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財說

酒鬼酒的2023年半年報,真的算不上好看。

命運多舛,諸事不順

2023年上半年,酒鬼酒實現營業收入15.41億元,同比下降39.24%;實現歸母淨利潤4.22億元,同比下降41.23%。

結合21家已上市白酒公司2023半年報來統計,若從營收漲幅來看,酒鬼酒表現最差,排在倒數第一。若從淨利潤增速來看,酒鬼酒也是在倒數第三的位置。

其實,在酒鬼酒最初發展的那幾年,有實力穩居第一梯隊,甚至鋒芒一度蓋過貴州茅臺瀘州老窖

酒鬼酒的前身是湘西第一家作坊吉首酒廠,誕生於上個世紀中期。1985年,吉首酒廠更名爲湘西湘泉釀酒總廠,並創立“酒鬼酒”品牌。

1997年,酒鬼酒成功在A股上市,成爲最早一批上市的白酒企業。次年,酒鬼酒的淨利潤就躍至行業第二的位置,僅次於五糧液,同時零售價也超過了茅臺酒和瀘州老窖。

好景不長,2000年末,掌管酒鬼酒二十多年的王錫炳辭職。此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裏,酒鬼酒多次易主,大股東換了一個又一個,從湘泉集團到成功集團、華孚集團,以及如今的中糧集團。

據相關統計,上市至今,酒鬼酒至少經歷10任董事長、7任總經理,離任高管多達80位。

那段時間的酒鬼酒,可以用“諸事不順、流年不利”來形容。在一次次易主後,每當以爲業績即將向好時,酒鬼酒會陷入塑化劑風波、甜蜜素事件,以及“三公消費禁令”等原因而頻頻受擾,公司業績起起伏伏,更曾有過3次“披星戴月”的經歷。

直到2015年,酒鬼酒彼時的控股公司華平集團併入中糧集團,酒鬼酒成功抱上中糧集團的“大腿”,成爲唯一由央企控股的白酒上市公司。經營管理問題終於被解決,酒鬼酒也因此開始連續8年營收正向增長的發展期。尤其是近兩年,酒鬼酒的營收額由2020年的18.26億元增至2022年的40.5億元,複合增長率達48.93%。

2022年6月,中糧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兼酒鬼酒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浩在2021年股東大會上稱,儘管酒鬼酒在中糧版圖裏佔比確實太小了,但中糧不嫌酒鬼酒小。

“按照我們既定的策略下去,未來100億(銷售收入)絕不是夢”。

不免疑問,從第一梯隊到頻頻帶星,雖受中糧背書而逆風翻盤,如今卻又成爲“倒數第一”,酒鬼酒到底在搞什麼名堂?

不要增長,要穩價?

在2023年半年報中,酒鬼酒在上半年主要工作中提到了一個詞“費用改革”。以酒鬼酒的描述,公司要“以渠道費用換銷量向以動銷驅動業務增長的長期健康發展方式轉變,並推動BC端聯動營銷模式的調整落地”。

什麼意思?根據2023年3月酒鬼酒新動作,旗下熱銷產品“紅壇(20)”調減10元/瓶的市場維護金,將減少的金額用於補充消費者掃碼活動和麪向終端的返利,使得開瓶掃碼時,消費者和終端都得到了更多的優惠。

這一個動作,主要是在整個白酒行業都身陷“去庫存,促動銷”的背景下,酒鬼酒爲了刺激終端銷售,通過開瓶和掃碼活動,進一步促進渠道消化庫存所做的調整。

而酒鬼酒的“改革”似乎早已開始。

以核心產品“內參系列”白酒爲例,早在2022年,酒鬼酒就連續發佈了《關於加強52度內參酒市場秩序的通知》、《關於明確52度500ml內參酒2023年度銷售總量的通知》兩個重磅文件,強調重塑市場秩序,提出將通過“配額”的方式控制內參酒銷量。

有關業內人士表示,酒鬼酒下決心嚴查內參酒竄貨問題,爲了把價格體系管控起來,下一步會出臺更嚴的價格管控措施,甚至會拿個別違規經銷商作爲典型“開刀”。

可以看出,對於如今的酒鬼酒來說,比起高速增長,控盤穩價似乎成了公司的主要目標。

不過,有分析認爲,酒鬼酒這種“爲了刺激終端銷售”而採取的種種促銷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分掉了經銷商的部分“蛋糕”,這也導致經銷商的熱情有所減退。

實際上,經銷商打款意願也確實在下降,通過“合同負債”便可以看出一二,截至2023年上半年,酒鬼酒合同負債賬面價值爲4.48億元,較2022年同期5.56億元減少了19.42%。

酒鬼酒公司副總經理王哲在7月的中酒展上曾無奈表示:“核心關鍵點就是對產品的滿意度下滑了,那麼產品滿意度下滑的核心是什麼?實際上就是價格,價格出現了大問題,價格出現問題,導致經銷商沒有利潤,經銷商對未來沒有信心。”

酒鬼酒方面表示,後續將通過專項補強動銷資源,從上半年去渠道庫存、保基礎回款和存量市場轉向到全面提升市場動銷,加快市場回款。不過根據財報來看,2023年上半年,酒鬼酒庫存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7.27%至14.19億元。

從產品銷售情況來看,內參系列、酒鬼系列、湘泉系列在2023年半年報中分別爲450噸、3019噸、597噸,而在2022年半年報中,這組數據分別爲610噸、4242噸、126噸,下滑明顯。

最主要的是,在2023年上半年酒鬼酒的主動降速,似乎使它開始失去主戰場。

要知道,相較於頭部白酒企業,酒鬼酒更多仍爲區域性代表酒企,源於湖南的酒鬼酒主戰場正是華中地區。但在2023年上半年,在全體經銷商數量增長的情況下,大本營華中地區經銷商數量卻減少了50家。

對此在投資者問答中,有投資者吐槽,酒鬼酒作爲唯一一個擁有央企做背書的酒企,這樣的成績需要深思,奉勸酒鬼酒不要固守己見:“把消費做到實處,動銷不能光靠掃碼得紅包”、“不能光口號雙百億假大空”。

酒鬼酒營收100億是不是夢不知道,但2023年上半年倒退的業績似乎讓這個“未來”又遠了一點。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