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2023年上半年,隨着宏觀經濟的穩步復甦,證券行業整體業績穩步提升。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A股50家上市券商(按申萬證券行業劃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743.97億元,同比增長7.17%;歸母淨利潤868.18億元,同比增長13.93%。其中,36家實現營業收入正增長,14家營業收入下滑,佔比分別爲72%、28%;41家實現歸母淨利潤正增長,9家歸母淨利潤下降,佔比分別爲82%、18%。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以營業收入規模進行排名,上半年收入前十的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647.3億元、歸母淨利潤532.58億元,占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總額的60%、61.3%。

受權益市場回暖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數影響,上市券商自營業務收入普遍提升,成爲業績回升的主要貢獻點。2023年上半年,上市券商自營業務實現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合計910.99億元,同比增長76.14%,上半年收入已超過2022年全年水平。

不過,受IPO發行規模下降影響,上市券商上半年實現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238.78億元,同比減少8.73%。

50家券商中36家營收增長

2023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的經濟政策,維護市場穩定,促進經濟發展。

由於證券行業表現與宏觀經濟環境密切相關,與上年同期相比,2023年以來,證券行業經營業績整體明顯改善。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A股50家上市券商(按申萬證券行業劃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743.97億元,同比增長7.17%;歸母淨利潤868.18億元,同比增長13.93%。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上半年,多家中小型券商實現業績快速反彈,頭部券商經營業績更加穩定,但增速表現分化。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A股50家上市券商中,36家實現營業收入正增長,14家營業收入下滑,佔比分別爲72%、28%;41家實現歸母淨利潤正增長,9家歸母淨利潤下降,佔比分別爲82%、18%。

頭部券商中,中信證券依舊穩居龍頭地位,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元、歸母淨利潤113.1億元,是唯一一家營收超過300億元的上市券商,同時也是唯一一家歸母淨利潤規模超過百億的上市券商。

同期,其餘49家券商的營收規模均未超過200億元。除了中信證券之外,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海通證券、中信建投、廣發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招商證券等9家券商上半年營收超過百億。

此外,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在上半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65.56億元、57.42億元,均超過50億元。包括上述券商在內,上半年共有20家上市券商歸母淨利潤超過10億元,而錦龍股份則成爲唯一一家虧損的上市券商。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計算,以營業收入規模進行排名,上半年收入前十的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647.3億元、歸母淨利潤532.58億元,占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總額的60%、61.3%。

值得關注的是,從增速上來看,雖然錦龍股份是唯一一家上半年虧損的上市券商,但其營業收入增速高達1231.6%,領跑上市券商。同時,天風證券的歸母淨利潤增速達到967.87%,爲上半年淨利潤增長最快的上市券商。包括天風證券在內,共有10家上市券商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增速超過100%,其中9家爲營收規模不足40億元的中小型券商。

而頭部券商中,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上半年營收淨利雙降,中信證券、中國銀河則出現減收增利的現象。

自營業務收入成業績主要增量

2023年上半年,受權益市場回暖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數影響,上市券商自營業務收入普遍提升,成爲業績回升的主要貢獻點。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A股主要規模指數中,科創50、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分別上漲4.71%、3.65%、0.10%,滬深300、北證50、創業板指分別下跌0.75%、5.31%、5.61%。滬深兩市股基交易額124.68萬億元,同比上漲0.12%;日均交易量9427億元,同比減少3.42%。

據東莞證券統計,2023年上半年,上市券商自營業務實現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合計910.99億元,同比增長76.14%,上半年收入已超過2022年全年水平,帶動行業業績整體增長。

頭部券商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申萬宏源、國泰君安、招商證券的自營業務收入分別爲119.04億元、70.66億元、63.29億元、53.92億元、46.88億元,同比增長28.94%、67.53%、33.16%、35.89%、19.7%。

而在股基交易額同比持平而經紀業務佣金率延續長期下滑趨勢,且市場新發基金規模較少的情況下,上市券商實現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532.28億元,同比減少10%。同時,受兩融餘額減少影響,上半年上市券商信用業務利息淨收入233.67億元,同比減少15.92%。

此外,在投行業務方面,全面註冊制的實施爲投行業務發展持續提供市場機遇與挑戰。2023年上半年,A股(現金類及資產類)發行規模6626.87億元,同比下降10.18%;A股(現金類)發行規模5963.40億元,同比下降15.70%。按主承銷商承銷份額計算,A股承銷規模(現金類)前十位證券公司的市場份額合計爲75.41%。

其中,2023年上半年,A股全市場合計173家企業完成IPO,同比提升1.17%,發行規模2097.38億元,同比下降32.76%。再融資(現金類及資產類)規模4529.50億元,同比提升6.37%。

受IPO發行規模下降影響,上市券商上半年實現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238.78億元,同比減少8.73%。頭部券商中,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的投行業務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中信證券、申萬宏源、中泰證券、國信證券的投行業務收入則逆勢提升。

不過,隨着活躍資本市場相關政策持續釋放,市場對於證券行業整體向好依舊持有積極態度。2023年以來,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縱深推進,全面註冊制正式實施,啓動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常態化發行,30年期國債期貨註冊,企業債券發行審覈職責劃轉,債券註冊制改革等不斷推進,特別是7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隨後一系列活躍市場措施落地,上述改革都將爲證券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