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个人都喜欢太空,像一个世纪前的铁路大亨们一样,他们的竞争有助于推动人类在这一领域的发展。

编者按:2013年起,杰夫·贝索斯和埃隆·马斯克就开始纠缠不清,二人的竞争包括:租下卡纳维拉尔角著名的39A发射台(马斯克胜出)、率先让抵达太空边缘的火箭平稳落地(贝索斯胜出)、将火箭发射到预定轨道上(马斯克胜出)、将人类送入预定轨道(马斯克胜出)。这两位亿元富翁的太空对垒过程,精彩纷呈。

著名传记作家艾萨克森在其新作《埃隆·马斯克传》中详细讲述了这一过程。经出版社授权,第一财经节选了其中部分篇章,以飨读者。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是个精力旺盛的亿万富翁,拥有爽朗的笑声和大男孩般的热情,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意气风发,做事情却又有条不紊、充满活力。和马斯克一样,他小时候也是科幻小说爱好者,泡在当地图书馆的科幻区,如饥似渴地阅读艾萨克·阿西莫夫和罗伯特·海因莱因的作品。

1969年7月,5岁的贝索斯观看了阿波罗11号任务的电视报道,看到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行走。贝索斯说,对他而言,这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时刻”。后来,他资助了一系列从大西洋打捞并修复阿波罗11号飞船发动机的任务,随后他把它摆放在他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家中,布置在客厅外的一个壁龛里。

贝索斯对太空事业的钟爱让他成为《星际迷航》的硬核粉丝,对每一集的剧情都如数家珍。高中毕业时,他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表毕业演讲,他的演讲主题就是关于如何殖民其他星球、建造太空旅馆、寻找其他地点来实现工业生产活动,以拯救我们的星球。演讲的最后,他说:“太空,人类最后的边疆,我们在那里见!”

2000年,在把亚马逊打造为全球在线零售行业的龙头后,贝索斯悄悄创办了一家名为“蓝色起源”的公司,以人类起源的这颗淡蓝色星球命名。与马斯克一样,他专注于打造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这一想法。“2000年与1960年有什么区别?”贝索斯说,“不同的是,我们有了计算机传感器、照相机和各类软件,这为火箭垂直降落提供了技术支持,但1960年这些技术还不存在。”

与马斯克一样,在开展太空事业的初期,他们将其视为使命而不是逐利的工具,毕竟还有很多种方式更容易挣到钱。贝索斯认为,人类文明很快就会让我们这颗小小星球上的资源变得紧张,我们将面临一个选择题:是接受静态增长模式,还是把领地扩展到地球以外的地方?“我不认为静态增长能与人类的自由发展相容,”他说,“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向太阳系外发展。”

他们相识于2004年,当时贝索斯接受了马斯克的邀请,参观了SpaceX。后来当他收到马斯克发来的看起来有些唐突的电子邮件时,他很惊讶,马斯克在信中抱怨贝索斯没有邀请他去西雅图参观蓝色起源的工厂,他感到很生气,于是贝索斯立马就邀请了他。马斯克与贾丝廷飞过去参观了蓝色起源,随后与贝索斯和他当时的妻子麦肯齐共进晚餐。马斯克看完工厂有一肚子的建议,像往常一样,他一股脑儿都说了出来。马斯克警告贝索斯,他的想法正带领蓝色起源走上错误的道路:“兄弟,我们试过了,这样根本行不通,所以我跟你说,别重蹈我们的覆辙。”

贝索斯回忆说,当时马斯克还没能成功发射火箭,所以他觉得马斯克有点儿过于自信了。第二年,马斯克请贝索斯安排亚马逊对贾丝廷的新书做一番点评,那是一本关于恶魔与人类混合体的城市恐怖惊悚小说。贝索斯解释说,他没有指定亚马逊要评论什么,但他说他会亲自发布一篇读者评论。马斯克的回信一点儿都不客气,但贝索斯还是发表了一篇赞赏那本书的个人评论。

“他们连根牙签都没送入过轨道”

从2011年开始,SpaceX拿下了NASA的一系列合同,开发一种可以将人类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火箭,因为航天飞机退役了,所以这项任务变得至关重要。为了完成这一任务,SpaceX需要为卡纳维拉尔角40号发射台添置设施,而马斯克相中了那里最负盛名的发射设施—39A发射台,他想把它租下来。

39A发射台一直是承载美国太空时代梦想的舞台中心,它深深烙印在一代电视观众的记忆中,倒计时喊“10,9,8……”的时候,他们会集体屏住呼吸。贝索斯小时候观看尼尔·阿姆斯特朗执行登月任务,其火箭正是1969年从39A发射台升空的,1972年的最后一次载人登月任务也是在这里。1981年第一次由航天飞机执行的太空任务,还有2011年的最后一次都是在这里升空。

