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258字,閱讀約需6分鐘 

新京報記者 蘇季 實習生 冉孟雨 編輯 巫慧 校對 盧茜

目前正值暑期,醫院的“學習困難”門診迎來就診高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長無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學習困難”,有的認爲學習成績不理想就是“學習困難”,也有的家長希望通過醫生的幫助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成績不好就是“學習困難”?怎麼辨別孩子是否存在“學習困難”?如何解決“學習困難”問題?對此,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副主任醫師張麗麗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就家長關心問題作出解答。

家長搶號,尋求醫生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我每天下午兩點半就準時打開手機才搶到這個號。”8月2日,在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學習困難診室外,一名家長說,她的女兒今年9歲,因爲學習成績不理想就選擇了學習困難門診,希望從醫生這裏得到一些幫助。據悉,兒研所每週三開設“學習困難”門診,不少家長爲掛號提前守在手機旁,但仍“一號難求”。

記者瞭解到,當天來到“學習困難”門診求助的孩子大多處於小學一年級至小學三年級。雖然孩子剛進入小學階段,初步接觸系統性教學,但學習能力和習慣落後於同齡人的現象尤爲讓家長擔憂。“孩子閱讀書籍不能集中注意力,20能看成12,做了測試發現她的注意力低於平均水平。”一位家長看着身邊7歲的女兒說道。“其他孩子回家都會自主複習,但我家孩子只學自己感興趣的,不感興趣的一點不學。”另一位家長表示。

除了讀寫能力,家長們還格外關注孩子計數能力。“她剛上一年級,不會跳繩,讓她自己數跳了多少下,她也不會。”家長擔心地表示。此外,家長們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也十分關心:“我們清楚小學階段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期,特地來諮詢醫生,怎麼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不願意上學的、注意力不好的,基本都集中到了學習困難門診。”張麗麗表示,暑期門診量會比平時多,因爲這個時段不耽誤孩子學習,還有父母在北京上班、孩子放假來京的,或者是外地家長特意帶孩子過來求醫。

“學習困難”常見於學齡期孩子,小學階段比較突出

“有的家長來門診說孩子成績不好,我問能考多少分?90多。我說能考90多分沒事兒,家長說別人都考100分,我說這也沒關係。”張麗麗說道。也有些家長認爲,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就是“學習困難”,對此,張麗麗的答案是否定的:成績不理想不等於學習困難。

她表示,關於“學習困難”的界定,目前醫學界尚未達成一致,因爲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比較複雜,有可能是智力問題、視聽感知覺異常、神經功能損害,也有可能是家庭因素、情緒因素、環境因素等不利因素等造成的學習不良綜合徵。但是從狹義上來說,是指特定的學習障礙,根據《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界定,特定學習障礙包括了閱讀障礙、書寫障礙和數學障礙,“智力水平正常的孩子在學習上投入跟同學一樣或者更多精力的情況下,出現閱讀拼寫、計算障礙,是狹義上的學習技能方面的問題。”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學習困難”?張麗麗介紹,通常情況下,老師在課上講的內容孩子聽不明白、父母或者其他人輔導之後還是學不會,“孩子付出了比其他同學更多的時間去學習,但效果仍然不好,我們可能就要考慮是學習技能的問題了。”因此,對於這種情況,家長需要來醫院就診,查看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學習不良。

張麗麗以百分制來說明,孩子的成績達到60分以上,也就是知識內容能掌握一半以上,說明他不存在學習困難,如果孩子的成績總是不及格,這時就要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分析原因,並及時進行干預。“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孩子之前成績特別好,卻突然出現大幅度下降,也需要去找出原因,是情緒問題?是專注力問題?還是學業負擔過重?”

