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旅遊熱門景點青海湖因爲環湖鐵絲網圍欄引發關注。很多遊客質疑:“大老遠趕來是爲隔着鐵絲網看青海湖嗎?”事實真相到底如何?總檯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

01

環湖圍欄遭遊客吐槽

爲何要設立圍欄?

青海湖是我國內陸最大的鹹水湖,每年7月到8月,是青海湖氣溫最適宜,也最適合觀賞的季節,全國各地的遊客非常多。

近日,多個社交平臺上出現“青海湖環湖360公里都被鐵絲網圍起了”的討論,不少遊客吐槽,他們不遠千里來到青海湖,就是希望能夠親近湖水,然而環湖圍起的鐵絲網卻阻礙了他們的腳步。

對此,青海共和縣農牧和科技局負責人回應,現在看到的青海湖圍欄是當地的農牧局組織建立的,最早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當地對青海湖周圍的天然草場實施承包到戶,設立了圍欄。起初是爲了明確每一戶草場的界限,更好地管理。不管是冬春草場還是夏秋草場,包括青海省共和縣11個鄉鎮的所有草場都已被圍欄圍住。

02

圍欄都是新建的嗎?爲何今年質疑聲比較多?

記者驅車沿着湖邊行進,發現每隔一段距離,圍欄上就懸掛着一個由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於今年5月20日發出的公告牌,公告牌對規範管理青海湖旅遊活動進行了四條公告。

公告牌的第二條寫明:圍欄及通道是草場管理設施和家畜牧道,禁止隨意破壞、私設旅遊通道和旅遊景點。目前環青海湖地區二郎劍、仙女灣、剛察湟魚家園等景區正常開放,正在規劃建設的環青海湖12個觀景點(臺)將逐步開放。

雖然青海湖一直都有圍欄,但部分環湖牧民打開自家圍欄設置“旅遊通道”和“小景點”,並通過收費讓遊客親水、騎馬拍照,讓大量遊客有了親近青海湖的通道,它一方面容易引發遊客衝突糾紛,另一方面也會出現嚴重破壞草場的現象。

從2022年起,青海湖決定創建“國家公園”、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示範區,開始對“小景點”亂象開展專項整治。當地在提高了管理標準之後,關閉了不少“小景點”,但圍繞青海湖景區規範的旅遊通道建設卻沒有及時跟進,因此,很多遊客反映來到青海湖的體驗感大大削弱。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青海湖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37萬人次,較歷史最好的2019年增長50%。今年的遊客數量激增,也導致景區問題越發凸顯。沿線廁所數量少、不讓停車拍照以及停車位緊張成爲青海湖景區引起遊客吐槽的幾大問題。

03

當地回應:及時整改,提升旅遊品質

面對遊客提出的質疑,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回應,他們會正視這些不足和短板,及時進行整改,全方位地提升青海湖旅遊品質。

今年年初,青海省在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的非核心區增設了12個疏散觀景點,其中已有8個景點開始試運行。

記者在7月8日纔開放的其中一個觀景點——共和縣黑馬河鎮班禪敖包景點看到,這裏的遊客不多,大家玩得很開心。遊客不但可以免費停車、免費親近湖水、觀賞青海湖湟魚,還可以選擇擺渡車、藏服體驗以及騎牛騎馬等多種收費項目。

目前,當地政府正及時開展旅遊旺季交通擁堵治理活動,加大環湖地區重點路段交通疏鬆,確保環湖兩岸車輛暢通;不斷完善旅遊設施,組織力量專項清理景區垃圾、污水,落實移動廁所,提升景區形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