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公司营收约142.79 亿元,同比下降约16%;毛利润约21.30 亿元,同比下降约40%,毛利率约为14.9%,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9pct;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约68%至约4.37 亿元。

车载业务增长亮眼,夯实行业领先优势:上半年公司车载相关产品营收约24.71 亿元,同比增长约43%。车载镜头方面,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可应用于L4 自动驾驶的17M 像素前视和环视全套车载镜头的研发并获得知名自动驾驶厂商认可;3M、8M像素超小型侧视车载镜头和5M像素超小型乘客监控系统亦完成研发;23H1 公司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约25%至约47.08 百万件,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且保持增长态势。车载模组方面,公司环境感知、外摄显像、显像感知及座舱监测四类车载模组产品线布局日益完善,3M 像素电子后视镜显像感知车载模组、8M/3M/1.7M像素环境感知车载模组、 8M/5M/2M像素座舱监测车载模组及采用COB 技术的8M像素环境感知车载模组均实现量产。

手机业务保持世界第一,积极投入产品研发:受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及智能手机摄像头降规降配的持续影响,上半年公司手机相关产品营收约96.89 亿元,同比下降约24%,手机镜头和手机摄像模组的毛利率均同比有所下降。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下降约21%至约5.13 亿件,手机摄像模组出货量同比下降约12%至约2.55 亿件,但仍处于世界第一地位。上半年,公司积极推动手机业务新产品的研发和量产进程,完成业内首款新型折叠光路长焦手机镜头及多款玻塑混合大像面可变光圈主摄手机镜头的研发,全镜片超低反镀膜镜头、多款适用于旗舰折叠屏手机的超薄超小头部镜头、多款一英寸玻塑混合镜头等手机镜头产品实现量产。在手机摄像模组方面,两亿像素潜望式模组研发完成,自研马达OIS 模组已实现量产。

我们预测公司23-25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3、2.62、3.01 元(原23-25 年预测为3.04、3.67、4.39 元,主要调整了光电产品营收、毛利率和费用率等),根据可比公司24 年平均26 倍PE 估值,给予74.37 港元目标价(人民币港币汇率采用1:

1.09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载业务不及预期风险、智能手机市场复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