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吳敏 北京報道

近日,北大方正人壽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北大方正人壽2023年增資方案。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覈准的前提下,公司擬增資17億元,增資後註冊資本達到45.8億元。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北大方正人壽當前正面臨較大的償付能力壓力。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北大方正人壽綜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已分別跌至39.53%、19.77%。

9月14日,北大方正人壽相關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及各股東方正在積極推進增資工作。”該公司在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預計三季度末增資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高於 120%。

欲解償付能力之急

具體來看,此次增資的資金來自北大方正人壽現有股東,分別是新方正控股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方正集團”)、明治安田生命保險相互會社(下稱“明治安田”)及海爾集團(青島)金盈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海爾金控”)。其中,新方正集團出資86700萬元,明治安田出資49708萬元,海爾金控出資33592萬元。

若此次增資獲批,北大方正人壽的股東結構保持不變,仍然爲新方正集團持股51%、明治安田持股29.24%、海爾金控持股19.76%。

實際上,北大方正人壽當前正面臨較大的償付能力壓力。自2022年四季度開始,該公司償付能力開始出現大幅下滑,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其綜合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65.78%、32.89%。

彼時,北大方正人壽在上述季報中表示,公司投資於原方正集團下屬企業的信託計劃計提減值,導致2022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充足率不足。對此,公司一方面加強與方正集團管理人和重整投資人溝通協調,推進關聯債權風險處置,另一方面積極協調新老股東方,組織制定和實施有效的資本補充方案,以儘快解決償付能力不足問題。

但到2023年第二季度末,北大方正人壽綜合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已分別跌至39.53%、19.77%,遠低於監管紅線。“管理層對本季度和上季度償二代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瞭解變化的原因以及時採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積極應對。”該公司在季報中表示,償付能力不達標的主要原因是與方正集團關聯債權大幅減值。目前公司正在積極協調三方股東,推動增資事宜,預計三季度末增資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高於120%。

在首都經貿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看來,北大方正人壽正面臨較大的償付能力壓力,通過此次增資能夠有效緩解公司面臨的這方面壓力。同時,此次增資既不增加新股東,也不改變各股東的持股比例。因此,該筆增資獲批的可能性非常大。

除了償付能力充足率未達標外,北大方正人壽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也不樂觀。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0億元,實現淨利潤爲-2.32億元。《華夏時報》記者曾就虧損原因以及將採取哪些手段扭虧等問題向北大方正人壽方面發去採訪提綱,但對方表示現階段不便接受採訪。

平安人壽將深度賦能

從海爾紐約人壽到海爾人壽再到北大方正人壽,這家公司已歷經數度更名和股權變更。

回溯來看,2002年海爾集團與紐約人壽在上海合資成立海爾紐約人壽。8年後,因經營理念差異“分道揚鑣”。隨後,明治安田入股,海爾紐約人壽更名爲海爾人壽,彼時,海爾集團持有75%股權。2012年,北大方正集團入股,持有51%股權成爲第一大股東,明治安田持股29.24%,海爾集團持股19.76%,至此,海爾人壽正式更名爲北大方正人壽。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有着“校企巨無霸”之稱的方正集團在2019年出現債務壓力,隨後出現多隻債券無法清償,最終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2020年2月,經北京一中院裁定,方正集團進入司法重整程序;2021年1月,方正集團發佈公告稱,最終確定由中國平安、珠海華髮、深圳市特發集團組成的聯合體爲方正集團重整投資者。

2022年12月,作爲方正集團重整後的新主體,新方正集團完成企業變更登記手續,股權結構調整爲平安人壽與華髮集團(代表珠海國資)通過各自持股平臺分別持股66.51%、28.5%,方正集團債權人轉股平臺持股4.99%。平安人壽也由此成爲新方正集團的控股股東。

彼時,方正旗下多家公司發佈關於股東變更或實控人變更的公告,北大方正人壽也公告表示,經原上海銀保監局批覆,北大方正集團將持有的51%股權轉讓給新方正集團。

日前,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總經理謝永林在中期業績發佈會期間曾談及方正重整及北大方正人壽的相關問題。他表示,醫療板塊是平安當時參與重整方正集團的核心原因,醫療板塊充分融入平安集團,支持集團醫療戰略落地。同時,謝永林透露,平安人壽將對北大方正人壽深度賦能,從產品、服務到人才、管理、IT等方面全面賦能。

在李文中看來,中國平安作爲行業頭部企業,一直以先進的經營理念與科學的管理制度著稱。因此,平安賦能北大方正人壽能夠從經營理念、企業文化、管理制度和科技水平等方面給該公司帶來幫助,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