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披违规被处分、资本运作频繁、营收净利双降,步长制药风险管理待提升

《中国科技投资》龙敏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称,因存在多期年度报告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信息披露不及时等违规行为,对步长制药(603858.SH)及时任董事长、时任总裁、时任财务总监予以通报批评。

今年上半年,步长制药营业收入为69.58亿元,同比下降1.98%;归母净利润为7.46亿元,同比下降8.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8亿元,同比下降81.21%。其中,步长制药独家产品谷红注射液退出省级医保目录后,对其营业收入有一定影响。

此外,近年来步长制药资产运作频繁,但项目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多家子公司收购项目折戟或转让,另有部分子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

信披违规被纪律处分

公告显示,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以下简称“山东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3﹞56号)、《关于对赵涛、赵超、王宝才、蒲晓平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3﹞57号)查明的事实,步长制药在信息披露方面、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上交所指出,步长制药子公司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化谷红”)和吉林天成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天成”)的主要产品谷红注射液、复方曲肽注射液和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将在2020年至2022年陆续调出各省级医保目录。但公司相关年度商誉减值测试时未充分关注该政策的影响,未充分分析相关产品全面退出各省医保目录对收入的影响,导致部分年度商誉减值损失计提不准确。

2023年5月30日,步长制药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经重新测算追溯调整2021年商誉减值1.27亿元。该更正事项分别导致步长制药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调减1.27亿元,占更正后金额的10.94%;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调增1.27亿元,占更正后金额的8.31%。

此外,2020年3月,吉林天成的主要产品复方曲肽注射液被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责令暂停生产销售,直至2020年11月才恢复生产和销售。该事项对步长制药生产经营和投资者决策具有较大影响,但公司未及时披露。

上交所认为,步长制药以前年度商誉减值损失计提不准确,导致多期年度报告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且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的违规行为。

责任人方面,根据警示函认定,时任董事长赵涛作为公司经营决策的主要负责人和信息披露事务的第一责任人,时任总裁赵超作为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时任财务总监王宝才作为公司财务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未能勤勉尽责,其中赵涛、赵超、王宝才对以前年度商誉减值损失计提不准确事项负有主要责任,赵涛、赵超对信息披露不及时事项负有主要责任。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交所对步长制药及时任董事长赵涛、时任总裁赵超、时任财务总监王宝才予以通报批评。对于上述纪律处分,上交所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iFind数据显示,上述责任人目前仍在步长制药相应岗位履职。

早在今年7月份,步长制药就因上述违规行为收到山东证监局警示函。而彼时步长制药表示,公司已将上述监管措施决定的内容告知相关责任人,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将认真吸取教训,进一步提升规范运作意识,同时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称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影响步长制药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对于信披违规情况,应该予以严肃对待。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披露对于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做出正确决策至关重要。信披违规可能损害投资者的权益和市场的公平性,降低市场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对公司的声誉和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信披违规对公司经营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由于投资者对信息准确性和公正性的关注,信披违规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不信任,可能导致其减少对公司的投资或撤离市场,从而影响公司的股价和市值。其次,信披违规可能引发监管部门对公司进行调查和处罚,增加公司的法律风险和监管压力。此外,信披违规也可能对公司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造成负面影响,削弱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张雪峰说道。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分析称:“就步长制药的信披违规情况而言,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态度。信披违规是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是对投资者权益的伤害。作为上市公司,步长制药应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资本运作效果不佳

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步长制药营业收入为69.58亿元,同比下降1.98%;归母净利润为7.46亿元,同比下降8.83%;归母扣非净利润6.09亿元,同比下降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8亿元,同比下降81.21%。

财报显示,步长制药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涉及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领域,同时也覆盖妇科用药等其他领域,目前,公司正向生物制药、疫苗等医药高科技领域进军与扩张。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丸剂(蜜丸、浓缩丸、水丸、水蜜丸)、口服液。

在心脑血管用药领域,步长制药已开发、培育了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和谷红注射液四个知名独家品种,其2023年上半年合计销售收入达到38.63亿元。根据米内网的数据显示,脑心通胶囊、丹红注射液、稳心颗粒三个独家品种2022年在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份额的排名在前20位。

其中,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问到:“谷红注射液一直在退出省医保目录,公司有什么应对措施吗?如果生产谷红注射液的通化谷红业绩下滑,是否有计提商誉的风险?”对此,步长制药回复称,谷红注射液退出省级医保目录后,对公司营业收入有一定影响。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政策变动情况,加强现有产品营销,引进新产品和技术,以应对行业政策调整等相关风险。

然而,步长制药仍面临商誉减值风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步长制药收购吉林天成95%股权和通化谷红100%股权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超过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应确认为商誉。吉林天成、通化谷红的账面净资产较小,步长制药完成收购后确认的商誉金额为49.97亿元,公司已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0.70亿元,期末商誉账面价值19.27亿元。

步长制药在财报中表示,医药行业竞争激烈,盈利能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果吉林天成、通化谷红未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仍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商誉减值会直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减少公司当期利润。若集中计提大额的商誉减值,将会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近年来,步长制药资产运作频繁,但项目质量却不尽如人意。2022年8月,步长制药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步长健康产业(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长浙江”)拟以4888万元收购步长健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长健康”)100%股权。然而,上交所针对上述收购出具了监管函,最终步长制药发布公告,鉴于与步长健康就收购事项未能达成最终共识为由取消了上述收购。

今年6月,步长制药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决定将2021年投资成立的子公司步长涛医云健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简称“步长医云”)90%的股权以1元人民币转让给自然人赵蕴华。而此前,步长制药对步长医云的认缴出资额为5400万元。

“对于步长制药频繁收购资产的情况,我们需要了解具体的收购策略和动机。频繁的收购可能是为了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市场份额或实现战略目标。然而,频繁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估值风险和整合风险等。如果公司在收购过程中没有充分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可能导致资产负担加重、资本利用效率下降和业绩受损。”张雪峰分析道。

“步长制药频繁收购资产的情况,这应是公司追求扩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策略选择。不过,频繁的收购可能带来很多风险和挑战:收购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可能会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未能成功收购或转让项目会导致资本亏损和浪费;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可能面临整合和管理的难题。”柏文喜说道。

记者就信披违规、业绩状况、资本运作等问题致函步长制药,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