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3年10月20日浙海德曼(68857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0月18日接受机构调研,方正机械赵潞、黑石投资李仲民 徐菁、民生机械李思韦、中银国际证券陶波、天弘基金陈祥、新华基金刘海彬、长盛基金腾光耀、海通机团刘绮雯、西南证券邰桂龙 王宁、健顺投资何荣珩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从半年度经营业绩来看,销售增长、但利润出现了下滑,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募投项目投产,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这一块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大,另外公司也增加了一些管理费用,因为公司规模较小,直接造成了半年度的利润数据的下滑比较明显。

问:目前在手订单如何?下游应用行业是否有变化?

答:公司目前在手订单以及上半年发货情况来看,下游应用领域基本上还是差不多,汽车零部件制造占百分之六十左右,上半年工程机械这一块总体行业也不是特别好。今年订单有所增长,三季度开始比较明显。

问:如何看待海外市场的延续性?出口毛利率是否比国内高?

答:公司之前也有一些国际业务,因受产能的影响,国内订单供不应求,加上三年疫情,国际市场没有进行深入布局。但高端数控车床在国内市场多年的行业应用,树立了一定的口碑和品牌影响,这对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公司长远战略来看,目前的出口业务不是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新起点,未来也是公司实现业绩增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现有订单及交付结果,出口毛利率比国内适当偏高一点。

问:未来公司产能如何布局?

答:沙门募投项目已顺利投产,预计普青、沙门、上海三大生产基地合计产能约为10亿元。公司将根据订单和市场情况,以及管理提升,后续产能将会更好地扩展。

问:下游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感觉过去3年经历了一段高峰期,公司对这个趋势怎么研判?什么时候会看到这个行业需求的好转?

答:1、对于机床行业包括海德曼还有其他同行,应该说基本上都是以汽车这个行业应用为主,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来以后,跟原来传统的燃油车相比,适合于车床加工的零件应该是更多了。车床在所有的机床里面,它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就是它零件的加工效率很高。另外,从成本比较也更有优势,海德曼的车床已不是纯粹的车加工车床,车铣复合、以车代磨、车磨复合、车齿加工、柔性加工、集成技术等能够拓展更多加工功能,更多使用场景。应该说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2、虽然目前市场行情有些波动变化,但是大家都有共识,新能源汽车领域现在不仅是乘用车,还有商用车、甚至是工程机械,这些零件里面的结构变化和传统加工原理的一些变化或颠覆,都将带来加工内容、加工方式的变化。新能源是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是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国内普及率还远远不够,未来继续增长应该是必然的。

问:产品交付周期多长?

答:高端数控车床交付周期标准机30-45天;自动化/交钥匙项目3个月左右;普及型数控车床交付周期15天左右。

问:谈谈未来公司研发产品的方向及时间表。

答:公司在完善车削平台基础上,融合复合化技术、并行复合加工技术、五轴联动、自动化加工等技术,研发中大规格复合化机床等高端型产品。新产品开发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目前多项新产品已进入设计阶段,部分已进入生产准备阶段,后期应会有一些新机出来。

浙海德曼(688577)主营业务:从事数控车床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高精密数控车床的核心制造和技术突破。自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现代化“工业母机”机床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现有高端数控车床、自动化生产线和普及型数控车床三大品类、二十余种产品型号(均为数字化控制产品)。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通用设备、军事工业等行业领域。

浙海德曼2023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08亿元,同比上升8.81%;归母净利润1887.64万元,同比下降43.26%;扣非净利润1454.88万元,同比下降53.78%;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58亿元,同比上升4.5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45.14万元,同比下降48.7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587.72万元,同比下降69.42%;负债率37.39%,投资收益19.74万元,财务费用149.49万元,毛利率27.95%。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621.8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相关文章