但到了2013年,随着航天飞机计划被搁置,美国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太空梦像空中绽放的烟花,砰的一声,随后遁入沉寂的黑夜。39A发射台上的锈迹日渐斑驳,导焰槽里的藤蔓肆意生长。NASA也着急想把它租出去,马斯克是租赁意向很明确的客户,他的猎鹰9号火箭已经在附近的40号发射台执行过多次货运任务,奥巴马也到访过这座发射台。但是当39A发射台公开招标租赁时,杰夫·贝索斯出于个人对这座发射台的感情,也出于一些实际的考虑,决定同马斯克竞标。

当NASA最终将租约授予SpaceX时,贝索斯提起了诉讼。马斯克大发雷霆,宣称蓝色起源对招标提出异议是很荒谬的,“他们连根牙签都没送入过轨道”。他嘲笑贝索斯的火箭,说它们只能弹到大气层边缘,然后就会掉下来,因为它们没有能力挣脱地球引力,更没有进入预定轨道所需的强大推力。“如果在未来五年内,他们真能做出来一个符合NASA载人评级认证的飞行器,还能与空间站成功对接,让39A发射台物尽其用,我们很乐意满足他们的需求。”马斯克说,“说实话吧,我觉得他们做的火箭很可能在发射时火花四溅,火苗像跳舞的独角兽一样四处乱窜。”

从小因读科幻小说而在心里埋下种子的太空大亨们已经开战。SpaceX的一名员工真的去买了几十个充气的独角兽玩具,把它们塞到39A发射台的导焰槽里拍了个照。

贝索斯最终还是在卡纳维拉尔角租了39A发射台附近的36号发射台,这里曾是火星和金星探索任务的起点。因此,这两个像孩子一样赌气的亿万富翁注定要把这场太空竞赛进行下去。这些意义非凡的发射台易主了,无论是在象征意义上还是在实际意义上,都代表着约翰·肯尼迪时代太空探索事业的衣钵已经从政府部门传给了私人部门,从曾经辉煌而如今体制僵化的NASA传递给了新一批敢为人先的企业家,他们的内心正被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驱动着。

可重复使用的火箭

马斯克和贝索斯都有一个远见:要实现人类的太空旅行,必须打造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贝索斯非常关注引导火箭返回地球软着陆的传感器和软件的制造,但这只是挑战的一部分,更大的困难在于将这些功能集成在火箭上,还能让火箭保持较轻的重量,使得发动机有足够的推力将其送入预定轨道。马斯克对这个物理问题疯狂着迷。他喜欢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地球人生活在一个类似游戏的模拟器里,这个模拟器是由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智慧领主创造的,因为他让火星和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足够小,所以把火箭送入轨道就很容易,但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比较大,把火箭送入轨道要颇费一番周折。

就像登山者给背包减负一样,马斯克痴迷于给火箭减重。减重能产生连锁反应:拿掉一个零件、用上更轻的材料、进行更简单的焊接,每一项都能减少一点儿重量,进而减少火箭所需的燃料,以进一步减少发动机必须推动的质量。当马斯克走过SpaceX的装配线,他会在每个工位停下来,静静地盯着,跟团队辩论,拿掉或者精简一些零件。几乎在每一次这样的接触中,他都反复强调一个要点:“有了完全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人类就具备了从单行星文明一跃成为多行星文明的重要条件。”

在纽约市具有百年历史的探险家俱乐部举办的2014年年度晚宴上,马斯克被授予总统奖,在发表感言时他再次分享了他的观点: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对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至关重要。这次他与贝索斯同台,贝索斯得奖是因为他的团队打捞到尼尔·阿姆斯特朗乘坐的阿波罗11号飞船的发动机。晚宴上的菜肴就是为这些大冒险家准备的,比如蝎子、蛆虫覆盖的草莓、糖醋牛鞭、羊眼马天尼,还有烹制好的整条短吻鳄。

主办方在介绍马斯克时播放了一段他成功发射火箭的视频。“你们太善良了,没有把前三次试射的视频放出来,”马斯克说,“以后我们得给前三次剪一个花絮出来。”然后他就开始大谈为什么要打造完全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他说:“这样我们就能在火星上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我们即将进行的发射将首次在火箭上安装着陆腿。”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有朝一日可以把单人抵达火星的费用降至50万美元。马斯克承认,即便如此,大多数人也不会去火星,“但我觉得这个房间里有一些人会愿意去的”。

