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49亿元,同比-0.79%;实现归母净利润13.68亿元,同比+6.5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27.35%;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36亿元,同比-2.11%,较一季度环比+5.21%;实现归母净利润7.51亿元,同比+7.37%,较一季度环比+21.7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41亿元,同比+29.34%,较一季度环比+27.32%。

主业优势不断强化,公司经营持续向好:报告期,受益于境外市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景气度,公司利润实现稳健增长,新签订单增长明显:1)新签合同额/未完合同额分别同比+68%/+20%;2)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18.35%/7.16%,分别同比+2.44pct/+1.07pct;3)工程技术服务/生产运营管理/装备制造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5.43/46.41/35.73亿元,其中工程技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毛利率分别同比+4.51pct/+0.85pct。

公司加速智能化及多元化转型,境内外积极变化涌现:上半年公司境内/境外新签订单分别同比+11%/+205%,报告期国内水泥市场较为低迷,而国际市场据Onfield统计,水泥产需量基本保持稳定,大多数地区水泥价格持续上涨。境外角度来看: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带来新增量。2)欧洲市场,受脱碳政策影响,存量老线具备较大技改空间(20年以上生产线占比约2/5)。3)非洲、中东、越南、印尼、缅甸等区域新建线较多,但技术力量薄弱,存在较大运维需求。境内角度来看:1)水泥产线广泛改造或逐步提上日程,近期生态环境部编制了《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推动现有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25年底前,重点区域50%左右的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28年底前,重点区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左右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国内水泥技改市场或将带来较大增量。2)智能工厂转型加速,南京凯盛正式更名为

,上半年完成8个水泥智能工厂项目。3)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所属中材矿山累计建成107座绿色矿山,于17个项目中落地应用132辆新能源矿车。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目前境外水泥市场处于高景气,境内水泥市场市场则仍处于广泛技改变革前夜,我们认为,在两大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中,中材国际属地化/智能化/全产业链布局,将实现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与促进作用,实现长期稳健增长,维持23-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9.3、34.2、37.8亿元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境内产线改造不及预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