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慈玉鵬 北京報道

爲對沖稅期高峯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8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204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401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充分滿足金融機構需求。其中,7天逆回購中標利率1.80%;1年期MLF中標利率2.50%。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7天逆回購中標利率較此前下降10個基點,1年期MLF中標利率較此前下降15個基點。此次是央行年內第二次下調政策利率。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是央行首次操作政策利率的“非對稱式降息”超出市場預期,創造了更多政策空間,預計利率體系將整體下移,進而有助於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進一步壓降,激發實體經濟資金需求,爲國內經濟的穩固回升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首次“非對稱”降息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預計,利率體系將整體下移。當前我國已搭建出由政策利率→市場基準利率→市場利率傳導的利率體系。其中,7天期逆回購利率和1年期MLF利率作爲短期和中期政策利率共同組成了政策利率體系,二者基本同向變動,政策利率調整也代表了貨幣政策立場。從以往情況看,7天期逆回購利率和1年期MLF利率基本同向變動,但此次MLF利率降幅要大於逆回購利率,二者出現非對稱下降。

究其原因,梁斯表示,一方面,7月份金融數據顯示實體經濟資金需求轉弱,居民部門信貸出現減少,企業短期、中長期貸款均出現少增。由於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與MLF利率掛鉤,適度加大MLF利率下調幅度意味着LPR將同向調降,這有助於進一步引導信貸利率下降,激發實體經濟資金需求。另一方面,當前貨幣市場利率整體處於下行態勢,7月份銀行間質押回購加權平均利率降至1.53%,爲今年最低水平。因此,二者出現非對稱下降屬正常現象。

中郵證券分析師梁偉超表示,本次央行政策利率降息,是實質意義上央行首次操作政策利率的非對稱式降息,MLF 操作利率和 OMO(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操作利率始終保持固定 75BP 的利差,資金價格圍繞逆回購操作利率波動,已經爲市場廣泛接受,但 MLF 對NCD (同業存單)等的引導不甚有效,本次央行操作逆回購降息 10BP,而 MLF 降息 15BP,兩者之間的利差首次壓縮至 70BP。央行非對稱政策利率降息的開啓,意味着其或有意引導收益率曲線在偏短期限的走平。梁偉超強調,未來央行單獨調降或更多調降 MLF 操作利率也存在空間,因爲“市場利率曲線要比政策利率曲線更平。在當前居民等部門債務壓力偏大,付息成本需要調降的背景下,非對稱式降息無疑創造了更多政策空間。”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雖然市場對進一步降息有所期待,但8月MLF利率再度下調仍然超出主流預期。回顧MLF操作利率調整歷史,除2020年年初疫情突襲,MLF操作利率曾在2月和4月連續兩次下調外,其他調整間隔時間至少爲5個月。由此,本次時隔兩個月再度降息,且MLF利率下調幅度達到0.15個百分點(6月下調0.1個百分點),大幅超出市場普遍預期。

分析原因,王青認爲有兩大主要原因。首先,7月以來出口延續兩位數負增長,樓市低位運行,消費、投資整體上也在延續偏弱運行態勢,在此背景下,央行有必要繼續加大穩增長政策力度。此外,7月金融數據偏低,這顯示市場主體融資需求不足,因此有必要進一步降低企業和居民信貸成本,刺激信貸需求。其次,7月CPI同比降至-0.3%,儘管主要是由於豬肉、蔬菜價格波動帶來的短期現象,8月之後存在迴歸正增長的趨勢,但當前物價水平偏低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7月扣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能源價格後,最能體現根本物價水平的核心CPI同比也僅爲0.8%,且連續16個月處於1.0%以下的偏低水平,預計下半年大幅上揚的可能性很小。這就爲貨幣政策在穩增長方向適度發力提供了較大空間。

梁斯告訴記者,市場對降息已有預期,但降幅仍超出市場預期,“在利率走廊調控模式下,7天期逆回購利率長期充當着‘事實下限’,包括DR007在內的7天期貨幣市場利率品種通常會維持在7天期逆回購利率上方。一方面,8月份以來,DR007、R007等關鍵貨幣市場利率已分別降至1.8%以下和1.8%左右,貨幣市場利率中樞已率先下移,7天期逆回購下調,也是與市場利率同頻共振的體現。另一方面,7月份金融數據發佈前市場普遍認爲實體經濟資金需求或將走弱。數據發佈後,實體經濟資金走弱被證實且不及預期,市場普遍認爲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因此,央行宣佈降息也在市場預期之內,但MLF下調幅度爲2020年疫情以來最大,超出市場預期。”

提振實體經濟資金需求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告訴記者,繼6月政策利率下調10BP之後,8月7天逆回購利率、MLF利率再分別下調10BP和15BP,實現三個月內兩度降息,主要源於經濟修復的內生動力還不強、有效需求仍不足,亟須通過降息等政策加快協同發力以強化逆週期調節,提信心、穩預期、穩增長。近期公佈的宏觀數據、金融數據均弱於預期,尤其是7月社會融資口徑下的人民幣貸款僅增加364億元,同比大幅少增3892億元,創下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新低,這表明實體融資需求明顯偏弱,需要通過降息來降低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衰退、風險偏好下降的風險,全力支持實體經濟。

同時,溫彬表示,當前企業盈利狀況下滑,企業中長期貸款拐點將至,支撐力度邊際下滑,居民端信用整體收縮,政府債務付息壓力不斷加大,降成本、擴投資和促消費仍爲重要任務。爲此,央行通過降息,可以帶動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尤其是中長期信貸市場利率的下降,進而有助於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進一步下行,達到爲企業降成本和促進穩就業、助力穩投資和激發民間投資內生動能。與此同時,還可以加強財政與貨幣政策配合、增強政府債務可持續性,爲後續國內經濟的穩固回升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研報表示,此次降息是央行調整利率體系,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維持金融體系穩健,進一步切實支持實體經濟的復甦和發展。此次降息,有利於優化合理充裕的流動性環境,有利於繼續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有利於爲進一步促進居民消費、企業投資和外貿出口提供合適的貨幣環境。應該看到,經濟結構的積極調整正在路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生長正在路上,經濟各部門的內生復甦和新動能成長正在路上,供給側的科技質量正在向產業鏈頂端抬升,需求側的高房價等前期抑制因素正在得到系統性改革,金融體系合理充裕的流動性將爲經濟的轉型升級保駕護航。

梁斯表示,降息有助於提振實體經濟資金需求。“從經濟運行看,製造業供需兩端有所回落,非製造業復甦動力放緩,三大投資增速有所下滑,寬信用政策運轉存在阻滯。爲此,近期先後出臺了包括支持企業發展、提振消費等在內的多項政策措施,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等也先後提出要採取相應的政策推動經濟恢復。從數據看,7月份製造業PMI比6月提高0.3個百分點至49.3%,顯示企業信心有所恢復。”梁斯預計,在此次大幅降息帶動下,將對企業和居民信心帶來支撐,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有望穩步恢復,但仍需密切關注政策後續效果。

LPR將如何變化?溫彬表示,“在8月MLF利率再度下調帶動下,本月LPR預計將跟隨下調,1年期、5年期以上LPR或分別調降10BP、15BP。”

王青則認爲,綜合考慮三季度信貸投放力度加大、地方債發行量上升帶來的資金需求,以及提振市場信心的需要,接下來在MLF持續加量續作的同時,三季度有可能實施年內第二次全面降準。他預計降準幅度有可能是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超過5000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