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人工智能在各行業中的應用勢不可擋,但這卻引起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警惕。華爾街對人工智能的投資,竟讓SEC掌舵人警告可能引發下一場金融危機。

SEC主席Gary Gensler日前在採訪中表示,人工智能最早將在本世紀20年代末或者30年代初引發金融崩潰,而這幾乎不可避免。他還稱金融業如此依賴科技公司開發的模型,將導致經濟混亂。

Gensler呼籲人工智能監管規則既要解決科技公司如何構建底層人工智能模型的問題,也要解決華爾街如何處理這些模型的問題。

他表示,這是一個跨監管的挑戰,因爲大部分監管都是針對個體機構、銀行、貨幣基金或者經紀商,但人工智能是橫向的問題,很多機構可能使用相同的底層模型或底層數據聚合器。

羊羣效應

Gensler指出,人工智能模型的大規模應用極易出現“羊羣效應”,例如抵押貸款機構可能都會使用一家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統來評估信用度,但若該模型存在缺陷,這將導致違約激增並威脅房地產市場。

而這種情況並非危言聳聽。人工智能一直有一個理論,即使用某一系統的公司越多,該模型收集的數據越多,其預測效果就很高。這就創造了一個贏家通喫的環境,造成一兩個模型主導一個行業的風險。

Gensler還擔憂大型科技公司之間在人工智能供應上的整合。谷歌亞馬遜微軟等公司擁有強大的雲服務來託管複雜的人工智能模型,但美國沒有多少雲服務提供商。

在Gensler憂心忡忡的同時,華爾街已經摩拳擦掌地開始部署人工智能。

投行摩根士丹利上個月推出了基於OpenAI GPT-4模型的人工智能助手,用以幫助員工收集市場信息。而另一家金融巨頭摩根大通則已經申請了一項名爲IndexGPT的人工智能模型專利,該技術將幫助交易者選擇證券產品。

截至目前,美國尚未建立人工智能監管體系,國會仍處於審慎評估之中。而確保人工智能的穩定性可能是美國,乃至全球監管機構未來幾年最複雜的測試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