“學習困難常見於學齡期的孩子,小學階段比較突出,另外,部分初一學生和高一學生也會出現學習困難。”張麗麗說,學習困難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進行智力水平、注意力缺陷等檢查,再根據孩子的具體表現做出診斷。從實際門診就診情況來看,多動症的孩子比較多見,基本佔到就診人數的2/3。“多動症的孩子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行爲訓練,都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父母需調整期望值、尊重孩子興趣

“每次都能考100分,爲什麼這次考了98分?”門診中,張麗麗也遇到過重點班的孩子,父母的期望值非常高,“家長認爲孩子出現了學習問題,實際上是他們設定的目標太高、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另外,家長不能拿自己孩子的短板與其他孩子的長處去做簡單的比較,否則只能讓孩子的挫敗感越來越強,“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幹不好,對學習出現牴觸情緒。”

在就診過程中,醫生爲了獲知更詳細的信息,一般會分別與家長、孩子進行交流,“至少要聊半個小時,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有時要聊一個小時。”張麗麗說,有的孩子比較敏感,在父母面前不敢說話,這種情況下,只要孩子自己的表述能力強,醫生會與父母分開交談。

張麗麗表示,“學習困難”門診雖然能夠通過行爲治療、康復訓練、藥物治療等對症治療手段幫助孩子,但也需要家長配合干預,才能達到效果。因此,醫生會在問診過程中給予孩子父母養育指導。

有一次,一名叫甜甜(化名)的初中生被媽媽帶到了“學習困難”門診,她的媽媽稱,甜甜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數學成績下降、聽課走神、寫作業耗時很長但是仍然做不出來。

在診室中,甜甜比較靦腆,說話比較少。張麗麗在與甜甜的交談中得知,甜甜喜歡畫畫,以後想成爲美術老師,但現在每天學習數學需要很長時間,自己沒有了時間畫畫。而且,媽媽對她的學習很上心,感覺對不起媽媽,自己上課也想好好聽,但老師講的內容聽不懂。“孩子對學習並非厭倦,也有自己的想法。”

同時,在與甜甜媽媽的交談中,張麗麗瞭解到,甜甜的父母本身比較優秀,大兒子也學習好,女兒成績差就覺得“不應該”,甜甜的媽媽希望甜甜可以像哥哥一樣考上理想大學,而不是將美術作爲未來的專業和發展方向。在家時,媽媽會反覆給甜甜講解不會的數學題,直到甜甜能把題做出來,但是之後遇到類似題目,甜甜還是不會做。時間一長,甜甜媽媽輔導功課變得急躁,還會批評甜甜,甜甜的自信心逐漸下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受到了影響。

張麗麗初步作出判斷:甜甜的邏輯思維能力不足,並開具了相關檢查。最後,團隊通過對甜甜進行發育行爲及認知功能相關測定,確定了她邏輯思維能力明顯不足這一結果。

“邏輯思維能力是短板,智力結構不平衡造成了她數學的學習障礙。”張麗麗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力和特長,而數學可能只是甜甜不擅長的領域之一。於是,她給甜甜媽媽提出建議: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給孩子留出更多的時間去發展興趣愛好。經過一段時間,在甜甜媽媽的配合下,甜甜的數學成績雖然沒有顯著提高,但其他學科成績有了進步,更重要的是,孩子開始逐漸恢復了自信心,對學習充滿了積極態度。

因此,張麗麗建議,家長在關注孩子學習時,可以先讓其完成擅長或是感興趣的作業。“如果孩子書寫不好,就讓他先寫字母多、文字少的數學或者英語作業。”另外,雖然學習成績很重要,但是家長還是要給孩子留出運動時間,強度偏大的運動可以讓大腦分泌多巴胺,提高注意力、執行力,對孩子的學習也有幫助。

張麗麗還指出,和睦的家庭關係是治療“學習困難”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對於合併有焦慮或其他情緒問題的孩子來說更爲重要。有的父母因爲教育問題產生分歧甚至爭吵,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同時,張麗麗表示,就診前家長一定要與孩子做好溝通,以便更好地完成檢查,“有的孩子是被家長騙來的,反而不利於確診和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