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證券報

記者 劉麗靚

“今年以來我們加大了在智能工廠、信息安全等項目的投入力度。”作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氏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麗萍說,下一步公司將在物聯網、新能源、芯片等領域加大投入,依託公司核心技術拓展不同分支。

民間投資是固定資產投資主力軍,也是經濟的重要“晴雨表”。近期,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到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再到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一攬子硬核舉措落地有聲。專家認爲,民間投資具備較強增長動能和較大增長空間,隨着內外部環境逐漸改善,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出臺,下半年民間投資增速料企穩回升。

強化頂層設計

“作爲一家民營企業,公司發展到如今規模,經歷不少風浪。近年來,國家對民營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地方政府優環境、出政策、搭平臺,營商環境確實改善了,企業發展有了更多機會。”王麗萍說,“下一步,我們準備衝刺IPO。”

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得益於政策層面持續推動。

一方面,強化頂層設計,釋放清晰政策信號。近期,從《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到《關於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再到《關於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一條條含金量十足的政策背後,折射出“提振民企發展信心”的堅定決心。同時,國家發改委專門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爲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專門機構,爲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優環境。

另一方面,民間投資項目投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融支持民企發展有關文件形成初稿,包括暢通股、債、貸三種融資渠道。國家發改委則充分發揮與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等7家銀行建立的投貸聯動機制作用,向有關銀行推送了首批715個民間投資項目,有關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自主選擇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金融支持。

與此同時,一批重大項目“虛位以待”,向民營資本發出投資“邀請函”。國家發改委9月8日通過統一的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集中發佈4894個重點項目,總投資約5.27萬億元,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參與。“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組織各地持續向民間資本推介符合條件項目,切實做好服務保障,全方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所張培元表示,近期中央會議精神與政策爲促進民間投資釋放了積極信號,有利於激發民間投資生機活力,形成政策合力提振民間投資信心,帶動民間投資爲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多地放“大招”

放眼全國,多地紛紛拿出“大招”,積極推動促進民間投資。

近日,浙江省出臺《浙江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推出“3個70%”的要素保障機制,即浙江省“4+1”專項基金投向民間投資項目比重不低於70%;統籌新增用地和存量用地支持民間投資項目比重不低於70%;每年新增能耗支持民間投資項目比重不低於70%。特別是在招投標領域,明確不得額外對民間投資主體設置准入條件。

山西省近日出臺《山西省優化市場準入激活民間投資具體措施》提出,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鼓勵國有企業至少拿出10%的項目股權吸引民企參股。

河南省鄭州市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提出,力爭將全市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保持在55%以上,2023年民間工業投資增速在40%以上,帶動民間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民間投資意願進一步增強、民間投資活力進一步提升。

同時,北京、四川、山東等地拿出項目清單,推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建設任務,提振民間投資信心。如9月14日,四川省精準聚焦投資需求公開向民營資本推介410個項目,總投資超6000億元,涵蓋城市基礎設施、農林水利、社會事業等不同行業領域,民間資本可通過控股或參股項目公司等方式參與項目建設運營。

近期,北京市公佈2023年第二批廣泛面向民間資本推介的57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979.6億元。山東省發展改革委近日表示,在交通水利、清潔能源、先進製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梳理項目792個,總投資9836.1億元,將按程序向民間資本推介,釋放對民間投資的引導撬動作用。

“未來伴隨各地民間投資推介項目陸續落地,民間投資帶動效應將進一步釋放。”張培元說。

民間投資增速料企穩回升

“反映宏觀經濟熱度的前瞻性指標——企業家宏觀經濟熱度感受指數,在去年四季度迎來拐點,今年上半年整體呈上升趨勢,這意味着民間投資增速將在下半年迎來企穩回升。”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董德志說。

在他看來,相較於製造業投資,當前處於歷史低分位水平的房地產投資增速有望率先企穩,成爲較早推動民間投資增速趨穩的力量之一。結合市場表現和相關經濟數據來看,民間投資具備較強增長動能和較大增長空間,隨着內外部環境逐漸改善,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落地顯效,民間投資有望逐步回穩向好。

“放寬民間投資准入領域,加強項目推介與對接服務,可爲民間投資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優質標的,強化投資收益,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應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准入範圍,強化政府項目推介與對接服務功能,強化重點發展領域的投資引導,爲民間投資提供更多優質標的,提升投資收益率;同時,加強民企融資端支持,包括在信貸方面強化銀企對接、加強普惠金融扶持,優化民企債券發行流程,探索民企通過新型金融工具融資等。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綜合室副主任杜月認爲,促進民間投資的關鍵在於激發民間投資內生動力。應積極擴大國內市場需求,發揮消費和投資的相互促進作用。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減輕民企負擔。繼續優化營商和法治環境,打消民間投資顧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