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旭    

10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23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漲幅與上月相同;從環比來看,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2%。

從9月CPI同比情況來看,城市上漲0.1%,農村下降0.3%;食品價格下降3.2%,非食品價格上漲0.7%;消費品價格下降0.9%,服務價格上漲1.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以來肉類價格就出現“普降”,到了9月份,畜肉類價格同比下降12.8%,其中豬肉價格下降22.0%,降幅較上月擴大4.1個百分點,羊肉價格下降5.1%,牛肉價格下降4.9%。非食品中,交通工具用燃料價格下降1.10%,降幅較上月縮窄3.4個百分點。

此外,受工業品需求逐步恢復、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上漲等因素影響,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5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9月豬肉價格降幅擴大

從9月份CPI的各類別來看,食品價格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月擴大1.5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下降12.8%,影響CPI下降約0.45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22.0%,降幅較上月擴大4.1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37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下降6.4%,降幅較上月擴大3.1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1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數據時表示,9月份,消費市場持續恢復,CPI環比繼續上漲,但受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影響,同比“由漲轉平”。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9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下降幅度較大,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的基數偏高,去年全年豬價最高點就出現在9月至10月底那段時間。

馮永輝表示,今年8月初豬價達到17.5元/公斤左右之後出現連續下跌,9月份價格比8月份下降了約10%,原因可能是在需求方面,而從供應端來看,保障當前的消費是沒有問題的。

馮永輝認爲,春節前這段時間豬肉價格會有一個觸底回升的過程,價格會有所反彈。“天氣漸冷,居民飲食結構會有所調整,逐漸增加對肉類的消費。隨着消費旺季的到來,需求的增加應該會拉動價格上升。”

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後成接受《每日經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10月份CPI同比將面臨基數效應方面的利多,不過也面臨來自“豬油”兩方面的利空,因此大概率會在9月的基礎上小幅震盪。

“進入10月,豬肉平均批發價持續承壓,使得豬肉CPI當月同比大概率較9月下行,與此同時,雖然‘巴以衝突’短期利多國際油價,但是全球宏觀經濟承壓,沙特有意增產,預計國際油價同比大概率較9月下行,利空10月交通工具用燃料CPI當月同比。”鄭後成說。

PPI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數據顯示,9月份PPI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5%,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1%,漲幅與上月相同。

董莉娟表示,前期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上行,帶動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上漲4.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上漲3.1%。需求改善、供給偏緊,推動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1.2%,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上漲1.1%。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PPI與CPI環比漲幅存在差值,反映出上下游不均衡修復的特點。PPI分行業看,9月份上游行業環比上漲且漲幅明顯,中下游行業漲跌互現,供需呈現不同步的特點。例如煤炭採選、油氣開採、黑色礦採、有色礦採均呈現環比上漲態勢,但冶煉環節漲勢偏弱,導致中游利潤壓力可能加大;另外,一般日用品與耐用消費品的漲幅相對偏弱,也反映終端需求仍待修復。

數據顯示,9月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5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3.0%,降幅收窄0.7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3%,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

鄭後成表示,從新漲價因素看,9月俄羅斯繼續減少石油出口,與此同時,沙特同步延長減產措施,對國際油價形成提振,進而對9月PPI當月同比形成利多,但是國房景氣指數低迷,疊加房地產投資增速承壓,對螺紋鋼等黑色系價格形成一定壓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