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新冠疫情的折騰,你對於免疫力的重要性應該是不會低估了,而在免疫系統中,抗體佔據了中心位置。

  抗體是些“Y”字形的蛋白,它們在我們被病原體感染時產生。疫苗和許多重要藥物之所以能發揮作用,靠的就是刺激身體制造出相應的抗體,來對付入侵的病原體。但遺憾的是,我們還沒有窮盡抗體的潛力。

  通常情況下,譬如打疫苗,我們只是激發身體制造出天然的抗體。但現在,我們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定製”非天然存在的抗體啦。它們的功能從誘殺癌細胞到鑽進受感染的細胞殺敵等。總之,如果說天然抗體是免疫系統的常規武器,那麼人工抗體就是非常規武器。有了它們,我們對抗疾病的能力會大大地提高。

  人類發現抗體的歷史

  免疫系統在我們身體中的複雜程度僅次於大腦。僅僅你皮膚上一個小傷口的發炎,都涉及到免疫系統的大量活動:成羣的免疫細胞在傷口處集結、調動;“敵人”在不停地隱蔽、增殖、釋放毒素,免疫細胞則不停地向它們“開火”;其精彩不亞於一部槍戰片。而抗體就是免疫細胞使用的武器。

  我們對抗體的瞭解始於1882年3月24日。那天晚上,德國醫生羅伯特·科赫在柏林生理學會發表演講,聲稱當時被認爲是遺傳病的肺結核,其實是由一種細菌(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結核桿菌)引起的。另一位醫生保羅·埃利希聽完演講,當晚趕回實驗室,對取自肺結核患者的組織樣本進行染色。次日清晨,在顯微鏡下,他立即看到了這種細菌。

  埃利希、科赫和其他人後來發現,某些類型的細菌會釋放有害的毒素。埃利希隨後注意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事情:一定劑量的細菌毒素,如果一次性注射給小鼠,小鼠很快就會死亡;相反,如果在許多天內分多次注射,控制好每次的劑量,那麼在總劑量一樣的情況下,小鼠卻可以存活下來。這意味着,在後一種情況下,某樣東西讓小鼠對毒素漸漸形成了抵抗力,埃利希將其命名爲“抗體”。

  今天,我們對抗體已經有了更多的瞭解。首先,抗體是由人類和其他動物中一種稱爲“B細胞”的免疫細胞製造的。其次,抗體的形狀像字母Y,靠其雙叉的末端粘附在目標物上。抗體所粘附的目標物被稱爲“抗原”。抗原可以是毒素,也可以是病原體表面的蛋白,如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被抗體粘附的抗原,其毒性將被抗體中和掉。

  產生抗體的方式是個奇蹟

  抗體是一種蛋白,需要基因負責編碼,提供“配方”,才能在B細胞的“蛋白質工廠”中製造出來。而B細胞生產抗體的方式幾乎是一個奇蹟。

  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一般來說,人體所有細胞(除生殖細胞以外)所含遺傳信息都是相同的,或者說共有一套相同的基因組,而且基因組很穩定,基因突變是非常罕見的。但是B細胞以及另一種叫“T細胞”的免疫細胞比較特殊,它們在成熟過程中負責編碼抗體的基因很容易發生改變。這樣,當每個B細胞在我們的骨髓中被製造出來時,編碼抗體的基因都不一樣。

  這意味着,每個B細胞都能產生一種特定的抗體。數十億個B細胞就會產生數十億種抗體。然後在骨髓中,每個B細胞都會受到測試,看看它所產生的抗體是否會粘附到我們自身的細胞上。如果是,該B細胞就會被殺死——這是爲了保證製造的B細胞,只攻擊外來物,而不針對人體自身的健康細胞。數十億個B細胞產生了數十億種抗體,原則上,對於任何入侵者,總有一款抗體是適合它的。

  但這種策略也並非總能奏效。一些病毒,如艾滋病毒,可以迅速改變其表面蛋白的形狀。這一刻剛被抗體認出來,下一刻抗體又不認識了。所以,艾滋病毒可以狡猾地躲過我們的免疫系統。另一件要記住的事情是,碰巧產生正確抗體的B細胞需要一定時間繁殖,才能生產出足夠的抗體來應對威脅,而這並不總能趕上病情的發展,因爲人家細菌、病毒或癌細胞的繁殖也很快。

  天然和人工抗體的威力

  正如在人類的戰爭中,直接置敵於死命的是武器,戰士只是武器的使用者;在免疫系統中,直接殺敵的武器是抗體,免疫細胞只是武器的使用者。既然如此,要是在體外製造出抗體,然後用於注射,也一樣管用。這樣,就不必完全依賴身體自然產生抗體了。

