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宋美璐  毕媛媛    每经编辑 梁枭    

“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演出举办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

9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加强对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以下简称大型演出活动)的规范管理。

该通知引发行业振奋,业内纷纷转发鼓掌。通知落地或将有效打击黄牛党们。一位黄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通知发布后,原本一个月能挣2万元,之后可能只能挣1万元了。

今年线下演出市场火爆,但“粉丝抢不到票”“黄牛开出天价”的情况也多次出现。在强实名制规则下,“代抢”生意风生水起,有黄牛甚至会“偷票”。

行业苦“黄牛”久矣,粉丝为什么买不到票?主办方真的与黄牛“勾结”吗?此次力推强实名效果几何?强实名又带来哪些新问题?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从业者,试图还原繁荣演出市场的另一面。

周杰伦演唱会上海站又现出票秒罄,黄牛票溢价11.5倍

刚刚过去的2023年暑期,全国演出市场呈现繁荣景象。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分析,暑期全国演出市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1.02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301.53%;演出票房收入102.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2.41%;观演人数3256.1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06.70%。

其中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场次411场,票房收入25.92亿元,观演人数410.06万人次。

在上个周末(9月9日),多场演唱会“风暴”般席卷全国,张学友、杨千嬅、周杰伦、薛之谦、华晨宇、五月天、伍佰、Westlife、李荣浩等众多歌手均在各地开办演唱会。

然而,市场火热背后却隐藏着“黄牛”横行的问题,二手市场上的溢价程度令人咋舌。

以9月7日周杰伦天津演唱会为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某黄牛处获悉,内场票原价为2000元,位置较好的已涨至2.5万元,溢价足足11.5倍。即便连开四天,周杰伦演唱会仍然一票难求。“天津周杰伦演唱会价格上天,太原周杰伦演唱会票价已涨,上海周杰伦演唱会代拍继续接,后期天价!”该黄牛在朋友圈表示。

周杰伦演唱会上海站将于10月12日至10月15日举行,连唱四天,演唱会官方票务平台为大麦、猫眼以及票星球。9月12日18点,周杰伦演唱会上海站门票开抢,“抢不到票”“秒没”的历史重演。

根据大麦、票星球、猫眼三个平台公布的演唱会门票数据,周杰伦演唱会上海站共放出超11万张门票,而单单大麦平台上就有378万人标记了“想看”。

黄牛沈康告诉记者,黄牛手中的票大致有四种来源渠道:通过人工或者机器在平台抢票,来自“主办方”和赞助商等渠道的票,同行之间的转票以及市场上粉丝或路人买到的票。四种当中占比最多的仍然是平台抢票,依赖更丰富的经验、更多抢票的人再加上机器等辅助,黄牛能抢到票的概率远大于粉丝。

据一位接近主办方的业内人士透露,除了抢票之外,黄牛还会从主办方和赞助商等渠道获取门票。这些门票可能是主办方为了宣传和推广活动而发放的,也可能是赞助商为了宣传自己的品牌而发放的。这些门票通常不会出现在平台上,而是直接流向黄牛手中。

沈康则向记者表示,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对通知执行相对到位,但也有许多城市也许存在漏洞。假设一场演出有5000座位,30%的内部票就达到了1500张,其中黄牛可操作的空间可想而知。

据“汪苏泷2023世纪派对巡回演唱会”出品人王欣明称:“我们巡演到目前每一站公售率不低于75%,但这依旧满足不了歌迷的需求。”

记者统计了热门歌手在大麦初始开售时全场可售门票总张数,即便是同一个场馆,可售张数也有较大差距。以浦发银行东方体育中心为例,汪苏泷可售张数为单场6650张,任贤齐两场7568张,林子祥4878张,梁咏琪5500张。

早在2015年、2016年,演出市场就不时出现囤票捂票、与“黄牛”勾连炒票等问题。2017年,原文化部出台了《文化部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其中规定“面向市场公开销售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总票数的70%”。

演出市场利益链:黄牛扮演重要角色

演出市场票务的种种乱象,引发了公众对于“主办方和黄牛勾结”的质疑。不少粉丝称“主办方就是最大的黄牛”,他们将票源大量卖给黄牛以获取更高利润,只将少量的票放在平台上供粉丝抢购。

对于个中逻辑,沈康对记者表示:“有些拼盘演唱会中艺人的出场费很高,如果所有票都按照原价销售,可能会导致票房不佳无法回本,因此主办方可能选择将部分票卖给黄牛以降低风险;有些歌手的演唱会不好卖,主办方为避免场地空出一半,也可能会选择将票卖给黄牛。此外,一些核心座位,主办方可能会认为按照正常内场价销售不值得,因此会提前将票锁定高价卖给黄牛。”

