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被“顏值焦慮”困擾的女孩們:爲了減肥,她們切掉了三分之二的胃

來源:時代週報

“肯定會後悔,但不做也會後悔,女孩子嘛,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病牀上的張麗麗盤腿坐着,旁邊的小桌上放着一小盒沒喝完的牛奶,“這個禮拜(喫的)基本都是水,下個禮拜我可以喫雞蛋跟豆腐。”

張麗麗掀起寬鬆的T恤露出肚子,食指指着肚臍的位置。就在上週,醫生在她的肚臍眼裏開了個孔,爲她切掉了2/3的胃。

她做的手術叫“腹腔鏡胃袖狀切除術”,是減重代謝外科最常用的手術術式之一,在保持原胃腸道解刨結構的同時,切除胃底和胃大彎,以縮小胃容積,改變部分胃腸激素水平,用於對肥胖病人的代謝改善。

然而,這種原本用於超重人羣的手術卻越來越氾濫,張麗麗身高約160釐米,體重只有105斤,她卻說她四肢很“重”,希望能更瘦。實際上,在她雙腿膝蓋上方,已經有兩個1釐米見方,因爲抽脂而留下的咖啡色疤痕。

時代財經線上諮詢了部分提供“胃袖狀切除術”的醫院科室,過程中需要提供身高、體重等基本信息,對於小基數(BMI≤27.5)的手術諮詢者,有些醫院會直接拒絕,而有些則回覆“酌情考慮”。

上海某醫院就表示,對於BMI不達標的求診者“不支持,不反對”,醫院有豐富的小基數手術的經驗,並且從術後長期跟蹤的情況來看,體重都維持得很好。

時代財經以諮詢者的身份對廣州某醫院進行線下走訪,在進行了簡單問詢和身體素質評估後,醫院接受了BMI值分別爲24與21的小基數求診者的手術請求。在交流過程中,接待人員對記者的身材進行了主觀評價,例如腰腹是否肥胖,腿部是否有贅肉等。

胃袖狀切除術的價格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也有差異,單孔爲9萬餘元,三孔爲7萬餘元。

該科室主刀醫生向時代財經介紹,手術並非爲小基數減肥者而設計,但因爲很多女性爲了減肥,濫用減肥藥、過度節食,導致身心健康受損,“我不推薦,但是我不反對,這是我開放手術的初衷。”

“切胃不等於減重成功。”該醫生表示,術後患者依舊需要進行嚴格的飲食管理,不喝奶茶、少喫碳水,長期服用維生素、鈣等補充劑。此外,部分案例術後可能會出現貧血、胃食道反流等情況,嚴重時需要再次手術解決,但他同時也多次強調,該手術安全性很高。

在這家醫院的走廊裏,一些超重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回走動,張麗麗說她不敢出病房溜達,怕別人覺得她有心理疾病,“小基數現在就我一個人”。

但張麗麗並非是爲了“完美身材”遠赴千里來“切胃”的個例。據瞭解,該醫院已爲多個小基數患者做了胃袖狀切除術,工作人員透露,有很多患者都是網紅。張麗麗看到小紅書上有一個105斤小基數的女孩,手術後在7個月內減到了84斤。

據她說,自己出院後還會有兩個朋友過來進行手術,“她們都不差錢,就想要好看”。

在與醫院方面的交流中,絕大部分諮詢者都會被問及一個問題——“你是從哪裏知道我們醫院的?”

而在抖音、小紅書上,搜索“減重手術”“胃袖狀切除術”等關鍵詞,會出現形形色色的筆記分享或醫學科普。

時代財經發現,包括明星經紀人楊天真的主刀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減重與糖尿病代謝科主任姚琪遠在內的衆多著名醫生都在抖音上開設了賬號,分享關於減重手術的醫學知識和減重案例等。其中,中日友好醫院普外科減重糖尿病中心主任孟化的抖音賬號粉絲更是已經突破百萬。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想要在中日友好醫院進行胃袖狀切除手術,最快也要等上4-5個月。

網友@禿禿張ZzzBiG發佈過一條微博:“以前刷抖音只看見減脂餐和減肥操,現在我都胖到系統給我推薦切胃手術了。”從她分享的日常生活照中可以得知她是一位身材窈窕的年輕女孩。

她對時代財經表示,在看到切胃內容之前自己並沒有搜索關鍵詞,她猜測是因爲有時會有減肥餐或減肥操內容推送,自己沒有點“不感興趣”,而大數據有記錄。

對該類型的視頻內容平臺是否有相應的監管機制?時代財經諮詢了抖音廣告投放客服,對方回應稱目前抖音對於醫療機構的推廣服務僅限於口腔醫院和眼科醫院,涉及到其他醫療機構及外科手術內容均不接受廣告投放和推廣需求,包括“切胃減肥”。

