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問之

作爲國民經濟的“穩定器”“壓艙石”,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長期以來發揮着引領者、破局者的作用。其中,科技型央企更是在維護國家重大事項安全、推動經濟縱深發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日,“我是股東——走進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專項投關活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中部基地(武漢)舉行。來自長飛光纖烽火通信華強科技等3家科技型上市公司的高管,圍繞“價值與投資——書寫強國建設新答卷”主題,與投資者分享了企業科技創新及發展戰略的新進展、新規劃。

新一輪國企改革強調,要發揮好國企特別是央企的引領作用,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展現新作爲。與會高管一致認爲,企業作爲創新主體,在強國建設中要有“主人翁”精神,以產學研結合、機制優化等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持續爲強國建設助力。

本次活動得到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大力支持,中基協組織不少基金公司代表與上市公司進行了互動交流。專業的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也爲助力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成果豐碩

作爲科技創新的“排頭兵”,央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攻克並掌握了衆多核心技術,爲關鍵產業領域的強鏈補鏈延鏈注入強勁動力。

“經過35年的發展,以長飛光纖爲代表的一批中國光纖光纜企業,掌握全產業鏈生產技術的同時,對生產效率、生產成本進行了大幅改進,從而助力我國實現了光纖入戶、光纖入村。”談及科技創新對強國建設的價值,長飛光纖副總裁兼董祕鄭昕說。

作爲全球最大的光預製棒和光纜供應商,長飛光纖2016年成爲光纖預製棒、光纖、光纜領域全球第一,並蟬聯至今。“我們在證券市場上的融資,基本用於公司主業及其相關多元化業務的科技創新,這種正向循環,使公司科技創新能夠快速地形成生產力。”鄭昕補充道,如今,長飛光纖能夠保證每年5%以上銷售收入投入科技創新。

再看同屬於光通信領域的烽火通信,該公司是中國光通信的發源地,所屬的中國信科集團是主業爲信息通信的唯一一家央企。“烽火一直把創新視爲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要素,始終堅定高強創新投入。”烽火通信副總裁範志文表示,過去5年,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超過200億元。

高強度的科研創新投入,讓烽火通信創新成果豐碩。“在‘三超’光傳輸領域,我們5年6次打破世界紀錄。”範志文如數家珍。當下,烽火通信的創新成果正在爲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賦能並保駕護航。如網絡強國建設方面,公司建設了380多條國家骨幹通信網絡,150多個5G承載網絡,公司設備和服務覆蓋全國。

另一家科創板“新兵”華強科技則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企業,公司業務涉及國防軍工及醫藥包裝、醫療器械。新冠疫情防控期間,華強科技緊急轉產了口罩、醫用防護服等,也是新冠疫苗蓋子、塞子主要的生產廠家之一。

華強科技總會計師朱經平說,由於行業的特點,公司很早便確立了‘自主、可控’的理念,所以公司在人才隊伍建設、裝備建設等方面一直秉持着自主創新理念。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當下,強國建設正當時,科技創新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面向未來,科技型央企在科技創新領域,又將如何書寫強國建設的新答卷?“強國有我”成爲企業給出的共同答案。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我們應該把自己視爲強國建設的主人翁。”範志文表示,企業應當將企業戰略與國家所需、產業所趨、供應鏈所急相結合。在鄭昕看來,強國戰略正是從科研創新一點一滴,在每一個行業能夠做到領先開始的。強國建設落實到每一個企業,就是要努力做到行業第一。“成爲世界第一,這是中國夢下的長飛夢。”鄭昕說。

而如何去實現這一目標,科技創新是關鍵。鄭昕表示,正是科技創新爲長飛光纖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走出去,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也是科技創新使公司能夠在整個光纖光纜領域帶領中國的相關企業一起走在世界前列。

範志文亦表示,科技創新是關鍵的出路。烽火通信將通過推動產學研用的深度融通創新,加速科技攻關解決“卡脖子”的速度。同時,優化創新機制,培育企業科技創新內生動力;培育企業的創新人才,厚植企業的創新文化,在激勵中調動研發、科技人才的創新動力和活力。

這與華強科技的做法不謀而合。據朱經平介紹,在激勵措施方面,公司在上市前已經完成了科技人員的股權激勵,上市後會更進一步利用好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措施來激活科技人員的創新性。

“‘強軍報國,強企富民’,華強科技將圍繞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和產業鏈鏈長建設來進行企業經營。”朱經平表示,即通過打造產業鏈的鏈長、鏈主,加強原創技術研發投入,數字化建設等,提升全球競爭力。

此外,“國際化”正成爲央企上市公司未來戰略佈局重點。範志文表示,烽火通信將堅持國際化戰略不動搖,保持海外業務穩健發展。鄭昕表示,長飛光纖將在國際化方向上堅定不移走下去。目前公司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了多個工廠,未來有望成爲公司發展的第二增長曲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