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记者 张琼斯

中国人民银行9月27日发布消息,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例会近日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利率将持续保持高位。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动力增强,但仍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

会议明确,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会议释放出对于经济复苏前景偏乐观的预期,但也指出了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需要宏观政策再接再厉,合理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促进经济加快恢复。本次会议释放出货币政策将持续加大稳增长力度的信号,有利于提振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

实施好存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会议对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相较于二季度例会时更加乐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7月、8月宏观经济供需两端数据低位回升,经济复苏势头转强。不过会议也指出“仍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意味着从提升经济增长动能、稳定就业大局等角度出发,当前还不是稳增长政策力度放缓的时候。

会议明确,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8月开始的宽信用过程有望持续到年底。”王青认为,继8月存量社融增速由降转升之后,预计9月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也会开始一段回升过程。在原有的信贷“两大户”——城投平台和房企受制约的背景下,未来银行将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包括加大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挖掘消费信贷潜力等。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会议提出,落实好调增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实施好存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关于汇率,会议提出,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尽管近期美元走强,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扰动。但从内外部趋势变化看,仍看好年内人民币汇率走势,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研究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复苏动能增强,外贸韧性足,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而且,人民币汇率已经历过多次严峻考验,市场成熟度日益提升。金融管理部门汇率政策工具多,在稳汇率和稳定市场预期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针对利率,会议明确,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今年以来,政策利率两度“降息”,带动企业和居民部门贷款利率刷新低值。关于未来的利率下行空间,中金公司判断,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仍有“降息”空间,幅度为5到10个基点。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年内连续两次降息后可能进入政策的观察期,但四季度和明年还有降息的可能。

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在房地产方面,会议提出,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实新发放首套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调降首付比和二套房贷款利率下限,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款利率落地见效,加大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9月25日,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正式下调,落地过程平稳、有序、高效,整体操作也呈现出标准化、线上化、便捷化的特征。

王青表示,综合考虑当前楼市运行态势、房企资金面状况,以及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的实际水平,预计各地将在因城施策原则下,通过新发放首套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以及有效落实降低二套房贷款利率下限等方式,加快下调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切实降低购房成本。这也是推动楼市企稳回暖的关键一招。

会议还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