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佈2023年上半年財報,營業收入同比上漲6.07%至15.36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上漲74.27%至1.57億元。由於2022年受到疫情影響,多家本土服裝企業業績承壓,因此2023年也在低基數對比下錄得較高財報數據增幅。

除了同名主品牌七匹狼七匹狼集團旗下另一品牌Karl Lagerfeld的營業收入也錄得增長,在2023年上半年上漲36.71%至1.7億元,淨利潤則扭虧爲盈錄得1500萬元。

2017年,七匹狼集團宣佈收購Karl Lagerfeld大中華區業務。交易分兩步進行,七匹狼集團首先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出資2.4億元人民幣的等值美元收購Karl Lagerfeld原大中華區公司股權,隨後又在2021年向合併後新成立的上海公司注資8010萬元,正式完成收購。

在進行股權轉讓交易的這三年時間裏,七匹狼集團已經開始負責運營Karl Lagerfeld在中國境內的大部分業務。

按照七匹狼集團內部定位,Karl Lagerfeld屬於輕奢品牌陣營,目標客戶羣是都市精英人士,產品售價在2599元至15990元之間,門店也多在一線和二線城市開設。作爲對比,七匹狼品牌的產品定價區間爲499元至1599元。

根據Karl Lagerfeld官方微信小程序,目前品牌在中國內地和澳門開設有超過40家門店。除了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Karl Lagerfeld還深入諸如晉中、十堰和徐州等二線和三線城市開店。

七匹狼集團在下沉市場有更多經驗和更寬廣的銷售渠道,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並幫助Karl Lagerfeld在其中進行擴張。從整個輕奢行業來看,向下沉市場擴張已經是趨勢。此前Coach曾表示在2023年將深入三線及四線城市。

相較於其它輕奢同行,Karl Lagerfeld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算突出。

在2017年七匹狼集團宣佈收購其大中華區業務後,Karl Lagerfeld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直到2021年才扭虧爲盈,但2022年疫情衝擊又使其業績受到影響。而在過去5年時間裏,Karl Lagerfeld累計虧損超過1億元。

七匹狼集團收購Karl Lagerfeld大中華區業務是在中國公司集團出手海外時裝品牌的背景下進行,當時山東如意收購SMCP和復星收購Lanvin,許多本土品牌將其視爲標杆並在隨後跟上。拉夏貝爾拿下了法國女裝品牌Naf Naf,而森馬則收購了法國童裝品牌Kidiliz。

如今大部分本土服裝品牌和收購而來的海外品牌分道揚鑣,但七匹狼集團還在繼續推進Karl Lagerfeld在中國市場擴張,可見對該品牌的重視。在主品牌產品和形象老化的情況下,藉助海外品牌經驗是推動轉型的一種方式。

更何況,宣佈收購之初,Karl Lagerfeld本人仍是CHANEL和Fendi兩個奢侈品牌的設計師,其中CHANEL又以每個季度舉辦規模宏大的時裝秀著稱。僅憑這一點,Karl Lagerfeld品牌就能持續獲得關注度。

此前七匹狼集團在進行投資時也表示,Karl Lagerfeld是時尚行業最強的IP之一,將進一步拓展授權領域的業務,加大跨界合作力度。但在2019年Karl Lagerfeld離世後,事情卻陷入到了頗爲尷尬的處境。

即使是Karl Lagerfeld本人,其在世時就對品牌運營的參與度就不大,年齡的增長是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Karl Lagerfeld本人在2005年就已經將品牌的多數股份賣給香港曹其鋒家族,此後只負責品牌的整體創意管理和控制。

Karl Lagerfeld品牌至今在公衆視野內獲得的關注度依然多來自範圍廣大的聯名和授權商品。而Karl Lagerfeld本人的影響力,也在他離世後逐漸減弱。依靠授權和聯名對品牌銷售增長的驅動力始終有限,但Karl Lagerfeld這個品牌至今沒有形成鮮明的風格。

整體而言,Karl Lagerfeld是一個沒有風格包袱,但卻受限於創始人影響力的品牌。好處在於,七匹狼集團可以較爲輕鬆地對品牌運營方向和設計風格進行轉變。侷限卻也在於,要將這些轉變和Karl Lagerfeld本人連接並形成影響力,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