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苗艺伟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主论坛“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发表了《数字化驱动的央行货币与钱包变革》的主题演讲分享了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最新进展。

数字人民币将保障储户提现权

数字时代的大潮下,中国电子支付行业持续在全社会普及发展,然而,伴随着“现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例逐步下滑,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

穆长春表示,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商业支付工具逐渐替代物理现金,未来,商业电子支付工具可能全面满足数字经济社会的需求并完全替代现钞。当储户对某个银行的服务不满意或者出现信心问题时,有两个选择:可以把存款转存到其他银行,也可以提取为现钞

他表示,但如果没有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那么储户在无现金社会就失去了提现的权利。因此,我们需要在数字经济时代继续向储户提供提现的选择,也就是提取数字形态的央行货币的选择。

推进与现有支付工具条码互认

在主题演讲中,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是利用最新的网络和移动支付技术,通过组织形式和业务模式的再造,实现对货币发行和支付体系的一次大的升级,既有现钞的物权特征和匿名功能,又具备电子支付工具的便携易用和可追溯性,是适用于数字经济时代的通用型支付工具。

他指出,在零售场景下,未来承载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工具必然面临着升级。目前,微信支付、支付宝、商业银行的掌上银行APP等,只是一种数字形态下央行法定货币的承载工具。我国完成对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升级后,全社会的支付工具也相应地要升级为新的货币因此,短期内,可以先从技术上统一二维码标准,实现条码互认;长期条件下我国将稳步实现各类支付工具的升级。

穆长春表示,双方均为金融机构之间的支付交易也被叫做批发支付,同样,批发支付场景所使用的支付工具同样也要进行升级,但也要避免现有支付系统和资源的浪费,不需要全部用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替代,例如,可以通过实现数字人民币与原有电子支付工具和商业银行全面互通,进行无缝衔接。另外,对于原先电子支付工具没有覆盖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可以利用数字人民币用智能合约来实现券款对付(DVP)和付款交割(PVP),提高批发支付效率。

数字人民币聚合码试点悄然落地

作为技术上实现与现有支付工具条码互认的一种渠道,一款包含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的聚合支付码,引发了业内不小的关注。

近日,界面新闻记者从无锡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处了解到,今年8月末,兴业银行无锡分行在当地的朝阳农贸市场内推广了一款数字人民币聚合支付码。据悉,该二维码支持消费者一码多渠道支付”,即消费者可打开数字人民币、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APP进行扫码支付

兴业银行推出的数字人民币聚合支付二维码

值得关注的是,该聚合支付码左上角采用红色码块,体现了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二维码与普通收款码的差异,醒目的“红码块”让消费者一眼找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

业内人士表示,数字人民币聚合码的落地探索对多方有利,对于商户来说,一个聚合码代替多个收款码牌,可让台面显得更有序,也更方便管理,此外,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由于其无需服务费,可降低成本支出,减轻商户负担;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数字人民币让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又多了一个选择,降低公众使用数字人民币的门槛,加速了数字人民币的教育与普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