贝索斯鼓起了掌,但在当时,他正悄悄地对马斯克发起一场进攻。他和蓝色起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太空运载火箭在海上着陆”的美国专利,并在晚宴结束后几周获得了专利许可。这份10页的专利申请描述了“在海上平台降落并回收某级助推器和当中其他部分的方法”。马斯克看完这份专利,脸色铁青。他说,在海上着陆的想法“已经被讨论了半个世纪,在虚构的电影里,在很多相关提案中出现过,但是我们现在可用的技术这么多,还要老调重弹,那就是疯了。为一个人们已经讨论了半个世纪的东西申请专利,太荒谬了”。第二年,在SpaceX起诉后,贝索斯同意撤销该专利,但这一场争端加剧了两位火箭企业家之间的竞争。

2015年6月28日,在马斯克44岁生日那天,SpaceX开展了猎鹰9号的货运任务,这承载了太多人的期许。升空两分钟后,第二级火箭的一根用来支撑氦气罐的支柱倒下了,随火箭爆炸。在连续七年保持成功发射后,猎鹰9号首次出现发射失败的情况。

在此期间,贝索斯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2015年11月,他发射了一枚火箭,历时11分钟,火箭上下跃动62英里,抵达外太空的起点高度。在GPS系统和栅格翼的引导下,火箭返回地球,助推器发动机重新点燃,减缓了降落速度。随着着陆腿徐徐展开,火箭在地面上空盘旋,不断调整其位置坐标,随后轻轻落地。

贝索斯在第二天的新闻电话会上宣布了这次胜利,他说:“完全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改变了太空行业的游戏规则。”随后他发布了个人的第一条推文:“世界上最稀有的猛兽—一枚二手火箭。受控着陆过程并不容易,但只要掌握方法,一切看上去都轻而易举。”

马斯克很恼火,他认为这只是一次在亚轨道范围内实现的火箭回收,同他心目中将有效载荷发射到预定轨道上的真正成就无法相提并论。所以他在推特上发表了反驳意见:“@Jeff Bezos这算不上什么‘最稀有’。SpaceX的蚱蜢火箭三年前就做了六次亚轨道飞行,现在也依然在做。”事实上,蚱蜢火箭只飞到了大约3000英尺的高度,是蓝色起源火箭抵达高度的1%。但马斯克所说的已有成就没什么问题,一枚火箭可以摸到外太空的边,对太空旅客来说可能足够有趣,但要想真正完成发射卫星和抵达国际空间站等重要任务,就需要猎鹰9号这样的火箭,它如果能够着陆并二次使用,那就将“秒杀”蓝色起源这一次取得的成就。

“猎鹰已着陆”

马斯克的机会出现在2015年12月21日,就在贝索斯的火箭完成亚轨道飞行四周后。为了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马斯克不懈奋斗着,他把猎鹰9号重新设计了一番,新版火箭注入了更多液氧燃料,液氧温度下降至零下350华氏度,这样能大大增加其物质密度。马斯克一如既往地寻找着各种解决办法,在不大幅增加火箭尺寸或质量的前提下为火箭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埃隆一直在催促我们,不断地降低燃料温度,只为了把火箭供能效率一点点提上去。”马克·容科萨说,“这种想法很有独创性,但确实弄得大家苦不堪言。”有时容科萨会反驳马斯克,燃料温度过低会给阀门和泄漏方面带来风险隐患,但马斯克依然故我,他说:“按照第一性原理,这么做没有理由不成功。当然过程是艰苦卓绝的,这我知道,但你们必须咬牙坚持下去。”

容科萨说:“倒计时期间,我紧张得要尿裤子了。”突然,他注意到视频画面中第一级和第二级火箭的级间出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状况,有一些液滴冒了出来。他不知道这些是液氮(那就没问题),还是来自超低温的液氧罐(那可能就是个问题了)。

容科萨回忆说:“我吓得要死,如果公司是我开的,我一定会取消这次发射。”“你得叫停啊!”当倒计时进入最后一分钟时,容科萨告诉马斯克。马斯克停顿了几秒,两级火箭间存在一些液氧会带来多大风险?有风险,但很小。“别管它,”他说,“发射继续。”多年以后,容科萨观看了马斯克做出这一决定时的录像,他说:“我以为他为了做出决定,做了一些快速而复杂的计算,但事实上他只是耸了耸肩就下了命令。他在物理学方面有一种先验的直觉。”

马斯克是对的,整个升空过程完美无缺。随后是一段10分钟的等待,要观察助推器是否会返回并安全降落在距离39A发射台1英里远的着陆平台。第二级火箭分离之后,助推器的推进器随即成功点火,助推器调转方向,朝卡纳维拉尔角飞来,随后助推器底部朝下,缓缓下降。在GPS和传感器的引导下,在栅格翼的帮助下,它朝着着陆点缓缓降落。

马斯克猛地冲出控制室,跑到公路对面,盯着黑色的天幕,等着看火箭重新出现。“下来吧,慢慢地下来吧。”他双手叉腰站在公路旁,喃喃自语道,随后就听到一声轰响。“哦,糟了!”他说着,转过身,垂头丧气地走回公路对面。事实上,控制室里爆发出响亮的欢呼声。监视器显示火箭竖立在着陆平台上,发射播音员的播报呼应着当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说过的话:“猎鹰已着陆。”