儘管醫生強調手術有嚴格適應證,但依舊有不少網友在評論區詢問:“一米七體重120斤醫院給做嗎?”“105斤想減臀腿上的肉”“身高163釐米體重118斤能做嗎”“104斤能不能減。”

《中國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療指南(2019版)》(以下簡稱《指南》)對減重代謝手術的適應證有明確的要求。對於單純肥胖的病人,BMI≥37.5的病人建議積極手術,32.5≤BMI<37.5的推薦手術,27.5≤BMI32.5的則需要經過綜合評估後纔可考慮手術。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BMI只需要達到32.5就會建議積極手術,25≤BMI<27.5的則需要綜合考慮後慎重開展手術。

無論是單純肥胖,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BMI不足25的都不推薦手術。《指南》裏明確將BMI<25列爲手術禁忌證,但這擋不住女孩們愛美的心。

“減肥兩三年了,各種方法都試過。”在校大學生笑笑通過小紅書記錄了她小基數切胃的全部歷程,同時發佈了一篇非常詳盡的分享筆記,包括醫院選擇、價格範圍、手術過程、術後管理等內容。身高174釐米的她初始體重爲142斤,現在她的體重是129斤。

提及爲什麼要想做切胃,笑笑說自己有嚴重的身材焦慮,導致中度抑鬱,和媽媽磨了整整一個月纔得到支持。有人在笑笑的筆記下評論:“瘋了。”她卻說,一點兒也不後悔,現在想胖都胖不了。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減重代謝外科醫生孫許龍對時代財經表示,他偶爾也會遇到體重僅有120-130斤的求診者來諮詢手術。面對這種情況,孫許龍一般會明確表示不推薦手術,並說明手術存在的風險。在經過勸說後,絕大部分的諮詢者都會打消手術的念頭。“100例手術裏,大概只會有一兩個這樣的案例,佔比並不高。”孫許龍表示。

《中國肥胖代謝外科數據庫:2019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開展了11700例減重代謝手術,而這個數字在2008年僅爲117例。其中,胃袖狀切除手術是國內開展得最多的減重代謝手術類型,佔總數的85.78%。

“其實,這個手術(胃袖狀切除術)本身是非常好的一個手術,可以幫助到很多糖尿病患者,在不用打針、喫藥的情況下控制住血糖和併發症。”孫許龍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

徐蘭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每次就餐前,她都需要給自己注射胰島素,這樣的生活她已經過了三年了。伴隨血糖值飆升的還有不斷攀升的體重。

在體重突破140斤之後,徐蘭坐不住了,她選擇進行了胃袖狀切除手術。在手術近一年後,徐蘭的體重已經穩定在110斤左右,血糖也早已恢復正常值。

徐蘭對手術的效果很滿意,她覺得瘦了以後的自己更自信了。發胖以後,徐蘭再也沒有在朋友圈分享過自己的自拍。但8月4日一早,她在朋友圈裏發佈了兩張自拍,配文是“今天是美美的一天。”

和徐蘭不同,19歲的孫文文還沒有出現肥胖導致的疾病,在術前的檢查裏,她只檢查出輕微的脂肪肝,但術前體重246斤的她擔心繼續胖下去會影響到身體健康。中藥調理、運動、節食……孫文文幾乎把能想到的減肥方法都試了一遍,這些方法雖然有所成效,但體重很快又會反彈。

11天前,孫文文接受了胃袖狀切除手術。出院後第一天早上,孫文文起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稱體重,稱完體重後,她在小紅書上寫到:“出院第一天,輕了4.8斤,我人都傻了,好快樂。”

8月4日孫文文告訴時代財經,她的目標體重是140斤,而最新體重已經降到了227斤,她對掉秤速度感到滿意。“臉小了一圈,身體小了一圈,但整體變化不是很明顯。我覺得等到200斤以下,變化就出來了。”

孫許龍指出,肥胖更多是一種病理表現,僅有小部分人可以只憑個人意志控制體重,絕大多數人很難通過其他方式減肥。

“作爲一名醫生,我很不希望這項手術會因爲一些極端的案例而被污名化。社會不應該提倡那些不符合標準的愛美女性來進行這個手術,但是如果因此忽視了這項手術的正面效果,可能會導致一些真正需要它的患者沒有及時得到幫助。”孫許龍說。

(張麗麗、笑笑、徐蘭、孫文文皆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