但当记者就相关问题询问其他从业者时,又得到另一种说法。

创娱无界出品的泡泡岛音乐节就曾因黄牛锁票售罄后又重新放出大量余票,被不少用户指责与黄牛勾结。据创娱无界CEO张翀硕介绍,黄牛通过机器或者人海大量锁票但不付款,导致前台显示票很快售罄,但后期黄牛并未支付,于是出现大量回流票。“我们开票58分钟的时候,突然回流了几千张2000多张。”

回流票让很多没抢到票又高价买票的粉丝感觉受到了欺骗,发起退票潮。张翀硕称,这次退票潮造成了至少1000万元的票房损失。

张翀硕认为,资深从业者不会和黄牛合作,“可能有一些没听过的主办方会这样做,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这样的公司往往没有能力构建一个有热度的产品,拿不到优质的资源。”

王欣明则表示,黄牛是严重扰乱市场的存在。“大热项目绞尽脑汁找票源倒卖。热度一般的项目,从各种渠道低价收票低价倒卖。演出成本他们一分钱没出,却赚得盆满钵满,这是严重的投机倒把行为。”王欣明说。

“如果像飞机、高铁一样强实名,所有的演出票务都不能有流通性,黄牛治理就会好很多。”张翀硕表达了行业内很多人的声音。

据了解,现在在平台购票都要求输入身份信息,一人一证一票,但大多数在最终检票环节并未查验人票是否对应,也就是说,任何人拿着票都可以进入演出场馆。

8月,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强实名制也是关注点之一。不管是票务平台购票时还是社交平台,主办方和平台方都多次提醒强实名的要求:“演唱会当天严格执一票一证规定,现场将有闸机验证人脸。”演出前,粉丝和黄牛都在猜测,强实名是否能够真正落地。对黄牛来说,这更像一场赌局,赌赢了就赚得盆满钵满,赌输了就是“倾家荡产”。

在频繁的宣传与警示下,很多黄牛采取了保守的代抢,即提前录入粉丝信息,用粉丝身份证件去买票,代抢价一度炒至上万元。能抢到票的仍是少数,一位黄牛告诉记者,他千人的团队也只抢到了4张。而强实名制也让票务后续流通困难,避免了层层加价的可能。

但也有黄牛选择铤而走险,录入虚假身份信息。演出当天,就有粉丝在社交平台上称,在黄牛那里收的票绑定的身份证是“1949年出生”,但自己仍顺利进入场馆。“演出刚开始时确实查得很严格,连手幅、应援物都不让带。但后面由于人太多,管理越来越松,就比较随意了。”

业内:强实名需要配套退票通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海是最先推进强实名制的城市,紧接着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相继推出强实名要求。记者查询发现,以蔡依林演唱会为例,其在上海等城市均采用强实名、可退票的方案,在郑州、深圳等场次未采用强实名。在合肥的演唱会虽然采取了强实名制,但同时也允许转赠,这就意味着存在后续流通的可能,因此被一些歌迷吐槽为“软实名”。

强实名在限制黄牛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汪苏泷2023世纪派对巡回演唱会”已经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多地开启,部分城市实行强实名。据王欣明介绍,相比其他未强实名场次的演唱会,强实名场次后台异常订单(比如同一个IP一直下单)少了很多。

通知发布推进强实名后,抢票的职业黄牛和粉牛减少了,普通用户抢到票的概率更大,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消费者层面,买到票但因特殊情况无法前往演唱会现场的消费者也会出现转票难的问题。实施强实名的同时,通常会开启退票通道,在演出前48小时或24小时有一次或两次退票机会,但超过时限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通常为20%。这无形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王欣明认为,强实名仍然不够明晰。实施中,各方相对会比较难受。对于门票秒罄的热门演出影响可能较小,但非大热的演出项目则不太好过。

受报批、场馆档期等原因影响,有些演出开票到演出时间间隔很短,再加上退票、二次开票,可能会出现二次卖不完的情况,进而影响主办方收益。“演出是一盘大棋,不能只看优质项目,而不管中游项目的票房收益。”王欣明说。

张翀硕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强实名就要开启退票通道。如果有这个规定,那对主办方就有个考验——你的自信够不够,你对你的产品有没有自信?在没有黄牛来抢票的情况下,真实用户一次性买票能买完吗?”

“黄牛是一个扰乱市场的存在。强实名在长远来看是趋势,但市场需要一个规则:既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又能保护项目的口碑和主办方的权益,进而促进演出行业的良性发展。”王欣明说。

(应受访者要求,沈康为化名)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1409709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