事实证明,刚才那声巨响是火箭重返大气层时发出的音爆。一名飞行工程师带着这个消息从控制室里跑了出来,她喊道:“助推器正竖立在着陆平台上!”马斯克转过身又快步朝平台走去。“见鬼!”他不停地对自己说,“真是见鬼了!”那天晚上,他们去了一家叫“鱼唇”的海滨酒吧聚会庆祝。马斯克举起一杯啤酒,向100多名员工和其他表情惊讶的围观者喊道:“我们刚刚成功发射了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并让它成功降落了!”人群高喊着“美国,美国”,马斯克跳了起来,向空中挥舞着拳头。

“祝贺@SpaceX,猎鹰在亚轨道级别的助推器成功着陆了。”贝索斯在一条推文中写道,“欢迎加入着陆俱乐部!”他这条推文是明褒暗讽,把SpaceX着陆的助推器划到了“亚轨道”级别,这样就与蓝色起源成功着陆的助推器处于同一水平。

从技术角度讲,他说的没错,SpaceX的助推器本身没有进入预定轨道,只是成功助推了一个进入轨道的有效载荷。但马斯克火冒三丈。他认为能将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已经决定了SpaceX与蓝色起源的火箭完全分属于不同水平的阵营。

步步为营与狂飙突进

2013年起,杰夫·贝索斯和埃隆·马斯克就开始纠缠不清,二人的竞争包括:租下卡纳维拉尔角著名的39A发射台(马斯克胜出)、率先让抵达太空边缘的火箭平稳落地(贝索斯胜出)、将火箭发射到预定轨道上(马斯克胜出)、将人类送入预定轨道(马斯克胜出)。

2021年4月,SpaceX击败了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赢得了将NASA宇航员送上登月之旅最后一站的合同,结果双方的争斗再次爆发。蓝色起源公司对NASA的这一决定提起上诉,但未获胜。该公司网站上展示了一张批评该计划的图片,用大字写明这一计划“极其复杂”“风险很高”。

SpaceX回应称,蓝色起源公司“没有生产出能够进入预定轨道的火箭和航天器”。马斯克的推特粉丝组织了一个嘲笑蓝色起源公司的快闪族,马斯克也加入其中。他在推特上说:“上不去(轨道)哈哈哈。”

贝索斯和马斯克在某些方面很像,他们都是靠着激情、创新和强大的意志力颠覆一个行业,他们都对员工很粗鲁,时常把“愚蠢”二字挂在嘴边,谁敢质疑、反对他们,谁就会迅速引来怒火。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擘画未来蓝图上,而不是汲汲营营地追求短期利润。有人问贝索斯知不知道“利润”(profit)这个单词怎么拼写,贝索斯回答说:“p-r-o-p-h-e-t!”

但如果对比一下二人对工程问题的钻研方式,会发现他们大相径庭。贝索斯非常讲究方式方法,他的座右铭是“步步为营,如狼似虎”。马斯克的天性则是要狂飙突进,用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最后期限把大家逼到极限,即便他要因此承担风险。马斯克在开工程方面的会议时要花几个小时提出技术性意见,还会突如其来地发布新的命令。贝索斯对此做法深表怀疑,甚至不屑一顾。他说SpaceX和特斯拉的前员工告诉他,马斯克很少像他声称的那样了解情况,他的干预经常于事无补,有时候甚至还帮倒忙。

马斯克则认为贝索斯是个门外汉,他不聚焦于工程问题是导致蓝色起源公司的进展不如SpaceX的原因之一。在2021年年底的一次采访中,马斯克勉勉强强地称赞贝索斯“在工程方面天资聪颖”,但随后就补了一句:“可他似乎不愿意耗费脑力去钻研工程方面的细节,魔鬼就藏在细节里啊。”

现在,马斯克已经卖掉他所有的房子,住在得克萨斯的出租屋里,他开始对贝索斯拥有许多豪宅的奢侈的生活方式颇有微词。“在某些方面,我想诱导他在蓝色起源公司上多花一些时间,这样他们能取得更多的进展。”马斯克说,“他应该少花点儿时间泡在大浴缸里,多花点儿时间在蓝色起源上。”

他们两个人都喜欢太空,像一个世纪前的铁路大亨们一样,他们的竞争有助于推动人类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尽管有人抱怨太空成了满足这些亿万富翁大男孩爱好的场所,但他们通过私营公司完成火箭发射的愿景,将已经在这方面落后于中国甚至俄罗斯的美国重新带回了太空探索的前沿。

《埃隆·马斯克传》

[美] 沃尔特·艾萨克森 著 孙思远 刘家琦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