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根據安排,燦芯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芯股份”)將於10月18日上會接受大考,這不僅是下週唯一一家上會企業,也是10月以來首家上會企業。值得注意的是,燦芯股份與中芯國際(688981)深度綁定,燦芯股份第一大股東爲中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控股”),系中芯國際全資子公司。此外,中芯國際還是燦芯股份第一大供應商,報告期內採購金額佔比超七成,公司獨立性問題在前期審覈中被重點關注。

上會在即

上交所官網顯示,上交所上市審覈委員會定於10月18日召開2023年第91次上市審覈委員會審議會議,屆時,燦芯股份將上會接受大考。

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以來,還未有企業上會,而燦芯股份也將是10月16日-20日這一週,唯一一家上會企業。

招股書顯示,燦芯股份是一家專注於提供一站式芯片定製服務的集成電路設計服務企業,自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於爲客戶提供高價值、差異化的芯片設計服務,並以此研發形成了以大型SoC定製設計技術與半導體IP開發技術爲核心的全方位技術服務體系。 

回顧燦芯股份IPO歷程,公司科創板IPO於2022年12月19日獲得受理,2023年1月15日進入問詢階段。

此次科創板IPO,燦芯股份擬募集資金6億元,用於網絡通信與計算芯片定製化解決方案平臺、工業互聯網與智慧城市的定製化芯片平臺、高性能模擬IP建設平臺3個項目,擬分別投入募資額2.99億元、2.05億元、9534.86萬元。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燦芯股份方面發去採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公司回覆。 

獨立性引質疑

在燦芯股份IPO過程中,公司與中芯國際的深度綁定,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股權關係顯示,截至招股書籤署日,中芯國際子公司中芯控股爲燦芯股份單一第一大股東,持股數量爲1707.85萬股,持股比例爲18.98%。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9月2日,中芯控股分別向燦芯股份員工持股平臺上海燦巢、上海燦青轉讓3.5%和1%的公司股份,轉讓估值爲14.8億元,2021年公司業績基準預測公司合理市值區間爲57億-95億元。

針對這一情況,在前期問詢中,上交所曾要求燦芯股份說明2022年9月中芯控股股權轉讓的原因、轉讓價格公允性,在以較低價格轉讓的情況下是否與上海燦巢、上海燦青構成一致行動關係,在中芯控股長期持股比例超過30%併爲公司第一大股東的情況下,未(曾)將中芯控股認定爲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原因及合理性。

在中芯控股擔任燦芯股份第一大股東的同時,中芯控股母公司中芯國際還是燦芯股份第一大供應商。

數據顯示,2020-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燦芯股份向中芯國際的採購金額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爲69.02%、77.25%、84.89%與75.29%。

在問詢過程中,上交所要求燦芯股份說明關聯採購是否影響燦芯股份的經營獨立性、是否構成對中芯國際的依賴、是否存在對公司或關聯方的利益輸送或通過關聯採購調節成本費用的情形等問題。

投融資專家許小恆表示,獨立性問題的核心在於擬IPO公司是否具備獨立經營能力,在歷史上曾是IPO被否決的重災區,值得重點關注。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