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3年國慶檔(9月29日-10月6日)全國綜合票房已達到27.35億元,分賬票房25.01億,影片整體口碑一般,票房表現不及預期。

國慶檔票房表現難延暑期熱潮:23年國慶檔綜合票房較22年同期增長82.5%,僅僅恢復至19年同期的61.2%,爲近5年國慶檔票房排名倒數第二。1)觀影人次及平均票價回溫,但票房表現仍不及預期。較22年國慶檔,23年觀影人次增長了79.9%,上座率提高了3.7pct,平均票價則從41.4元提升至42元。2)國慶檔首日的單日票房僅3.68億開局遇冷,在10月1日達到4.3億峯頂後即觸頂回降,未能實現長尾效應。國慶檔整體單日票房表現優於22年同期,與17年基本持平,相較19年、21年最高水平仍有較大差距。3)不同於往年國慶檔黑馬頻出,23年國慶檔的熱門影片皆未能成爲“大爆款”。

票房預期偏差大,或由影片質量、預售期縮短及替代效應等多因素造成。1)影片質量:國慶檔口碑整體表現不如預期,存在着影片題材重複、映後口碑不佳,觀影體驗不佳等問題,導致檔期TOP5影片豆瓣評分的平均分僅爲6.7分,而《前任4》《堅如磐石》作爲國慶檔熱門影片豆瓣評分分別爲6.4/6.2分。2)預售期:相較於往年超過一週的預售時間,2023年預售窗口期僅有2天,不僅影響影片前期宣傳、院線的排片決策,更導致了觀衆決策的延遲,對影片的預售成績乃至上映前期都造成一定衝擊。3)替代效應:攜程數據顯示,雙節期間,國內遊訂單同比增長超4倍,出境遊訂單同比增長近20倍,而“十一”假期首日,旅遊訂單同比去年首日增長2.8倍。國慶假期旅遊的超高熱度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電影市場的需求,對國慶檔票房造成衝擊,增強了消費替代效應。

影視大盤仍有修復空間,關注後續影片定檔進程。

23年票房經歷了上半年的回暖以及暑期檔的超預期後,國慶檔票房後繼無力,但後續影片儲備相對充足,賀歲檔票房仍有望回溫。根據已知的1-9月票房全年佔比比照歷年情況,票房年度同期增長率,以及“觀影人次乘票價”邏輯三種方法作爲23年全年票房的中性預測,可得23年票房有望衝擊550億元。24全年票房有望達600億:我們使用“觀影人次乘票價法”來預測24年票房,得出24年票房保守估計爲549.3億元,中性估計爲588.8億元,樂觀估計爲630.1億元。

國慶檔後續接檔影片可關注《無價之寶》(中影等參與出品)、《拯救嫌疑人》(貓眼等參與出品),賀歲檔影片則可期待《一閃一閃亮星星》(貓眼等參與出品)、《金手指》(貓眼等參與出品);《平原上的火焰》《維和防暴隊》《掃黑·撥雲見日》等多部高期待值影片仍待定檔。

投資建議:國慶檔票房不及預期,影視大盤仍有修復空間。23年國慶檔表現平庸,票房不及預期,電影市場仍處於復甦階段,存量片單釋放後更多優質影片有望陸續定檔。在確定性方面:立足票房大盤穩步向好,電影行業中下游的票務宣發、院線影投公司顯示增長潛力。在彈性方面:立足影片質量、宣發、口碑等理性看待票房預測,具爆款潛力影片的出品公司有望獲得較大的業績彈性。推薦貓眼娛樂光線傳媒,關注阿里影業、百納千成。

風險分析:電影開發進程以及重要影片檔期變動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影片上映表現不及預期風險;監管政策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