  其實,科學家這樣做已經有一段時間。他們先是從對病原體免疫的動物身上提取B細胞,然後讓B細胞在體外大量繁殖,這樣就能大量地生產該抗體。這種抗體叫“單克隆抗體”,如今已成爲現代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用於治療很多頑症,包括牛皮癬、關節炎、克羅恩病(一種病因不明的腸道炎症)、多發性硬化症和癌症等。

  但是,單克隆抗體畢竟還是一種天然的抗體,只不過是在體外製造的而已;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即通過基因工程來重新設計抗體。

  用於癌症免疫療法的抗體就是這樣造出來的。癌症免疫療法,就是依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去清除癌細胞。這被認爲是當前最有前景的癌症療法。其原理是:負責殺死癌細胞的T細胞和癌細胞結合時,兩者就會同歸於盡。所以,在癌症患者身上,我們當然希望T細胞越多越好。但問題是,我們身上的T細胞數量還受到另一種細胞的抑制。這種抑制細胞也能跟T細胞結合,並與之同歸於盡。通過這種方式,抑制細胞把T細胞維持在一定的數量,但這樣一來就有利於癌細胞的存活了。

  科學家則針對抑制細胞研究出一種抗體。這種抗體跟抑制細胞結合後,可以將其摧毀。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相當於幫助提高了T細胞的數量,從而變相降低了癌細胞的存活率。這種抗體是通過基因工程合成的。開發出它的科學家還獲得了201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這種治療辦法雖然效果好,但有一定的副作用,有時還很嚴重。2019年,由法國馬賽大學的免疫學家恩裏克·維維耶領導的一個團隊利用基因工程開發出另一種抗體,叫“三特異性抗體”。該抗體有三隻“手”:一隻“手”抓住癌症細胞,另兩隻“手”抓住一種叫“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 的免疫細胞,讓NK細胞近距離攻擊癌細胞。

  這種新的抗體隨後在患有淋巴瘤的小鼠身上進行了測試。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它的效果驚人得好,而且副作用小。還有許多其他三特異性抗體正在開發中。例如,另一種抗體把癌細胞和一種叫“殺傷性T細胞”的免疫細胞拉在一起,讓後者攻擊癌細胞。

  三特異性抗體甚至可以更有效地對付病毒。我們知道,天然的抗體只能鎖定病毒蛋白質外殼上的一個蛋白(如新冠病毒上的棘突蛋白)。如果這個蛋白髮生變異,讓抗體識別不出來,抗體就可能失效。而法國賽諾菲製藥公司已經開發出一種抗體,可以同時鎖定艾滋病毒外殼上的三個不同的蛋白。除非艾滋病毒的這三個蛋白同時變異,這種抗體纔會失效。這就讓艾滋病毒更難遁形。艾滋病毒以善變著稱,目前已進化出208個變種。這種三特異性抗體竟然對其中的204個變種有效,其威力真是驚人!

  各種新型的抗體

  另一種設計抗體的方法是讓抗體縮小,可以鑽到受感染的細胞或癌細胞裏面去殺敵。這一策略最初是受了美洲駝的啓發。

  人類和大多數其他哺乳動物製造的抗體是相當大的,這意味着它們無法進入正常細胞或癌細胞內部。而美洲駝、駱駝和鯊魚製造的抗體要小得多,它們的抗體可以直接鑽進細胞。因此研究人員以它們爲藍本,來設計所謂的納米抗體。

  一種名爲“卡拉西單抗”的納米抗體已經被批准用於治療一種罕見的血液病。其他針對蛇毒毒素、寄生蟲或新冠病毒的納米抗體,也在研究中。由於納米抗體能夠深入癌細胞,它們還被開發爲診斷工具,可以幫助醫生制定針對一個癌症患者的具體情況的最佳治療。

  對於抗體設計師來說,靈感似乎源源不斷。2021年,美國杜克大學的一個團隊宣佈,他們在人類和獼猴身上發現一類新抗體。通常的抗體是Y字形的,而新抗體是I字形的。這種I形抗體是在對艾滋病毒做出免疫反應時產生的。還有些I形抗體被發現可以針對白色念珠菌以及新冠病毒做出免疫反應。

  這一發現對我們是一個巨大的驚喜,表明我們對抗體的瞭解仍有很多盲區。譬如,究竟這些不同形狀的抗體是如何在體內產生的?我們如何利用它們的特性來達到醫療的目的?

  談到抗體如何產生,一些人開始探索一種不同的方法。這個想法是:從一個人身上採集B細胞,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進行設計,以產生一種特定的抗體,然後再輸回血液中去。原則上,這可以讓我們有能力製造針對任何病原體的抗體。

  爲了對付未來的流行病,過去我們已經聽慣了各種新型疫苗的研究,其實在抗體方面,我們也大有文章可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