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古

商業大佬史玉柱,這兩天被媒體發現,他被強制執行17.65億元,立案時間爲今年9月25日,執行法院爲北京金融法院。

這是繼上月史玉柱所持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股權被凍結1.14億元后的又一次風波。

即使史玉柱是個大富豪,也扛不住這種折騰啊,一次就17億多,恐怕史玉柱心裏也是哇涼哇涼的。

史玉柱名下的巨人網絡2022年總營收是20.38億元,淨利潤是8.34億元。這一筆訴訟比巨人網絡兩年的淨利潤之和還要多。

爲什麼史玉柱一次就能損失這麼多呢?因爲,他愛交朋友。

1 誰坑了史玉柱?

哪個朋友坑了史玉柱。答案是,盧志強,泛海控股的掌舵人。

這麼一大筆錢,史玉柱傻嗎?怎麼會被坑呢?

因爲史玉柱認爲這事本來沒有任何風險。

事情要追溯到2017年8月,當時盧志強控制的民生信託與史玉柱控制的北海宏泰簽訂了一份可轉債投資協議。

投資金額不超過25億元,投資期限是2年,年化收益率爲8.5%。合同簽了4個月後,民生信託又跟北海宏泰重新簽訂了投資協議,年化收益率變成了9%。

也就是北海宏泰向民生信託借了25億。

是不是更懵了?史玉柱根本就不缺錢,爲什麼還要借錢?而且利率那麼高呢?

因爲盧志強自己缺錢,這一筆錢其實最終流向是泛海控股,史玉柱的北海宏泰,不過是盧志強找史玉柱幫忙設立的資金通道罷了。

那問題還是有,這不是很大的風險嗎?自己做了資金通道,但真實寫了借條啊,要是泛海控股還不了錢,自己不就是冤大頭了嗎?史玉柱怎麼這麼傻。

其實不然, 還有一層保障。

盧志強又拿着自己實際控制的紫石資本又在2017年9月份給史玉柱的北海宏泰做了一個擔保,投資的收益全部由紫石資本來拿,但是損失的收益也由紫石資本來承擔。史玉柱並不用真正承擔相應的風險責任。

你看,不用擔心吧,即使還不上,也是盧志強的另一家公司來承擔,你史玉柱就是幫個小忙。

最後泛海控股還不上錢,事情鬧到法院了。

法院認爲,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民生信託實際控制紫石資本,也不能證明紫石資本公司的行爲是民生信託授權的。

於是,史玉柱的北海宏泰,就成爲了被執行單位,他就要承擔起高達17億的負債。

這一下可真是肉痛啊。

史玉柱已退休多年,退休後就是在圈內到處玩,結交各種朋友,據說,他爲人豪爽,在酒桌上經常答應朋友的各種請託。

一連幾次的被執行事件,都是源於史玉柱答應朋友的各種幫忙,他沒有想到,僅僅是交朋友,喝個酒、幫個小忙,居然讓自己快損失近二十億了。

僅僅是史玉柱太粗心了嗎?當然背後還有原因。

2 地產危機的蔓延

盧志強,也是當年的山東首富,資產統計最高時達830億。

這樣的商界大佬,最後十來億也讓朋友背鍋,這是爲何呢?因爲盧志強的主業就是地產和金融。

作爲中海泛海的主要上市公司,泛海控股手握金融和地產兩大業務,但這兩大主業近年來均顯疲態,均被多家債主訴至法院。

在地產業面臨嚴重危機的當口,泛海不可避免陷入了流動性危機當中。

盧志強這位當年的山東首富,快變成首負了,不僅被強制執行將近50億,集團甚至欠下了千億元負債,股票也早已跌破1元,在瀕臨退市的邊緣垂死掙扎。

造成現金流缺口最直接的原因是泛海控股的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下滑,2021 年泛海控股還有 106.25 億元的淨經營性現金流,而 2022 年只有 5.75 億元,到 2023 年上半年結束,經營性現金流表現爲虧損 3028 萬元。

爲了還債務,盧志強不得不搞新錢還舊賬,北京、上海的地產項目賣給了融創,武漢中央商務區地塊賣給了綠城,就連盈利最好的民生證券也兩度轉讓股權。

早在幾年前,旗下金融業也遭遇黑天鵝。

民生信託踩雷金凰珠寶80億元假黃金案引爆了泛海系的債務黑洞,在此案中,民生信託對金凰珠寶提供的融資規模達40億元左右,爲此泛海控股不得不向投資者先行墊資兌付,受此影響,公司2020年計提減值損失20多億元。

今年1月,他被民生銀行狀告,追討高達70億的債務;2月,北京朝陽區法院對盧志強發佈了“限高令”;到了3月,濟南中院還對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證券股權公開拍賣。

至此,泛海對民生證券的持股已經不到1%,已徹底失去了手頭最優質金融資產的控股權。

這麼一個大佬倒下,史玉柱作爲與之關係很好的朋友,也就被禍及池魚了。

3 富豪資產,大幅縮水

在今天的世界,富豪們手上的資產,主要以金融資產爲主,特別是證券類的資產。媒體評價某人的財富,不過是以他的股票數額乘以股價計算的結果。

但是,在全球性的蕭條之下,證券的價格往往面臨跳水式崩盤,富豪們的資產因此大幅縮水。

更爲嚴重的是,不少富豪在繁榮期不斷地加槓桿,甚至利用手裏的股票質押去獲取銀行資金,進行新的投資。

一旦新的投資失敗、或是現金流回收慢,而股價又暴跌,能融到的新錢越來越少,就進入了流動性危機。

在這種危機下,他們不得不在蕭條期低價出售資產,來維護現金流的存在,否則,企業都得全面崩盤。

當年所積累的數百億資產,就是高槓杆後的蕭條全部抹殺,甚至成爲了老賴,成爲了限高人員。

這些富豪倒下,都得牽連無數人。盧志強僅僅害了史玉柱嗎?看看盧志強被多少家法院起訴就明白了,無數債權人找他要債,他的倒下,帶動的是一大批人。

姚振華不也成爲了老賴麼?當年八千億市值的寶能集團,現在不正在風雨飄搖麼?

商業中,有一個理論叫盈虧同源,高槓杆賺來的錢,遲早會被高槓杆虧回去,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

一些更爲穩健的企業理念,其實值得追崇。

“不控股、不參股、不上市、不貸款”的老乾媽, 就一直非常穩健。

在西方社會,還有不少這樣的優秀企業,他們從不進入資本市場,從不加槓桿,奉行穩健無負債的企業經營理念。

比如在內存行業非常牛逼的金士頓,他就是一家從不貸款不上市的企業。

因爲貨幣潮汐會干預企業家的判斷,增發貨幣的繁榮期會給企業家帶來錯誤的判斷,從而增加槓桿投資,但馬上迎來蕭條期,於是大量破產。

穩定的企業則不會被貨幣潮汐吞沒,他們聚焦於產品,聚焦於消費者需求,不追求企業多元經營,而是在細分領域做大做強做久。

這樣的企業纔會擁有更長的壽命,而那些天天搗鼓着上市圈錢的企業,不少很快在資本市場迷失了,成爲了追求金錢數字遊戲的奴隸,最終把產品和用戶都丟了。

一次危機帶來的痛苦,或許可以警醒史玉柱,朋友或許是靠得住的,但這個時代變化太快,風險太多,朋友喝酒可以,借錢還是不必了。

還可以警醒無數企業家,長期主義的企業發展觀,並不是考驗資本市場的運作能力,最終還是考驗服務消費者的能力、生產好產品的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