隊觀察到男孩心臟功能出現恢復的跡象。“在後續超聲檢查中,我看到心臟和設備之間正在展開競爭,正是從這一刻起,在不進行移植的情況下停止該設備的想法開始萌發。”沃州大學醫院中心兒科心臟病專家Stefano Di Bernardo解釋道。

在爲患兒開展設備移除手術後,爲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幾率,團隊遵循了非常嚴格的方案,並通過一種可增強心臟收縮力並使其自行發揮功能的藥物來幫助男孩重新增強心肌。

如今在兒科重症監護室度過了一年後,這名4歲男孩已經能夠離開重症監護室,一個月後就能回家,而且癌症也已經得以緩解。但團隊強調,他未來將繼續接受嚴格的隨訪。

瑞士的這一最新案例也是人工心臟挽救生命的典型案例。然而在現實中,受限於人工心臟的技術發展,真正能夠獲益於該技術的人依然非常有限。

“這種心臟輔助裝置的一個嚴重且不幸的常見併發症是形成血栓,這可能導致中風,因此抗凝的問題很嚴重,而且設備植入體內的時間越長,風險就越大。”相關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設備從體內移走後,患者短期和長期的影響如何,也都需要密切的觀察。”

首例國產兒童人工心植入一年後如何了

在國內也有相關的罕見案例報道。根據公開資料,2022年6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胡盛壽院士團隊將一枚左心室輔助裝置植入一名14歲的終末期心衰患兒體內,打破了我國兒童左心室輔助臨牀應用的空白。該患兒在接受100天的輔助支持和醫護團隊的護理下,心臟功能恢復至正常狀態,並最終撤出了裝置,實現心衰的逆轉治療,同樣無需心臟移植。

不過,此後關於該患兒的隨訪以及心臟功能的恢復情況等,並未見有公開信息披露。

對此,有業內人士提出,撤出裝置僅僅是第一步,患兒接下來一年的隨訪情況如何纔是更重要的核心所在,這些涉及到術後抗凝等一系列複雜的實際操作性問題。此外,嚴格的多學科圍術期管理和遠期隨訪也必不可少。

儘管長期問題仍待時間驗證,但上述用於兒童的相關人工心臟設備已於今年6月在國內獲得批准上市,併成爲首個國產的用於兒童心衰的人工心臟醫療器械產品。

據報道,今年4月,胡盛壽曾在公開會議上指出,從阜外醫院的經驗看,人工心臟治療的效果非常顯著,不僅能救命,也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並且“國產設備不劣於國外同類型產品”,“阜外醫院人工心臟與心臟移植的效果相似”。

心臟移植作爲目前終末期心衰治療的有效治療方法,受到了供體數量、供體匹配條件及手術難度高等多重因素制約。有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移植手術量僅564臺。

但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人工心臟存在的問題更多,包括產品質量、功能等等,目前國內每年用量可能不會超過50個。”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4家人工心臟輔助裝置上市,背後的研發企業也不乏正在尋求上市的。上個月,深圳核心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券商爲華泰聯合。

另據統計數據,中國心衰者可能已經超過千萬人,其中包括數十萬的重症心衰患者。對於重症心衰,目前常用的治療手段有藥物治療、心臟移植和機械循環支持,但藥物治療的效果不佳,重症心衰患者藥物治療6個月死亡率高達60%至80%,1年生存率僅爲25%。

但是有專家提醒稱,心臟移植並非所有重症心衰患者都能做,真正符合條件的僅有非常小比例的一部分,因爲還需要考慮其他器官疾病的情況。而人工心臟植入也面臨類似的問題。

也有專家持樂觀態度。“人工心臟,或者說心臟輔助裝置原本被認爲是作爲心臟移植的橋接治療,現在看起來,在術後甚至幾年內,都有望達到與心臟移植差不多的效果,值得期待。”一位兒科心臟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任何技術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人工心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還需要很長時間來驗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