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車聚網

前不久,國內主流上市車企陸續公佈了其上半年財務業績。車聚君統計了20家車企,它們的業績對比十分鮮明:有的賺了100億,有的虧了100億。

其中,最賺錢的是比亞迪。2023年上半年,比亞迪營業收入2601.24億元,同比增長72.7%;淨利潤109.54億元,同比激增204.7%。同時,它也是統計中唯一淨利潤超100億的車企。

比亞迪淨利潤的激增,與其強勁的銷量表現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比亞迪銷量爲125.56萬輛,同比增長94.3%。爲何利潤增長遠超營收增長?汽車是典型的規模性產業,當銷量達到一定規模後,車賣的越多,每輛車分攤的成本就越少,從而賺的也就越多。

比亞迪2023上半年汽車及相關產品毛利率達20.7%,高於同期特斯拉的20.1%(汽車毛利率)。這或是比亞迪不懼價格戰,敢於推出“油電同價”車型的原因。同時,“降價”帶動了銷量增長,又在規模效應下,令比亞迪的毛利率不僅突破20%,且較2022年同期上升了4.4個百分點。

賺錢第二多的是長安汽車,2023上半年營收654.9億元,同比增長15.8%,淨利潤實現76.53億元,同比增長30.6%。但是,它的“第二”有着偶然性,並不具有持續性。財報顯示,長安汽車的淨利潤很大部分來自於“投資收益”,其中50.21億元爲“對深藍汽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產生的收益,不具有可持續性”。

上汽集團仍是國內營收最高的車企,但這並不代表它最賺錢。2023年上半年,上汽集團營業收入3265.55億元,同比增長3.3%;淨利潤70.85億元,同比增長2.5%,在統計中排名第三。

在新能源的攻勢下,傳統的合資品牌表現羸弱,不僅失去了銷量還失去了利潤。上汽大衆和上汽通用向來是上汽集團的兩大“利潤奶牛”,但如今卻均“低產”:上汽大衆2023上半年淨利潤僅爲5.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8.04億元下降了81.0%;上汽通用淨利潤由22.80億元降至5.28億元,同比下滑76.8%。

除了上汽集團,因合資品牌“低產”業績表現不佳的還有廣汽集團、東風集團股份,這兩家車企淨利潤更是出現暴跌。

廣汽集團2023上半年淨利潤29.66億元,同比下滑48.4%。財報顯示,廣汽集團的利潤主要來自投資收益,且是“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即旗下合資車企的收益。報告期內,廣汽集團投資收益約爲54.4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30.50億元,主要是日系合資企業盈利減少等綜合所致。

東風集團股份2023上半年淨利潤12.7億元,同比下滑77%。利潤也主要來自旗下合資車企的收益。財報顯示,東風集團股份2023上半年的合營企業收益爲14.0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2.25億元減少了38.22億元,其中,東風汽車收益下降了17.60億元,東風本田下降了15.14億元。

然而,也並非所有的合資品牌都“低產”,例如華晨中國和北京汽車

華晨中國2023上半年營收雖然同比下滑8.91%至5.08億元,但淨利潤同比增長17.7%至37.44億元,其中聯營公司的收益高達37.59億元。另外,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寶馬合資企業在國內的銷量爲33.41萬輛,同比增長6.1%。其中,電動車銷售4.2萬輛,同比增長225.2%。

北京汽車2023上半年營收實現990.47億元,同比增長18.37%,淨利潤實現28.46億元,同比增長31.9%。財報顯示,北京汽車的收入主要來自北京品牌和北京奔馳,其中92%的收入來自北京奔馳品牌,而北京品牌僅佔約8%的比例。

從上似乎可以看出,目前新能源對普通合資品牌造成較大的影響,而豪華品牌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但也需警惕。

理想汽車2023上半年財務業績甚是亮眼:營收實現474.4億元,同比增長159.3%,淨利潤實現32.23億元,同比增長613%。理想汽車,是國內目前唯一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且淨利潤超過大多數車企,如廣汽集團、北京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

與之對比的蔚來、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北汽藍谷、賽力斯等新勢力,仍在持續虧損。

其中,蔚來汽車虧損最大,同時也是統計中虧損最嚴重的車企。財報顯示,蔚來汽車2023上半年營收194.5億元,同比增長3.7%,淨虧損高達109.3億元,同比擴大139.1%。其當期交付新車5.46萬輛,簡單計算來看,平均每賣一臺車虧損約20萬元,着實令人震驚。

其次是小鵬汽車,2023上半年營收90.96億元,同比下滑38.9%,淨虧損51.42億元,同比擴大16.8%。

小鵬的營收大跌,主要與其當期汽車銷售不佳相關。財報顯示,小鵬汽車上半年累計交付41,435輛,同比下滑39.9%,該跌幅與營收下滑幅度基本一致。簡單計算來看,小鵬每賣一臺車虧損超12萬元。

零跑汽車、北汽藍谷、賽力斯2023上半年分別虧損22.76億元、19.8億元、13.44億元,這三家企業平均每賣一臺車虧損5.1萬元、5.7萬元和1.5萬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長城汽車,其業績表現也不佳。財報顯示,長城汽車2023上半年營收增長12.6%至699.71億元,但淨利潤同比下滑75.7%至13.61億元。

對於淨利潤的大幅下滑,長城汽車表示,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轉型,產品結構調整,基於2023年新產品上市,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設投入,同時堅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領域的研發投入以及匯率收益減少所致。

整體來看:

▎新能源勢頭正盛,銷量在急速增長,但能夠實現盈利的卻並不多,表現出色的有比亞迪和理想汽車,而蔚來、小鵬、零跑等大批新能源車企仍難逃虧損,且它們短期內也不大可能扭虧爲盈。

▎傳統普通品牌受到新能源的衝擊影響最大。尤其在不斷“內卷”之時,大衆、日產、豐田、本田等曾經被喻爲中方的利潤輸出“奶牛”,如今紛紛“低產”。

▎豪華品牌受新能源的影響相對較小,利潤持續“高產”,但隨着新能源車的不斷普及,也需警惕。

最後,大家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