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資本市場走勢羸弱,投資者的情緒降至冰點,不少曾經的大白馬亦遭遇“斷頭側刀”式下跌。

包括中藥龍頭$片仔癀(600436)、醬油龍頭$海天味業(603288)、半導體核心資產紫光國微(002049.SZ)、新能源龍頭大全能源(688303.SH)、豬茅$牧原股份(002714)、還有沾邊地產的東方雨虹(002271.SZ),股價無不紛紛跳水,盤面行情可謂相當萎靡。

當下的A股,似乎又回到了之前那個“一天殺一個大白馬祭天”的時候,各種“茅”被拉下神壇,這也是熊市末端的特徵之一。

業績靚麗,股價卻崩盤

白馬股的崩盤,各有各的原因,但總體上也不乏一些共通的因素,財華社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一些波動較大的白馬股如下,以求一探究竟。

其中,片仔癀作爲中藥茅,爲投資者所熟知,公司三季報已出爐,業績表現可謂亮眼。

公告顯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6.00億元,同比增長14.88%,實現歸母淨利潤24.05億元,同比增長17.16%。

單看第三季度,片仔癀實現營收25.55億元,同比增長16.48%;淨利潤8.64億元,同比增長17.03%,算是今年以來單季度最佳“成績單”。

業績的增長主要來自產品提價。5月初,片仔癀將片仔癀錠劑國內市場零售價格從590元/粒上調到760元/粒,價格上浮29%,堪稱歷史最大調價幅度。

公司的產品給人一種高端的感覺,效果神祕莫測,在提價後,片仔癀銷量好於預期。公司佔據消費者的心智,背後的消費羣體較爲穩定,所以擁有強悍的定價能力,護城河明顯。

此外,中藥行業的景氣度高漲,今年夏季以來,全國許多地區進入了高溫狀態,“厄爾尼諾”現象來襲,導致中藥材供給端收縮。需求端來看,中醫藥在國內外的認可度和應用範圍不斷擴大,藥材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再疊加各項政策的大力驅動,目前中藥行業可以說處於發展的紅利期。

然而,即便業績如斯,投資者還是用腳投票,10月17日,公司股價跳空大跌5.01%,最新的三季報顯示,“醫藥女神”葛蘭掌管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亦小幅減持片仔癀。

一些機構投資者認爲,近800元的近乎奢侈品的中藥產品,或對於公司的銷量提振不力,片仔癀畢竟是大衆消費品,在消費整體不旺的情況下,漲價或不可持續。

上述看法似乎有點道理,但公司股價的下挫更可能是由於市場因素,在整體估值水位下降的背景下,片仔癀的調整也在所難免,截至10月18日收盤,公司的動態市盈率仍高達47.2倍。

熊市“殺估值”,白馬股也跑不了

說起估值的下調,走平民路線的海天味業日子也不好過,公司自2021年初以來,股價累計下跌超過70%,市值蒸發數千億元。

背後的因素或是因爲海天味業的業績增速有限,近兩年以來,公司營收增長乏力,歸母淨利潤更是出現下滑態勢,2023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收同比下滑4.19%,歸母淨利潤下滑8.76%。

曾經,一個賣醬油的市盈率都能被炒到100倍,絲毫不亞於芯片企業,然而人口規模的受限決定了傳統餐飲行業不可能有爆發式增長,醬油的滲透率已經足夠高。更何況下游需求不足,近兩年很多餐廳生意並不好做,公司還面臨着原材料上漲等種種壓力。

在此背景下,業績出現頹勢,其估值水平自然有迴歸的需求。10月16日,公司股價還放量大跌7.89%,曾經的消費大白馬如今淪爲財富的絞肉機。

有投資者調侃,海天味業的大跌本質是對過去虛高的股價進行買單,正應了鄧紫棋的那句“全都是泡沫,只一剎的花火”。

週期魔咒,行業遲遲難以出清

還有一些白馬股,股價的崩盤可能更多是與週期遲遲難以出清、以及投資者的悲觀預期有關。

比如硅料龍頭的大全能源,公司是國內幾大多晶硅巨頭之一,旗下多晶硅產能和質量均處於行業第一梯隊,整個2022年受益於光伏景氣度井噴,上游硅料量價齊飛,公司業績大幅飆升。

然而進入2023年,週期的魔咒開始發力,即便是行業龍頭也無力招架。財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大幅下滑42.93%,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53.53%,目前三季報未出,但投資者預計業績下滑是板上釘釘。

近兩年硅料企業持續擴產,2022年硅料企業新增產能60餘萬噸,同比翻番,2023年硅料產能或將繼續翻番,到年底預計達240萬噸,可以提供600GW光伏裝機用料了。而東吳證券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裝機360至380GW,供過於求的局面非常明顯。

這自然帶來硅料價格的大幅跳水,多晶硅料價格由去年年末的260元/千克左右,跌至近期的80元/千克左右,跌幅巨大,光伏產業鏈話語權轉移,上游硅料巨頭躺着賺錢的日子徹底成爲歷史。

光伏硅料屬於典型的重資產化工製造業,產能擴張可不是說停就停的,從目前的情況看,行業產能仍將處於擴張態勢。

10月16日,大全能源股價重挫9.92%,自2021年下半年至今,公司累計跌幅已接近60%,行業的週期何時能反轉,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牧原股份的情況也較爲類似,公司作爲豬茅,也深陷“豬週期”的魔咒。截至2023年10月18日收盤,近10日走勢相當低迷累跌11.3%。

今年以來,豬價持續低迷,大部分時間在15元/公斤附近徘徊,不少公司陷入“越賣越虧”的尷尬境地。

受過去幾年環保政策限制和非洲豬瘟的影響,百頭以下的養豬散戶已被基本出清,集約化規模化養殖成爲主流。很多頭部豬企斥巨資進行大規模擴張,甚至無視虧損,以提高市場佔有率。這些因素導致有關豬週期的規律變得紊亂,生豬養殖業供給側的出清遲遲未能到來,行業供大於求的局面難有根本性改變,不少豬企負債高企,日子頗爲艱難。

7月末,牧原股份、溫氏股份、雙胞胎、正大投資等四家生豬養殖巨頭簽署《互不挖人公約》,本想“抱團取暖”,減輕經營壓力,結果被監管總局約談,所謂的約定也不了了之。

有機構預計,第四季度在節日旺季的支撐下,豬肉消費或迎來改善,但整體上,生豬供強需弱的基本面較難改變,豬價大概率維持弱勢,上行空間仍有限。

結語——

曾經備受追捧的白馬股,股價都紛紛下挫,讓不少投資者疑惑,價值投資還有效嗎?當前市場風聲鶴唳,沒有人知道還會“熊”多久,黎明前的黑暗或許最爲煎熬,但同時也孕育着希望,估值的調整,市場情緒的低迷,都爲優質個股提供了更好的買點,提供了更高的安全邊際。當前,也許我們應該更理性一點,風物長宜放眼量,選擇做時間的朋友,最終的回報可能超出自己的預期。

作者:飛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