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

近日,北大方正人寿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北大方正人寿2023年增资方案。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核准的前提下,公司拟增资17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达到45.8亿元。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北大方正人寿当前正面临较大的偿付能力压力。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北大方正人寿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已分别跌至39.53%、19.77%。

9月14日,北大方正人寿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及各股东方正在积极推进增资工作。”该公司在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预计三季度末增资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高于 120%。

欲解偿付能力之急

具体来看,此次增资的资金来自北大方正人寿现有股东,分别是新方正控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方正集团”)、明治安田生命保险相互会社(下称“明治安田”)及海尔集团(青岛)金盈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尔金控”)。其中,新方正集团出资86700万元,明治安田出资49708万元,海尔金控出资33592万元。

若此次增资获批,北大方正人寿的股东结构保持不变,仍然为新方正集团持股51%、明治安田持股29.24%、海尔金控持股19.76%。

实际上,北大方正人寿当前正面临较大的偿付能力压力。自2022年四季度开始,该公司偿付能力开始出现大幅下滑,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其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65.78%、32.89%。

彼时,北大方正人寿在上述季报中表示,公司投资于原方正集团下属企业的信托计划计提减值,导致2022年四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对此,公司一方面加强与方正集团管理人和重整投资人沟通协调,推进关联债权风险处置,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新老股东方,组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资本补充方案,以尽快解决偿付能力不足问题。

但到2023年第二季度末,北大方正人寿综合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已分别跌至39.53%、19.77%,远低于监管红线。“管理层对本季度和上季度偿二代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解变化的原因以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积极应对。”该公司在季报中表示,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与方正集团关联债权大幅减值。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协调三方股东,推动增资事宜,预计三季度末增资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高于120%。

在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看来,北大方正人寿正面临较大的偿付能力压力,通过此次增资能够有效缓解公司面临的这方面压力。同时,此次增资既不增加新股东,也不改变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因此,该笔增资获批的可能性非常大。

除了偿付能力充足率未达标外,北大方正人寿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也不乐观。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0亿元,实现净利润为-2.32亿元。《华夏时报》记者曾就亏损原因以及将采取哪些手段扭亏等问题向北大方正人寿方面发去采访提纲,但对方表示现阶段不便接受采访。

平安人寿将深度赋能

从海尔纽约人寿到海尔人寿再到北大方正人寿,这家公司已历经数度更名和股权变更。

回溯来看,2002年海尔集团与纽约人寿在上海合资成立海尔纽约人寿。8年后,因经营理念差异“分道扬镳”。随后,明治安田入股,海尔纽约人寿更名为海尔人寿,彼时,海尔集团持有75%股权。2012年,北大方正集团入股,持有51%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明治安田持股29.24%,海尔集团持股19.76%,至此,海尔人寿正式更名为北大方正人寿。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有着“校企巨无霸”之称的方正集团在2019年出现债务压力,随后出现多只债券无法清偿,最终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2020年2月,经北京一中院裁定,方正集团进入司法重整程序;2021年1月,方正集团发布公告称,最终确定由中国平安、珠海华发、深圳市特发集团组成的联合体为方正集团重整投资者。

2022年12月,作为方正集团重整后的新主体,新方正集团完成企业变更登记手续,股权结构调整为平安人寿与华发集团(代表珠海国资)通过各自持股平台分别持股66.51%、28.5%,方正集团债权人转股平台持股4.99%。平安人寿也由此成为新方正集团的控股股东。

彼时,方正旗下多家公司发布关于股东变更或实控人变更的公告,北大方正人寿也公告表示,经原上海银保监局批复,北大方正集团将持有的51%股权转让给新方正集团。

日前,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总经理谢永林在中期业绩发布会期间曾谈及方正重整及北大方正人寿的相关问题。他表示,医疗板块是平安当时参与重整方正集团的核心原因,医疗板块充分融入平安集团,支持集团医疗战略落地。同时,谢永林透露,平安人寿将对北大方正人寿深度赋能,从产品、服务到人才、管理、IT等方面全面赋能。

在李文中看来,中国平安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一直以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科学的管理制度著称。因此,平安赋能北大方正人寿能够从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和科技水平等方面给该公司带来帮助,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