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男女团体赛跟中国队都分在同一小组,罗马尼亚队的教练和队员直摇头,"想要赢中国队太难了!"随着近日成都大运会乒乓球项目比赛开打,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队也展开了捍卫国球荣誉之旅。上一届意大利那不勒斯大运会上,中国队包揽7枚金牌。本届大运会乒乓球项目,中国队将参加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双7个小项的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运会乒乓球项目由华东理工大学组队参赛,男女队10名运动员分别来自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体育大学、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平均年龄23岁,其中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占据半壁江山。

说到高校乒乓球,华东理工大学是全国响当当的一块牌子。1992年,全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由高校组织的乒乓球俱乐部"华东理工乒乓球俱乐部"成立,以学校为"龙头"与依托,探索大中小学校学生文化学习、运动教学训练以及梯队建设等体教结合的"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百余名学生夺得世界冠军与中国乒超冠军,开全国普通高校之先河。

幕后的"草根英雄"

华东理工大学探索体教结合之路的背后,离不开一位"草根英雄"--教练臧玉瑛。她曾带领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队,代表中国大学生长期征战于世界学生比赛疆场,斩获金牌近百枚。年过六旬的她,至今仍奋战在一线。队员们都说:"有臧指导在,我们心定。"

1982年,臧玉瑛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毕业后,进入华东理工大学担任乒乓球队教练。作为一名基层教练,臧玉瑛除了春节假期休息几天,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扑在工作上,年教学工作量达到4500课时左右。同事们常说很难看到臧指导,她总是开玩笑回应,"那是因为我不是在球馆,就是在去球馆的路上,或者是在外地带队比赛。"

在体教结合探索初期,华东理工乒乓球俱乐部以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中学、上海启新小学合作共建为模式,如果乒乓球运动员比赛成绩足够好,就能获得小学至大学的"一条龙"升学途径。

臧玉瑛(右)与队员们

有了俱乐部的外壳,还需要有运动员这个内核。臧玉瑛跑到全国去挑选好的运动员苗子。对孩子来说,初到上海面临着适应期的挑战。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每个年龄段只选3至5人。俱乐部每个月都会进行水平评定和比赛,表现优异的运动员留下,表现不佳的淘汰,淘汰率高达30%。

俱乐部成立初期,由于经费和场地紧张,臧玉瑛和学生们一起在学校的餐厅里训练,到了吃饭的时间就得撤球台摆餐桌让其他同学吃饭。每逢重要比赛的备战集训期,为了保证营养跟得上,她还会亲自下厨给运动员们加餐。"不管是什么样的条件,只要我在球馆里,就要把训练抓得牢牢的、把伙食搞得好好的、把学生照顾得妥妥的。"

"要在中国把大学生的乒乓球水平弄出点样子,只有拼。"这是臧玉瑛的职业信条,"乒乓球是一项高难度的竞技项目,在实际训练教学过程中没有捷径,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有所突破。"臧玉瑛不断吸收先进的训练理念,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指导学生刻苦训练。

臧玉瑛带队获得的诸多奖杯

走"双高"发展之路

竞技体育就像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能够站到金字塔顶端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俱乐部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始终以文化水平高和运动水平高的"双高"为发展方向。

考虑到学生在入校时学习基础不同,但运动水平较高这一实际情况,学校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针,将运动员统一编班,进行统一的授课、管理和训练,并在适当时间集中补课,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因材施教,以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毕业生。

本届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队领队、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沈海涛告诉记者,这种将运动员特招生的教学、训练、管理统一起来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符合运动员特招学生特点的教学计划,提升运动员特招生的文化课学习效果,为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与竞赛水平创造必要的条件。

要打好球,更要做好人。臧玉瑛的教练团队在各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规章制度,"至少要让孩子知道是有人在管着他们的,违纪了都要扣分,会影响参加比赛的机会。这个阶段是孩子人品成形的关键时期,比打球更重要,是要影响到孩子一生的"。

孩子们一批批地开花结果,有的成了乒坛名将,更多的带着乒乓球这个终身的技艺在各行各业一展身手。臧玉瑛给孩子们制订了一个目标:"很多孩子一看进不了国家队就放弃了,但我告诉他们,往国家队冲可以是你们的目标,但如果达不到,你也应该努力达到你自己的最高境界。"

优良传统有了接班人

1997年,首届中国乒超联赛拉开战幕,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唯一一支业余球队参赛,取得了女团第六名的优异成绩,此后球队一直坚持打联赛,2012年更是勇夺乒超冠军。在高校乒乓和职业联赛两条路上都能达到顶尖水平的俱乐部球队,华东理工大学又是一枝独秀。

从华东理工乒乓球俱乐部走出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这其中有2001年北京大运会上击败张怡宁、牛剑锋等国家队名将、夺得3块金牌的帖雅娜,还有高军、张瑞、乔云萍、邬娜、单晓娜、王艺迪等世界名将等。

"每当我培养的学生运动员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我都感到非常幸福。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无论这些运动员的天赋如何、水平多高,我都是她们的臧老师。"直到现在,臧玉瑛去各地打比赛,看到好苗子还是会两眼发光,主动跟家长接触。

臧玉瑛指导弟子马越斐

如今的教练组中,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马越斐是华理乒乓球体教结合"一条龙"模式培养的优秀典范,她还是本届大运会开幕式上的执旗手之一。马越斐曾作为大学生运动员参加过四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从自己拿冠军到带队员拿冠军,她也从臧玉瑛的弟子成为与老师并肩作战的同行。

三十出头的马越斐有着年轻教练员的特点,与时俱进。她通过数字化手段,梳理多年积累的技术数据、战术录像和国外前沿资料,把它们用到训练计划修正、技术讨论和战术训练分析等环节,建立和完善多媒体训练平台。本届大运会,她承担着大量技战术分析的工作。

马越斐(左)如今也转型当了教练

基于华东理工大学三十余年高水平乒乓人才培养的雄厚积淀,今年7月初,上海市体育局与华东理工大学签约联办乒乓球项目优秀运动队,探索乒乓球运动新型发展模式,以培养更多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积极承担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学青会、各级各类学生运动会等赛事任务。未来,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项目发展将有更广阔的舞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