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複雜經濟形勢下,商業銀行淨息差逼近歷史低值。作爲最年輕的國有大行,郵儲銀行憑藉自身差異化競爭優勢,頂住了息差下行壓力,在絕對值和變化幅度上保持了大行領先地位。

“從全社會來看,信貸資源配置效率更重要的體現,在於向那些真正需要貸款,而又不易得的企業和個人發放貸款。”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在該行8月31日召開的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

半年報顯示,郵儲銀行上半年維持住了盈利雙增:營業收入達1769.8億元,歸母淨利潤495.64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3%和5.2%。總資產站上了15萬億元的新臺階,上半年增量突破1萬億。資產質量優異,不良貸款率僅0.81%,環比下降0.03個百分點。

劉建軍表示,下一步,將“三農”金融、小微金融、主動授信、財富管理、金融市場“五大差異化增長極”打造成爲“逆週期”發展的關鍵。

零售優勢下,息差、中收“雙輪驅動”

“今年上半年,銀行業整體面臨經營壓力挑戰,這種情況下郵儲銀行保持了戰略定力,交出了一份有韌性、有後勁的答卷。”郵儲銀行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如此總結道。

經營穩健的背後,離不開該行自零售轉型以來奠定的息差管理和財富管理兩大基礎,對應的即是息差和中間業務收入的“雙輪驅動”。

拆分收入結構來看,淨利息收入回暖是郵儲銀行支撐營收水平保持穩定的重要因素。上半年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2.33%,這主要來源於該行信貸投放“靠前發力”以及對成本端的精細化把控。

對於關鍵指標之一的淨息差,該行6月末爲2.08%,儘管同比下降19bp,但較一季度末僅下降1bp,環比顯著企穩。從全行業來看,今年6月末商業銀行淨息差僅1.74%,爲歷史最低值。由此可見,郵儲銀行息差水平在可比同業中保持住了領先優勢。

劉建軍表示,今年上半年該行貸款增長了6100億元,同比多增753億元,完成了全年目標的七成以上。從負債端來看,該行今年上半年的“控成本”取得良好效果:存款付息率1.54%,在較低成本基礎上仍同比下降9BP,在國有大行中下降幅度最大。

“我們堅持走差異化的經營策略,堅持推動特色業務,同時也積極通過結構優化、能力提升等多項舉措來鞏固息差的優勢。”劉建軍還表示,作爲該行重要的管理目標,該行希望通過息差管理,把優質的信貸資源投放給那些真正需要的主體。

另一大營收增量來源於該行的中間業務收入。表面上看,該行上半年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僅同比增長1.81%,實際上,若剔除去年同期理財淨值型產品轉型一次性計入導致的高基數因素後,該項指標增幅高達24.17%。拉長週期來看,郵儲銀行已連續5年保持中收的兩位數增長。這也充分顯示出,該行財富管理轉型背後的高質量業務表現。

“我們堅持以AUM爲綱,推進郵儲銀行向財富管理銀行轉型。”郵儲銀行副行長徐學明表示,一方面該行上半年財富管理手續費淨收入增長超30%,另一方面,該行公司業務中收快速提升,持續推行“商行+投行”的模式,公司結算、投行和交易銀行等公司中收增速超過70%。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郵儲銀行上半年報告中差異化經營優勢初見成效,體現爲公司貸款增速較快、負債結構優化、息差降幅明顯小於同業、手續費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剔除特殊一次性因素)、資產質量保持優異水平。

打造“五大差異化增長極”

在“逆週期”環境下的激烈同業競爭中,差異化是核心競爭力。

今年年初,郵儲銀行首次提出要圍繞“五大差異化增長極”打造差異化發展特色,也就是圍繞“三農”金融、小微金融、主動授信、財富管理、金融市場五個方面構築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這是基於郵儲銀行自身稟賦、市場機會、客戶需要、戰略願景和創新能力所提出來的,目前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也堅定了我們將之作爲構築特色業務優勢的信心。”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在業績會上表示。

具體來看,在“三農”金融領域,該行涉農貸款餘額突破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330億元,餘額佔客戶貸款總額的比例約1/4,佔比居國有大行前列;個人小額貸款餘額1.3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867億元,兩項指標的增量均創歷年同期新高。

