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曾要求2018年底前形成的暫付款項原則上應在2023年底前消化完畢。目前地方審計發現,一些地方財政暫付款規模大,清理難,且存在出借企業、超預算支出等違規情形,存在財政運行和資金安全風險,需加快清理。

事關財政風險的財政暫付款問題受到審計部門關注,而各地今年加快清理力度,財政部門加快催還借款,推動存量暫付款清零,並嚴控增量,防控財政運行風險。

第一財經整理發現,最近部分省份披露2022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下稱“審計報告”),揭開當前部分地方財政暫付款存量難清理,增量難控制,使得財政暫付款規模較大,佔財政支出比重超出國家設定5%紅線,並存在違規出借企業,無預算或超預算支出等違規情形。

比如,甘肅審計報告稱,35個市縣財政暫付款形勢嚴峻,累計餘額佔同級財政支出比重超過10%。河北審計報告稱,截至2022年底,13個市本級暫付款餘額共計415億元。暫付款項擠佔其他有專項用途的資金和正常的庫款,形成“預算有指標,國庫無現金”,加劇財政流動性風險。

財政暫付款,主要是指各級財政部門借出、暫付所屬預算單位或其他單位臨時急需的款項,屬於非預算安排支出。按規定不得長期掛賬,應及時清理結算。2018年財政部發文,要求2018年底前形成的暫付款項原則上應在2023年底前消化完畢。

爲了防範財政風險,並落實今年底前清理完2018年底前形成的暫付款要求,不少省份要求今年全面清理消化財政暫付款。比如武漢市財政局今年在媒體上公開催債。

多位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財政暫付款屬於非預算安排支出,從規範預算管理來說應該嚴控,防止一些地方暫付款存量和增量規模過大,從而產生財政資金支付風險和財政安全風險。因此需要嚴控增量,積極穩妥化解存量,防範潛在財政風險。

財政暫付款規模大、難消化

由於經濟增長放緩,地方財政收入緊張,而財政支出壓力較大,一些地方爲了繞開預算管理,通過財政暫付款作爲支出途徑,使得一些地方財政暫付款規模較大,且存量難消化而增量難控制,並出現使用不規範等問題。

內蒙古審計報告在重點審計4個市財政收支管理情況時,發現4個市2021年底暫付款餘額達470.55億元。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消化存量進度較慢,2個市本級及8個旗縣(區)未完成消化進度任務。二是控制新增力度不夠,3個旗區超過規定5%的比例,新增財政暫付款12.12億元。三是對企業借款問題仍有發生,1個市本級及3個旗區違規向企業出借資金45.85億元。

河北審計報告指出,財政暫付性款項未有效控制,加大財政運行風險。2022年四季度對財政暫付款項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將暫付款作爲解決新增支出需求的途徑,削弱了預算嚴肅性和權威性,10市超財力支出掛賬220.37億元;4市違規向企業出借資金10.68億元;4市暫付款累計餘額超過警戒線;10市新增暫付款超過規定比例。

湖北審計報告披露,重點審計了20個市縣至2022年底暫付款餘額達260.55億元,比上年增加13.86億元,有的用於無預算、超預算支出。財政暫付款待清理。

廣東審計報告指出,1個市和1個縣財政暫付性款項未按規定及時消化清理,涉及金額13.07億元。

今年審計署也指出,地方財政暫付款亟待清理的問題。這包括一些地方存在暫付款餘額增加,違規向企業出借資金。12個地區地方不得不從上級超預算額度調撥庫款、由銀行墊款或對外借款280.72億元來維持基本運轉。

財政部此前明確,財政借款一般僅限於臨時性資金週轉或應對社會影響較大的突發事件的臨時急需墊款,只能借給本級一級預算單位,且不能借給或轉借給企業,借款期限不超過一年。

因此財政對企業借款,屬於違規行爲。而由於借款期限限定不超過一年,因此各地應該當年及時清理往年財政暫存款。

近些年不少地方加大清理暫存款力度,部分地方存量財政暫付款明顯下降。不過也有些地方出現上述存量財政暫付款清理難,且新增難以控制。

多位專家對第一財經分析,一些地方財政困難,爲了逃避嚴格的預算管理,通過“以借代支”來新增支出,滿足相關支出需求。而財政暫付款規模過大,降低了基層財政真實支付能力,某種程度上構成了隱性債務,加劇財政流動性風險,影響財政正常運行,而一些暫付款管理不嚴還存在無法收回,資金安全存在風險。

財政催債力度加大

今年中央發文加大財會監督力度,其中就包括清理財政暫付款。而爲了防範風險,以及完成今年底清理完2018年以前財政暫付款任務,各省近年也紛紛加大清理財政暫付款力度,而主要思路是全面梳理財政暫付款,積極穩妥分類消化存量,並嚴格控制增量。

遼寧近日公開的2022年財政決算報告和2023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稱,近年上半年持續推進清理消化暫付款。下半年要全面清理消化暫付款,有效化解財政支付風險。要努力實現減存控增目標,提高財政庫款保障能力。

廣西近日公開的財政決算報告稱,建立暫付款分類管理機制,穩妥消化存量,嚴格控制增量,推動基層暫付款保持合理規模,逐步回補被擠佔的庫款,保障預算內支出需要,81個地區暫付款餘額較上年末下降、8個地區實現餘額清零。

廣西稱,下一步健全市縣預算備案審查制度,指導督促市縣編準編實收支預算並嚴格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執行預算,堅決防止新增暫付款。建立健全財政管理考覈與激勵機制,引導市縣穩妥化解存量暫付款。重慶近日也明確,嚴管新增財政暫付款。

從不少地方公開的存量財政暫付款分類清理思路來看,對確已無法收回的壞賬、死賬,按照規定程序報經同級政府審批同意後,屬於財政支出範圍的,通過補列預算或衝減當年預算指標方式進行覈銷。對預算單位的財政借款,督促提醒各單位及時歸還,未歸還的通過財政撥款抵扣歸還。

而對其他企業的財政借款,由財政部門歸口業務股室覈實欠款企業的償債能力,下達催繳函,做好相應催收記錄。對未能按時歸還的,通過司法手段追償。

這也使得今年部分地方財政催債力度加大。比如武漢市財政局今年發佈債務催收公告,要求259家企業及單位償還2018年末尚未償還的欠款。

一位負責暫付款清理的地方財政人士告訴第一財經,當地財政暫付款清理工作比較麻煩,難以消化。有些歷史借款很難追回,事實上已經是壞賬,最終在履行必要的追繳程序後,如果仍收不回,只能覈銷。比如一些地方公開催債的部分企業單位實際上已經破產註銷,很難再追回借款。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