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風財訊

來源: 風財訊

鳳凰網風財訊報道 8月31日,中南建設(000961.SZ)召開2023年度中期業績交流會。董事長陳錦石、董事兼總經理陳昱含、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辛琦以及董事會祕書梁潔出席會議。

報告期內,中南建設實現營業收入228.1億元,同比下降5.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8億元,同比減虧50.6%。在本輪調整中,以房地產和建築爲主業的中南建設,受到的影響仍在持續。

“儘管中南建設已經在全力清欠和優化業務結構,但建築業務受上游行業的負面影響太大,很難快速扭虧。”陳昱含坦言,中南建設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在等待黎明。

不過,中南建設管理層也十分明白,等待充滿了不確定性,活下去的關鍵仍是要自救。

解決存量問題,穩定經營底盤,中南建設管理層的這些動作,正向反饋在了經營數據的細微之處——

上半年,中南建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已連續六年保持正值,期末在手貨幣資金109.1億元;有息負債較2022年末減少了13.3億元,與總資產比值繼續在行業保持最低水平;短期債務比年初減少15億元;房地產業務結算收入201.0億元,同比增加2.8%,實現了4.5萬套的交付量;綜合毛利率逆勢同比提升1.52個百分點……安全空間正在擴容,黎明中的曙光似乎已然出現。

“下半年,中南建設將圍繞保交付、推進定增和企業債券發行事宜、扭虧爲盈等三方面展開工作。”陳昱含透露,在確保經營安全的情況下,中南建設也將藉助外部力量融資,爲未來發展留出更多空間。

保交付責無旁貸,擴融資以謀生機

爲留出發展空間、扭虧爲盈,做好保交樓是企業的首要任務,也正在成爲企業“活下去”的主動選擇。

在陳昱含看來,保交付不僅關乎企業自身信用和經營可持續性,更牽扯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和諧。

“中南建設責無旁貸,一定會壓實自身主體責任,把交付作爲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務來抓,把交付作爲資金使用中的第一順位。”

責無旁貸,這是中南建設保交付的態度。然而,真正要實現有質量的保交付,資金是必須要解決的第一道坎。

上半年,中南建設新增融資約11億元,其中政策性專項借款22筆,融資展期完成31筆。2023年初中南建設曾披露2023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28億元,用於“保交樓”等。

“目前該方案已在深交所第二輪問詢中。”梁潔表示,公司將按照國家政策精神,積極與金融機構協商,希望能達成更合理的支付條件。

融資渠道的擴充,讓中南在交樓上能夠保持着自己的經營節奏。上半年,房地產業務上,中南建設在近40座城市累計交付80個批次,4.5萬套房屋,多個項目交付滿意度達100分,其中杭州建德江上雲起院項目更是提前了6個月交付,交付規模在全行業排名13位(中指院數據);建築業務上,中南建設更是履約交付了17個項目。

建築承壓難避免,調結構勢在必行

“公司將在相關政府的支持下加大清欠力度,同時根據業務現狀,大幅削減管理成本和費用,把虧損壓力降到最低。”

實際上,在將218頁的財務報告拆分後不難發現,中南建設的房地產業務上半年已然止跌回升,業績真正的虧損壓力來自於傳統的建築條線。

數據上更爲直觀。報告期內,中南建設的建築業務新承接項目合同總金額21.1億元,同比減少16.9%,實現營業收入33.2億元,同比減少20.3%。

“這一方面歸咎於非良性循環導致建築業務收入確認不正常,另一方面是應收款項難以正常回收,以致上半年中南建設僅建築業務就增加計提減值準備高達4.3億。”在這輪地產調整中,上游的業務如果沒有好轉的話,作爲下游的建築業務確實很難獨善其身。這是客觀存在且難以規避的風險。

但在上半年,江蘇鐵路集團大數據中心項目提前完成封頂、重慶市郊鐵路璧銅線首個車站順利封頂、全線橋樑工程完成85.5%,中南建設負責的重大基建工程幾乎都在全面提速。

作爲一家起家江蘇南通的老牌房企,建築始終是中南建設褪不掉的底色,也是中南建設的立家根本之一。據其管理層表述,未來中南建設會進一步優化建築業務的佈局,調整建築業務結構。

客觀上,房地產正在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過渡,無論是行業上下游亦或是房企,都難免經歷調整的陣痛。但正如陳錦石在會上所言,“近期政策環境積極變化,讓大家進一步樹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配套政策落地,希望儘快落實有關文件精神,完善對行業市場主體的支持政策。”

黎明前的黑暗正在過去,行業已然開始復甦回暖,始終看好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積極自救的中南建設,在未來又將有何表現,值得期待。

(鳳凰網陳文莉/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