劉建軍表示,接下來該行將對傳統“三農”金融模式進行全面升級,將之打造成爲該行最爲突出的差異化優勢。具體包括:“線上+線下”升級、數字化轉型、信用村建設、大數據精準畫像等措施。

小微金融領域做深做透、做出特色。該行依託小微金融數字化體系,實現普惠小微貸款增量創歷史新高,較上年末增加1703億元至1.35萬億。服務專精特新及科創企業6.14萬戶,同比增長超過30%,專精特新及科創貸款餘額同比增長超過40%。

在做大主動授信方面,該行以新的信貸模式爲海量客戶提供簡潔信貸服務。據郵儲銀行零售業務總監梁世棟介紹,從大邏輯上,主動授信是用大數據來挖掘6億多的客戶存量,形成客戶畫像後,挑出有信貸需求、資質較好的客戶,進行遠程觸達、秒批秒貸、集中貸後,而且客戶體驗也比較好。“我們從去年9月份開始做,原來計劃今年突破千億元,但在大家的努力下,上半年就突破了。”梁世棟表示。數據顯示,該行6月末主動授信名單庫規模已突破1.2億人。

財富管理方面,起步較晚的郵儲銀行近年來的追趕速度在業內有目共睹。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該行個人客戶資產(AUM)14.5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325億元;個人客戶達6.56億戶,資產在10萬元以上的VIP客戶達5051萬戶。劉建軍介紹,該行出臺了《財富管理三年行動方案》,重點在隊伍、渠道和組織優化上來實現突破,包括理財經理輪訓、線上線下結合,優化財富立體經營服務網絡。

金融市場方面,該行從做優同業生態的方向發力。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該行“郵你同贏”同業生態平臺註冊機構超2100家,已覆蓋85%的線下生態圈客戶;近800家同業機構在平臺開展業務交易,累計交易規模近萬億元。

中信建投證券近日發佈的研報認爲,展望未來,在五大差異化增長極不斷深化下,優異的息差表現和高水平的中收業務“雙輪驅動”將爲營收提供向上彈性。

人才隊伍年輕化進程加快

事實上,銀行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建立,離不開人才這一“核心資產”。

“我們一直以來把人才視爲組織最重要的核心資產,圍繞全行發展戰略和中心工作對人力資源進行排兵佈陣,人才配置從數量增長轉向了人均效能提升。”劉建軍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

據其介紹,該行資源配置、組織架構等方面對重點人才隊伍進行傾斜。IT人員規模連續翻番,總行IT隊伍從2016年的387人增長到目前的4400多人,對業務支撐和助推作用日益明顯和重要,全行科技隊伍已經超過6500人。

值得一提的是該行人才隊伍的年輕化趨勢。據劉建軍透露,該行幹部隊伍年輕化、專業化進程非常快,通過校招、社招引進很多高素質員工,全行年齡結構、學歷結構都發生很大變化。數據顯示,該行40歲及以下員工佔比接近70%,全行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達到84%,總行本部碩士及以上人員佔比85%,總行的平均年齡34.6歲。

他還表示,該行對於引進的高校畢業生,有導師、有源頭培養和跟蹤培養機制。對符合條件的年輕幹部,花大力氣放到“儲備營”去精準賦能。同時還啓動了人才訓練營,通過模型、測評甄選出具有潛力的幹部,納入訓練營進行系統性訓練,成長爲未來重要管理骨幹。

“同時我們還及時提拔使用年輕幹部。近3年總行黨委提任的領導人員中有將近一半是年輕幹部,今年新提任的總行處級正職管理人員平均年齡37.7歲。”劉建軍表示。

體制機制方面,該行還通過二級分行機構改革,對部門精簡和人員優化,將分行機關釋放出來的3600人充實到生產一線,將二級分行打造成營銷服務、開拓市場的主陣地。

郵儲銀行在半年報表示,該行推動人員配置進一步向業務傾斜、向基層傾斜,加速“啞鈴型”組織結構變革。持續優化分支機構佈局,動態調整各級行內設機構設置,爲業務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